TVC

Canon 70D 【風一樣的男子】

電子產品,就是硬橋硬馬地鬥數字鬥功能的東西啊,譬如二千幾百萬高像素 CMOS呀、唔知幾多區總之好多區iFCL 測光系統呀、還有什麼Dual Pixel CMOS AF呀等等,說了大半天,我等低科技小市民還是摸不著頭腦。 到頭來,當埋門入手的一刻,先前在e-Zone看過的中肯評測理性分析,對不起,通通都隨時作廢。 因為「感覺」呢家嘢,就好似識女仔追男仔咁,好難憑表面證供分析,而且,往往感性會贏過理性。 這就正好說明,為何明明是可以很理性地作出購買決定的電子產品,在這領域中,廣告還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一輯優秀的電子產品的廣告,往往就是有本事將最硬繃繃的產品功能浪漫化,然後帶動消費者的心,讓各人自行對號入座,引發共鳴。 Canon最近發佈了中階型號的70D單反,根據外國網站的初步評測,認為它的主要強項,就是其於拍攝時,即使你在快速移動,「追焦」依然無難度。 第一時間,我就在幻想,如果有機會為這產品做廣告(雖然其實沒有),不如就以「追風」為題吧。 事有湊巧,見Canon 70D產品在日本登場時,推出了這一輯由妻夫木聰主演的廣告,正好就是以「風」為題。 廣告在煙霧迷離的蘇格蘭格拉斯哥原野山谷中展開,妻夫木聰正嘗試以相機捕捉目下這壯麗的大自然景觀,自命為「風」的男子,赫然在妻夫的鏡頭面前出現。 「我就是為了捕捉你而來。」妻夫對「風」如是說,二人於是就這樣展開了有趣的對話。 配樂上,採用了大家都可能耳熟能詳的經典樂章,史麥塔納(Smetana)的交響詩「我的祖國(Ma Vlast/The Moldau」,配上優美的蘇格蘭高地壯麗景致,浪漫意境,令人感動得起雞皮疙瘩。 感覺上,廣告中展現的情懷就像在描繪出一個剛剛入世的大男孩,獨自一人去到一個陌生的領域闖蕩,追求他眼中更美好的事物。 (潛台詞,就是叫各位還在用小DC或入門機的,是時候大個仔,upgrade你的攝影工具了) 音樂既畢那一刻,我的心,真的被這廣告融化了,更令我為之動容的,是Canon 70D在日本的登場日,居然正好就是我的生日,雞皮疙瘩難免再起一次。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為品牌及產品「定調」

一輯電視廣告,寥寥數十秒,究竟可以做到什麼? 時代變了,新世代的消費者,已近乎沒可能再因為看了一輯電視廣告,而迷戀上一個產品,甚至乎是品牌。 那麼,每年的廣告預算中,還是各大品牌客戶重點投資電視廣告,功用在哪裡? 我常常認為,電視廣告的功用,就在於為一個產品、或甚至是一個品牌「定調」。 「定調」這回事,雖然戶外及平面廣告,某程度上,都可以做到。 但唯獨是有畫面、有聲音、有配樂、有旁白(對白)的電視廣告,才有這筆墨難以形容的魔力,能夠在消費者的腦袋刻下烙印,為品牌及產品的所謂Tone & Manner,好好「定調」。 雖然我已經轉戰新媒體多年,可是,我還是深信,唯有電視廣告,不,其實應該說是影片廣告,才能發揮得到這功能。 大部份創作總監,總是喜歡向你吹噓,所謂的BIG IDEA,是何等地重要。 但我覺得,即使點子更精彩,「定調」含糊不清,或者是偏離了品牌或產品本身應有的素質,到頭來,頂多你只可以博取到消費者的開懷一笑或兩聲鼓掌,廣告未必有效。 有幾個產品範疇,我是份外留意的,其中一個,就是數碼相機。 近年有兩個品牌所做的電視廣告, 我覺得在「定調」這方面,都是做得份外出色的。 第一個,是FujiFilm的【浪攝流】系列。 小弟不才,做了廿年廣告,都沒成功說服到一個客戶,可讓我用黑白作為為廣告「定調」的視覺效果。 但人家明明是賣照相機的,下下要講求什麽色彩層次的,居然該客戶,卻接受了黑白為主調這破格安排。 廣告中,呈現了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色彩部份,除了銳利地被攝入鏡頭的黑與白,濛糊與抽象間的現實世界中,只帶點如舊膠卷菲林的顏色,而且不是褪色的,就是粗糙的。 一下子間,那些人云亦云的什麼數碼攝影新概念,卻被這虛無的視覺幻象,弄得相形見絀,像個小學雞。 音樂、美術、文案,三者配合得天衣無縫,充滿詩意,第一次看,感覺像被五雷轟頂,念念不忘再三細看,必有迴響。 第二個,是Olympus的【快樂攝影】系列。 說起Olympus PEN,無論是高階機好、入門版也好,近年已肯定成功俘虜了不知多少位少男少女的心(年過三十還可以滿懷一顆少男少女的心哦),當中,我覺得近年PEN的【快樂攝影】電視廣告,功不可沒。 廣告中,呈現都是一副充滿日本、不,是日本偶像劇般的正能量氣息,數碼產品,一下子間變成如此地平易近人,簡簡單單,人見人愛。 影片廣告的魅力,就是勝在有聲又有畫。 音樂上,單單是Happy Photography這清新系的歌曲,已經甚具洗腦效果,看到不少在YouTube或facebook上的留言,也是詢問這首歌出自何處(我建議廣告公司應該把這首歌放上Spotify或iTunes任人地或讓人下載)。 畫面上,【快樂攝影】早已營造出一種屬於這個品牌的色彩調子,那種淡淡然的粉彩色感,讓我想起揭開一頁頁的日本時尚雜誌,或者是【無印良品】的產品目錄。 我更特別喜愛片末出現的【快樂攝影】這字體設計,與上述【浪攝流】的毛筆字體異曲同工,可以看得出,廣告人所花的心思,為這兩個系列的廣告,在細節上,也貫徹地好好為品牌「定調」。 以上這兩個系列的廣告,都在為品牌「定調」方面,發展出一套可持續的風格,讓普羅消費者,一看就知道,如何自行對號入座。 只要持之以恆,這獨特個性的調子,就會成功地被這兩品牌完全擁有,人家想越過雷池半步,必有難度,其他品牌,只可另覓歸宿。 FujiFilm的【浪攝流】和Olympus PEN的【快樂攝影】,同樣都是香港製造,同樣都創造出一套比品牌老家日本更具日本味道的風格。 換句話來說,這可能是更接近香港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日本印象。看日本雜誌、聽日本流行樂、喝日劇的奶水大的你們,應該會明我在說什麽的。 月亮,真的不一定是外國的才是圓。 日本味,不一定是原產自日本的才具韻味。  

JPRS域名催眠男再出手,打走外星人救地球。

「咁嘅三流貨色,你叫我點幫你賣呀?」 「嘩,之唔係又係人有我有,點做呀?」 「啲咁鬼悶嘅產品資訊,邊會有人有興趣聽呀?」 在廣告公司某個創作部的角落,可憐的客戶服務部的同事,入brief的時候(類似人哋廚房入單咁話),經常會遇到上述類似的冷語對待。 創意大爺總是覺得自己是紅牌阿姑,上班只是為興趣又好像沒糧出的,所以,如果你拿來的brief,不是Apple呀Nike呀Starbucks呀這一類的神級品牌,他們有上述如此的反應,不要覺得他們刻意刁難,因為「這是常識啊」。 好吧好吧,親愛的客戶服務部同事們,見大家這麼可憐,我就介紹你看看這一支好片,參考人家賣的那個JPRS域名註冊服務,產品說明如何真的悶到你隨時不省人事,但偉大的創意人卻做出了這樣的好創意出來,起死回生。 其實廣告的第一集,我老早已經介紹過,但我後知後覺,最近才發覺原來這個廣告有續集,今次這位JPRS營業員,發揮他悶到你暈的本領到極致,為的,是要拯救地球。 下一次,當你遇上「彈brief」的創意大爺,請不要灰心,大家可以試試像這廣告中的域名銷售員一樣,苦口婆心,悶到佢暈。 可能始終有一天,會感動到創意大爺們,讓他們知道,遇上再爛的工作,也要把它做好,因為「這是工作啊」。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一人有一個麒麟夢想

雖然,我真係堅擺到明唔識日文的。 但大概也估到,這個來自日本麒麟啤的「一人有一個夢想宣傳活動」,大致上,斷估就是回應少林足球中周星馳的那一句:「一個人如果無夢想,咁同條鹹魚有咩分別?」 是的,無論你是高矮肥瘦樣好樣醜,只要你有一個夢想,再加百分百的熱血,麒麟啤就有機會幫你實現,下面就有幾個笑爆咀的例子。 而其中,令我最深印象的,是這位看來人品老老實實的日本上班族石田先生。 他的夢想,居然就是想出現在八十年代的港產諧趣功夫片內,說到這裡,可能我未開估你就會先噓我,是的,這位兄台的終極夢想,就是要與成龍大哥同台演出。 我懇請大家先拋開近年對成龍大哥的不滿,姑念當年他的而且確為過港人揚威海外的事實,繼續看下去。 話說這位日本上班族的偶像,就是成龍大哥,受其啟發,石田先生除了自問也食過兩晚夜粥外,他更朝思夢想地,可以出現於一齣功夫片內,大展拳腳,吊下威也咁話。 劇情需要,成龍大哥當然就是他的師傅,而他的死對頭大壞蛋,就順便找他那位同樣是港產功夫片迷的同事客串吧,一於被他借故打到飛街,哈哈,齋講,已經十分爽。 看完這廣告短片,再看幕後製作特輯,發覺原來拍攝當日,當成龍大哥以極其大哥的霸氣抵達片場時,這幾位來自日本的小粉絲,還未開拍,就已經激動得痛哭流涕。 唉,釣魚台島單野,早知就搵大哥去傾啦。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是運動,也是感動。

什麼贏在起跑線,或者是輸在起跑線,這兩句話我都同樣討厭。 諷刺的,以這作為產品訴求的廣告,我其實都做過不止一次,說來也慚愧。 我真正的心底話:「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贏了在起跑線上的,不一定會領先到最後,終點,只會在我們離開這世界那一天才會出現。」 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日子,聽過很多美國朋友向我解釋,為何體育活動作為精神食糧,對於他們國家來說,是如何地重要,這一點,我深有同感。 我自少生得個子矮小,面無四兩肉。但到了中學年代,我卻老是喜歡跟著一班比我個子高大,體格又比我好的同學,一起去打波游泳。 後來,我更跟大隊組織了一隊壘球,雖然我永遠是大後備,但可以一同參與,已是十分高興。 小時候參加團隊運動的經歷,我覺得直接塑造了我一生的人物性格,即使,當其時我起步做運動的時候,我經常是包尾的那一位。 到了今天,我還是熱愛做運動,熱愛經常流點汗水,託賴,我的身體,比起與我同年的不少不朋友,還好。 那天在網絡看到日本讀賣新聞「是運動,也是感動」這支廣告片,真的讓我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相信大部朋友,都是在跑道上落後了,又或者放棄了的跑手之一,我,也不例外。 但當某一天,看到有人能夠成功圓夢,心裡有總是會再次燃起某一種激動,讓我們再有力量,朝著自己小小的夢想,舉步向前。 如廣告所講:永遠向前跑,向前跑,永不停步地追夢去。 如果您需要正能量,就將這一分半鐘交給這個廣告,看後覺得不錯的,也順便將這廣告,分享給其他正在努力或沮喪中的朋友們。 大家一起,向前跑。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Wallace & Gromit帶你到英倫遊花園

很多年前,我還是剛入行做廣告的時候,在幾本厚疊疊的英國典堂級廣告獎年鑑D&AD中,第一次見到Aardman這家專門製作Stop Motion/Claymation動畫的製作公司的名字。 後來,又在另一廣告製作錄影帶雜誌Shot中,見到他們的入圍國際獎項的短片作品,對Aardman這單位及Nick Park這名字印象深刻。 Wallace & Gromit是後來Aardman開始逐步備受認同的作品,當年本地適逢曾志偉的那個電視遊戲節目大熱,於是便把硬生生把該系列短片取名為「超級無敵獎門狗」。 可能因為片長關係,印象中,A Grand Day Out (1989)、The Wrong Trousers (1993)和A Close Shave (1995)這三部Wallace & Gromit的初期作品應該沒有在香港上影過,我還是後來在旺角信和的影碟店找到的。 Wallace & Gromit是一對有趣的活寶貝,Wallace是一名超級英國宅男,心地善良卻又神神化化,平日喜歡躲在家裡炮製天馬行空的奇怪發明,Gromit則為他家中亦朋友亦寵物的小狗,沉默寡言但卻機智過人,每次Wallace搞出個大頭佛,都是Gromit暗地裡助他逢凶化吉。 如果人家問你什麼是英式幽默,Wallace & Gromit可能是其中一款很好的示範,片中當中無論角色的對話方式,其中的調侃橋段,氣氛調調都是極之典型的英式乾笑幽默的。 Aardman和Nick Park曾經進軍荷里活製作Chicken Run一片,據說便曾經因為處理幽默上,英美之間的文化差異,而險些與美國方面的製作單位反面。 今時今日,Wallace & Gromit已經等同英國的文化標籤之一,就連向來以高品味時尚自居的Harvey Nichols,2008年的時候,也曾經找過Wallace & Gromit當模特兒,為其於Bristol區的新店開幕作廣告宣傳。 最近Wallace & Gromit這對英國孖寶又要出動,為的是要呼籲大不列顛國民多點「留英旅遊」,因為,大不列顛本土實在有太多美好風光,大家都可能一直遺忘或錯過了。 一如Aardman創作總監Nick Park所言:”A nice cup of tea and some tasty local cheese is always a favourite so they …

Wallace & Gromit帶你到英倫遊花園 Read More »

心平氣和少口角的智能手機廣告

近年,智能手機界幾大品牌,份外多你吵我鬧,有些透過廣告揶揄對方,有些鬧上法庭,各師各法。 正所謂有愛就有恨,消費者之間,各自的捧場客或超級粉絲,也陸續加入戰團。 愛蘋果的,愛三叔的,各據一方,你彈我,我罵你,已屬平常事。 至於我等旁邊吃花生的,唯有每天等睇戲。 最近,卻看到了以下兩支智能手機的電視廣告,一支看後令人咀角帶笑,另一支則奉行浮誇爆笑,難得大家也心平氣和。 先談iPhone那一支。 根據照片社交網絡Flickr的資料顯示,該網絡群組中,最多人使用的相機三甲,依次正好就是iPhone4S、iPhone5和iPhone4,其次才到Canon的5D MK II和7D。 無論你是否Apple粉絲,毋庸置疑,iPhone的出現,的確對數碼攝影這生活習慣,擔綱了一定的革命性角色。 廣告中,出現了多個大家都可能十分熟悉的生活小插曲,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手機,記錄下生活中的小片段。 真實的環境聲音,配上溫馨的配樂,最後,伴著娓娓道來的畫外音。 “Every day, more photos are taken with the iPhone than any other camera.” 好廣告,就是如此,無需賣弄小聰明,最重要,是讓消費者有所共鳴。 之後,說到Nokia。 曾經一度是手機界的大哥大,好不風光,近年,卻被人一沉百踩,我見尤憐。 Nokia 920是該品牌目前的旗艦機,去年,不動聲色,被Engadget reader’s choice投票選為Smartphone of the year 2012。 廣告中,Nokia未有刻意曬馬,卻以一個婚禮上,出現了蘋果和三叔兩幫擁躉,初而口角繼而互相廝殺這鬧劇,來告訴大家,日日大家鬥咀爭一日之長,實在無謂哦。 這是近期我看過最攪笑的手機廣告,無論你最終會不會捧Nokia場,這個廣告,值得捧場。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太太,需要渠王幫你一把嗎?

(圖片轉載自這裡) 第一次接觸的所謂鹹書,是字多於圖的英文版Playboy。 拜託不要問我是如何得到手的,總之我的標準答案,通常就是某某同學的哥哥/爸爸/公公(總之係雄性動物)丟了在垃圾房然後我這位同學撿到再然後迫我幫他收藏的,講完。 說回正題,想當年,為了好好學外語和認識西洋文化,我其實真的有認真地邊查字典邊細閱過當中內容的,而其中,有個類似70、80年代的東方日報副刊的南宮夫人問答信箱專欄,我是讀得份外用心的。 來信的朋友,通常會向美國版南宮夫人提出好些感情問題,然後,卻又不知為何,會將當中巫山雲雨的精彩過程,描述得鉅細無遺,文學哦。 當時我年少無知,對西洋文化一竅不通,其中,我對有某個經常出現的橋段,尤其大感不惑。 就是不知為何,某某寂寞婦人,於某一個天時暑熱獨守空閏的下午,總會遇上一名身材如健身教練,來她家幫其修理廚房阻塞渠喉的英偉渠王(Plumber)。 長大後,和外國人交談,才發現有這類所謂的plumber jokes的存在,基本上,這已成為一個姣婆遇上脂粉客的代名詞,是次文化通俗笑話的一部份。 Plumber jokes除了經常出現在棟篤笑,更間中會成為廣告中的惹笑橋段。 以渠王作笑料,其實香港也有很大膽的廣告客戶試過,以下這一支TVC,不知大家有否印象?雖然,廣告所賣的產品,其實與通渠無關,呵呵。 最近,我又在網上見到這一支Liquid-Plumr的廣告,這是大牌子Clorox的產品哦,看來美國社會真的愈來愈開放,plumber jokes也可以榮登大雅之堂,成為主流廣告中的橋段。 我們再回頭看看在電視常見的通渠佬廣告,十年如一日,聽見那位師奶高聲呼喚通渠佬來救駕,其實也頗經典呢,但南宮夫人就未必收貨了。 雖然和渠王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這個清潔馬桶的產品威猛先生,在內地也有一個十分啜核抵死的廣告,值得和大家再三分享。 看見渠王真身,會否打破了萬千師奶多年來的美好幻想?(圖片轉載自這裡)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把球給我:少年B的籃球自白

雖然涼伯已經四十幾歲人,但每次看到「男兒當入樽式」的熱血橋段,我總還是會像年輕小伙子一樣,蹦蹦跳跳,雀躍起來。 Nike籃球的最新電視廣告,主角是一名中國小男生,廣告中,他一口氣地許下了一連串的誓言,句句充滿朝氣又有霸氣,看得我血脈沸騰。 很高興看到這個動用了亞洲面孔當主角的Nike廣告,那些什麼Kobe Bryant呀、Kevin Durant呀、易建聯呀等等籃球巨星,都只不過是大配角而已,初生之犢不畏虎,雖則好勝,卻是天下最牛逼。 除了主打的1分18秒廣告,在內地及台灣的網站,我也看見由本土年輕籃球員個人演繹的15秒版本#把球給我#宣言,舖天蓋地,熱情演出。 更重要的是,這組#把球給我#的口號,已配合一連串的社交網絡活動,微博、facebook、Twitter,#把球給我#這個hashtag,將會無處不在。 #把球給我#這句話,令我聯想起「男兒當入樽式」內的櫻木花道與流川楓這對歡喜冤家,大家由最初互不傳球,到後來卻暗地裡開始有默契,#把球給我#不一定要說出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代表了隊友間的信任,以及對個人能力的信心。 「把球給我,我將還你一個總冠軍。」在微博搜一下,就發現了這句充滿自信的話,原來是來自易建聯。 運動以外,#把球給我#這句話其實也富有人生哲理:你不單要抱著滿腔的個人自信,面臨挑戰時,你更需要勇於作出個人對整個團隊的承擔,請不要誤會這是個人主義,這是個人承擔的勇氣。 年輕人,往往就是最缺乏這種被人委以重任的機會,但當機會的那一刻來了,你就一定要有足夠決心,全力以赴,要做,就一定要做到。 正如打擂台的羅新師傅話齋: 「唔打咪唔輸囉,打就一定要贏!」 給我個球場,給我雙球鞋,給我DJ,給我MC; 給我觀眾,給我對手……還有個隊友; 給我挑戰,我隨時迎戰,給我抓到破綻,我絕不會手軟; 給我個回放,給我去選秀; 給我第一輪,給我握個手,給我份合同; 給我杜蘭特,給我科比,給我個外號,給我條規矩去打破; 給我焦點,給我……不用給我風頭,我會自己去贏回來。 把球給我。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悶到你瞓的產品,笑到你暈的廣告。

一般而言,我們平日見到好些所謂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商業產品的廣告,都是較為有點兒….沉悶的。 有可能,做這類廣告的朋友都認為,反正我是一個大悶蛋,我的客人都大概都是吧。 來到本應是創意澎湃的資訊科技界,都也是悶得嚇人。 通常,你見到的,十居其九,就是以上這款。 好了好了,如果有多一點製作費的,廣告客戶或廣告公司就會走去買張Stock Photo,關鍵字,一定會有Cyber或Hi-tech這兩個字,就像是以上這款。 這類廣告,我們每個星期在e-Zone呀PCM呀都見都不少呢,其中有不少,更加是我們納稅人有份夾錢買的廣告哦。 其實,廣告的功能,不是把垃圾產品搽脂蕩粉,騙人入局(雖然我心知肚明,很多廣告客戶也是這樣想的),反而,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沉悶無比的產品,我們也可以透過廣告中有趣的表達手法,吸引消費者,並產生關注,最後,當然最好就是有生意啦。 以下這個廣告,賣的是一般人,甚至是那些當企業老闆的,大都不甚關注的網絡域名服務,但不說不知,域名服務背後,其實不單止有很多學問,而且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廣告中這位網絡域名服務營銷員,苦口婆心地向他身邊的人解釋域名的重要性,換來的,卻一律是鼻鼾聲,但他卻是如擁有金剛不壞之身,只要一有機會,他還是會繼續喋喋不休地向人家解釋這產品,那管你正在毫不俾面地呼呼大睡。 廣告開宗明義,就是直接告訴你,這是一個悶到你瞓的產品,但其實它又是相當的重要哦。 被他的誠意打動,我也馬上寫了這篇五百多字的網誌。 一分鐘的廣告,我不僅沒有悶到瞓,卻是愈笑愈勁,對於日本人這類浮誇的幽默感,我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你忍到笑的話,我話你本事。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