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觀點

Love Beer? 熱血最強愛「隊」啤?請舉手!

為大家推薦這系列的Sapporo黑星生啤電視廣告,不是新東東了,但見某香港100分快餐店最近的「火鍋篇」新電視廣告參考了人家這舊作,加上此廣告的導演之新電影即將上映,於是我忽發雅興,上YouTube找回這系列用高速菲林拍攝的廣告。 現在重看,感覺真的有點像少林足球,山崎努和豊川悦司這兩位著名的日劇甘草演員,其「熱血」演技又真的一絕。 「飲啤酒嗟,駛唔駛咁誇張?」(喝啤酒而已,這麼誇張干嘛?) 就是因為這麼誇張,這系列「熱血最強愛隊啤」的廣告,我很多年前看過後,至今仍過目未忘呢。 看完第一條廣告,又真的很想馬上去邊吃日式燒烤,邊來一杯冰凍入喉的Sapporo黑星生啤,大大啖大大啖喝個痛快哦。 此廣告的導演是誰?執導松隆子主演的話題新作「告白」之中島哲也。

Love Beer? 熱血最強愛「隊」啤?請舉手! Read More »

QR菇是怎樣煉成的

QR CODE不是什麼新事物,但一直還沒有在香港流行起來,依我愚見,可能由於從前(一)手機數據服務尚未普遍; (二)很少手機有內置或可供下載的QR Code Reader;(三)iPhone/Android/Symbian/WM等平台的智能手機尚未普及至此斯田地;(四)不想說也要說,未有人排隊買iPhone,一買九成又會申請埋個無限Data Plan; (五)新假期未開始大推嘟嘟碼。 但無所謂,我覺得QR CODE依然是有潛力的,只是要視乎你怎樣用,這方面,我很樂觀。 假期前,我和我們公司的創作總監Eric談得興起,便嘗試做了這個初號碼,過程中,其實有很多令人值得興奮的開心大發現。 這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假期習作,但我們希望由它開始,讓我們有一天可以幫客戶們做更多這一類的QR CODE,讓更多普羅大眾接受,而不是只是在廣告頒獎禮出現但卻從沒有在街上見過的那些。 拜託大家,如果你的手機未有QR Code Reader,可以下載一個,iPhone、Android、Symbian或WM等都應該有些免費軟件,用你的手機,對著這個QR Code一「嘟」,它就可能可以帶到你去聽一首我近期最喜歡的歌(當然,你的手機帳號最好已有無限數據傳輸服務,又或者你可以用Wi-Fi上網)。 昨晚在微博發了這個QR菇,多謝@莫乃光先生給了我以下的寶貴意見,我們會好好繼續研究。 @莫乃光:我的分析是,QRCode的時機已過。它只能在「台、機合一」的市場有機會流行,如日韓。QRCode不久將來會被NFC取代。

QR菇是怎樣煉成的 Read More »

Holy KAWS!! 5米巨KAWS現身Harbour City!!

踏進海港城的正門入口,經常會有些讓大家看得「嘩嘩聲」的燈飾或展覽,可是這一次,相信我還是第一次「O」了咀而說不出任何半句話來。 「各位觀眾,屹立在我面前的這具KAWS Figure,高5米,真正宇宙最強。」 什麼?就算面前放了一具高5呎的Figure,有朋友可能已經會尖叫,或甚至暈倒,5米高?今次真的是Holy KWAS!! 昨天有幸被邀出席了〈KAWS:PASSING THROUGH.跨派對〉,除了聽到KAWS創作人Brian Donnelly和一眾天比高及設計學院的同學仔分享創作心得外,更有機會偷步參觀了在海港城美術館的〈KAWS: PASSING THROUGH Exhibition〉。 各位請恕我大鄉里出城,我還是第一次見都這批KAWS Figures的真身,其數量之多,更令我真的不知「嘩」了多少聲。 不想再錯過第一手的消息?不要等我告訴你了,勸你最好還是自己去密切注視海港城的Facebook粉絲頁。 〈KAWS: PASSING THROUGH 〉展覽今日起至10月24號,快點去「潮聖」,Let’s KAWS! 【特別通告】今晚(10月4日),7時至9時,KAWS將會在海港城美術館舉行簽書會,不想排長龍的話,5點鐘就要去掃貨啦。

Holy KAWS!! 5米巨KAWS現身Harbour City!! Read More »

單反電影—LUMIX ムービー 一眼

我不知道以下這三輯根本就像是家庭影片的作品,是否真的用上Panasonic LUMIX的單鏡機GH1拍攝,但無論如何,由於畫面所呈現的情感如此真摰,毫不矯揉造作,配合上優美的歌曲,要觀眾不被打動,實在太難。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1WZDxWk9V4/ 第一段片:鏡頭下,母親眼裡的寶寶,目光很溫柔,感覺上,寶寶就是她的全世界(此片是由這兩個可愛寶寶的母親拍攝)。 第二段片:攝影師浅川英郎鏡頭下,捕捉了女兒出嫁當天,那位外表冷峻的父親,眼眸裡對女兒依依不捨的慈父目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OSviAfWH-U/ 第三段片:主演的是美人阿姨樋口可南子,明明在多篇新聞稿中讀到有這版本,但我在網上找了很久,發覺都是被殺掉了的壞連結。幸好有偉大祖國的土豆網,雖然沒有高清版,但這生還版本還是值得一看的。 最後這段片,相信是去年的作品,雖然並非同一系列,但都是以慈父依依不捨地,用相機捕捉了女兒出嫁一刻這心情的故事,那位慈父的演出亦實在精湛。 三段廣告片都極其窩心動人,如果真的都採用LUMIX的單鏡機拍攝,那就是童叟無欺的產品示範了,亦正好是我經常喜歡掛在口邊的兩句「產品硬示範,情感軟演繹。」 當今廣告已成虛偽極致,假大胸大品牌動不動也大聲疾呼地叫嚷請君入甕,以上幾支廣告片,沒有刻意顛覆的創意,亦沒有賣弄任何小聰明,卻充滿大家也久違了的一股人民氣息。 看厭了下下怕你會嫌他不夠型不夠潮,開口埋口也說自己是型人潮選的數碼相機廣告,看看這大品牌所拍的小品,感覺一如清泉。

單反電影—LUMIX ムービー 一眼 Read More »

@何韵诗HOCC 是新浪微博的「好童鞋」

話說我於剛過去的星期一,獲頒新浪微博一周年的活動中,有幸成為了「星级童鞋」之一。 當天獲頒的「星级童鞋」中,不乏娛樂圈中名人,但我覺得我無謂再為人家錦上添花,一一細數了。 可是,在云云的娛樂圈圈名人中,我卻在獲獎名單上沒見到 @何韵诗HOCC 的蹤影 ,反而令我覺得有點詫異。 可能是屬於主流中的非主流關係吧,加上紛絲人數在藝人圈中並非最高(執筆之時為44萬多),不知是否這個關係,@何韵诗HOCC 未有因而獲選為「星级童鞋」,但對於這點,我卻有點保留。 本來,人家新浪微博頒了個獎給我,我不應說三道四的,而且我其實亦不太了解這個「星级童鞋」的殷選準則究竟為何,可是,我還是不吐不快,我覺得如果新浪微博真的要表揚一下對這個平台有所貢獻的用戶,@何韵诗HOCC 絕對應該榜上有名。 不用說在新浪微博尚未在香港流行的之初,@何韵诗HOCC 已仿如扮演著非官方大使般,四出叫和教人家開微博(當然其中又以娛樂圈中人為主),再者,在眾多娛樂圈的微博用戶中,她亦可算是更新得最密集最勤奮的其中一位。 此外,更不得不說,她的「微」影響力亦相當驚人,目前為止,在我發過的微博中,獲得轉發次數最高的的兩條貼(一條過千一條四百多),都是不得不多謝 @何韵诗HOCC 的轉發,才可獲得高度關注的。 一般人玩微博,尤其是藝人,都難免會太自我中心,主要以發佈個人訊息為主。 但就我的觀察,除了個人宣傳外,@何韵诗HOCC 亦會經常和她的大伙兒圈中朋友們,有不少互動的交流,她亦間中會留意草根網民如我等所發的微博,並作出回應或轉發,單是這點,我已經覺得新浪微博已應該頒一個「好童鞋」大獎給她吧。 但不要緊吧,我相信@何韵诗HOCC是不太介意有沒有獲得這個獎的,因為在不少微博用戶的心中,她的確是一個超越星級的「好童鞋」。

@何韵诗HOCC 是新浪微博的「好童鞋」 Read More »

GUCCI GUILTY「原罪」香水新廣告

大概不想讓CHANEL N°5的史詩式大電影廣告專美吧,GUCCI終於也不甘示弱,找來畫而優則導的Frank Miller,拍攝其最新一輯的女性香水廣告,產品是為GUCCI GUILTY。 單單是GUILTY此命名,已擺明車馬,要語不驚人誓不休,很火很爆。 漫畫大師Frank Miller曾將其經典作Sin City搬上大銀幕,開創了別樹一格的漫畫式美學電影風格之先河,功德無量。 電影中角色一律採用藍/綠幕拍攝,然後配以大量漫畫手法繪製湊併動感澎湃的唯美背景,最後以電腦合成,功得完滿。 雖則風格略走偏鋒,但「畫功」實在令人讚嘆,美指中人,人人只有讚極少人敢彈。 Sin City後,Frank Miller亦監製了叫好叫座的戰狼300,據知,Sin City 2亦已在製作中。 由風格偏鋒的Frank Miller執導,已經不難成為話題之作,選角方面,GUCCI亦似乎勇字在心頭,女主角Evan Rachel Wood雖然絕非大紅大紫,但亦屬話題性人物。 除了身為死亡派搖滾樂手Marilyn Manson背後的女人外(二人於2010年剛剛訂婚),近年她最為人熟悉的演出,便可謂是HBO電視劇True Blood中的野艷吸血殭屍女皇。 True Blood剛播完第三季,此劇向來被批評為極盡渲染色情暴力之能事,殭屍女皇此角色亦是既咸濕又毒辣的大奸角之人,GUCCI居然看上Evan Rachel Wood作為產品代言,選擇都可謂另類兼膽色過人。 GUCCI作為如此的大品牌,有此膽色,我真心由衷佩服,世間上多幾個這類的大廣告客戶,廣告界會更有趣。 長達一分鐘的導演剪輯高清版。 國內朋友可看Youku版。 廣告內容其實亦頗走鋼線,話說Evan Rachel Wood在虛擬城市的高速天橋上,駕著她的「惹火」開蓬跑車(這開場白又讓我想起Speed Racer電影),招搖過市。 途經一酒吧,遇上俊男Chris Evans(電影Fantastic Four內的霹靂火),不見由是何,一見就撻出火,兩人立即纏綿起來。 但南柯一夢,原來剛才電光火石間所擦出的火花,都是Evan Rachel Wood被GUCCI GUILTY誘發的情慾幻想而已,罪過罪過。 可以留意一下,整支廣告的大部份背景和配角都是黑白的,只有女主角和產品,是散發著微微的金黃,作為產品暗示,這電影語言表達得清晰不過。 主題曲方面,用上了當年Depeche Mode的名作StrangeLove,由Friendly Fires這新進英倫Dance Punk樂隊重新演繹,風格迷幻,較原曲與此廣告風格更切合。 用StrangeLove此曲為此產品點題,一句”I give in to sin”,擺明道出帶罪惡感的另類愛戀,我認為此實在乃神來之筆,度得很準很到位,鼓掌。 Friendly Fires演繹StrangeLove全曲。

GUCCI GUILTY「原罪」香水新廣告 Read More »

Kindle鬥iPad的比較式廣告,戇居又何苦?

什麼?能夠在烈日當空下用Kindle讀書,這個居然也可以成為iPad Killer的殺手鐧? 就算讀傳統書本,我也知道在烈日當空下看是一定會壞眼的,可能我見識少,但我老媽自少也是這樣教我的,所以,我一定不會左在泳池旁曝曬兼看書,如果我有小朋友,他/她這樣做的我會打鑊佢。 更何況,iPad或其他大部份的熒幕電子產品,都有不少副廠生產的防反光保護貼哦,可能美國那邊沒有先達廣場或高登吧,所以廣告中的那位iPad仁兄,只可無奈地繼續被身旁那位用Kindle的女士恥笑了。 還有,為什麼那位iPad仁兄會在泳池旁穿T-shirt?扮老套乎? 看完這個廣告,我不禁對Jeff Bezos有點失望。 言猶在耳,Jeff Bezos兩個月前在Bloomberg接受Charlie Rose訪問時,還誓神劈願地說,絕對不會把iPad當作自家Kindle的競爭對手,大家各有各做,各有各市場云云。 轉過頭來,居然有這樣垃圾的一個廣告出街,重點還要是,這回是對著iPad幹的。 基本上,但凡這類的比較式廣告,我都覺得只會是那些有著「二奶」心態的品牌才會做的,但我覺得,Amazon沒有這個必要。 學老黎話齋:「要贏人,先要贏自己。」拿一個無關痛癢的賣點來取笑人家,何苦? 以下是訪問精華片段: 想重溫整個近40分鐘的訪問,要到這裡。

Kindle鬥iPad的比較式廣告,戇居又何苦? Read More »

回到未來的Nike夢幻號波鞋

還記得電影「回到未來」中這一幕嗎? 想當年,這對無需鞋帶,一按掣便懂自動按你腳型索緊的Nike波鞋,真的是當年不少年輕人的夢幻號哦。 根據科技網Engadget的報導(原文),原來Nike最近已就該設計申請了專利,正在設計一款類似電影中情節的無鞋帶「一按即自動索緊」波鞋,看看這專利設計圖,你就知今次Nike真的要來玩認真。 未來的世界,真的愈來愈好玩。

回到未來的Nike夢幻號波鞋 Read More »

抽水廣告之唔抽你水對唔住自己

廣東話教室:「抽水」者,在人家的事件中借題發揮從中取利,或者是趁機引人注意製造話題。 較早前(至目前為止仍未解決)的iPhone 4「天線門」事件,可能見群情洶湧,於是很多人亦人罵我又罵,iPhone的死對頭借故趁火打劫順勢抽水當然亦無可厚非,都怪你Steve Jobs當日強行自辯時硬要拖其他同行落水,先撩者賤,你不仁我當然不義。 率先搶閘抽水的,是為近期靠Android成功反彈的Motorola,廣告標題取材自1985年Phil Collins的著名唱片名稱”No Jacket Required”。 這招「抽上抽」我覺得有點兒眼低手低,本身這件事已經是抽人家的水,就連廣告標題也要多抽一重,哎唷,但你即使要抽也抽些近期一點的好不?除非你Motorola打算只賣手機給我這類老餅,不然的話,我猜這一代的80後90後年青人,十居其九是不會get到你這個爛gag的。 緊接而來「抽水」的,還有Samsung,這個廣告,表面上平舖直敘,大大個字”Hello”然後用少許graphic上的處理,將兩個L字變成顯示接收強弱的條碼,告訴你我們的手機接收無問題。 表面上,這招指桑罵槐,雖牽強但尚可吧(接收強弱其實也與用什麼台有關吧,這是否其實在諷刺AT&T還是Apple?),不見得有什麼新意,再加上,玩signal bar做graphic的稿,印象中見過太多次了(Cingular連TVC都拍過了)。 但如果你是Apple Geek如我,見到這個稿的話,便會覺得”Hello”此字用得別有用心,作為Apple粉絲,心裡總會有一條刺,為什麼呢?因為”Hello”雖然並非Apple專有,可卻是Apple廣告中常見的標語,最經典的,莫過如當年的第一個Macintosh廣告,就是簡簡單單和你Say “Hello”,之後在不少Apple的廣告中,”Hello”已成為Apple 新產品的品牌式標語,其中,當然包括了iPhone。 向來討厭任何抽水廣告,這兩個廣告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Motorola和Samsung認為自己是足可與Apple平起平坐的大品牌(除非他們覺得不是),做這類廣告只會顯得自己小家,有膽量的話就來個正面「隻揪」,你看老Steve不是直接拖你們落水嗎?那會如此投鼠忌器? 我覺得,這兩個廣告除了可以讓非iPhone用戶能有點沾沾自喜外,其實他們的效用不大,看過了,大家都是笑完就算,要買iPhone 4的,始終會不顧一切繼續排隊。就正如下面這條短片中,嚷著要買iPhone 4的那位朋友一樣,任你用盡最理智的方法去說服我,”I don’t care”。

抽水廣告之唔抽你水對唔住自己 Read More »

率先試玩PlayStation體感手掣MOVE!

歷經疲憊的日本經濟,加上內部業務的大規模重組,在剛過去的星期四(7月29日),Sony卻公佈了其第一財季(4-6月)的業績報告,終於曙光初現,成功地轉虧為盈,純利達2.94億美元。 Sony並非發明了一部新的印鈔票機,而是除了大幅削減成本外,更主要受惠於其液晶體電視,以及其遊戲機/軟件的強勁銷售所帶動。 作為旗艦產品,PlayStation 3 Slim更因為以進取的價格推售,在過去一季的銷售數字,亦較諸去年同期,達到雙倍增長,售出了超過240萬台。 反觀曾經以Wii橫掃全球的Nintendo,由於缺乏新產品及遊戲軟件的帶動來刺激銷售,今季卻出現虧損,達2.87億美元。 我不是忽然扮起財經專家來,其實我向來都喜歡留意好些公司的財務表現,因為這往往是該公司產品銷售的寒暑表,直接告訴我們,這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心指數。 事有湊巧,在報紙讀到Sony業務反彈的同一天,晚上我卻有幸被邀,以博客身份參加了率先試玩PlayStation 尚未推出新產品MOVE體感手掣的活動。 有了Wii的珠玉在前,體感操控遊戲已不是什麼嶄新事物,更何況,XBOX 360的Kinect的「零手掣」體感操控,在form factor而言,已先在口水戰上贏了一仗,MOVE要突破的話,一定有難度。 我本身家中已有PS3,但日常主要還是將此主機當作家中的Media Center用途為主,偶爾才會玩一下家裡用來「看門口」的兩款遊戲—GT5 Prologue和Tiger Woods PGA Tour,一直有考慮過買Wii,但覺得如果買一台只以打機為用途的主機,好像有點浪費吧,我為人孤寒(吝嗇),所以還是在人家的家裡玩就算吧。 如今PS推出這款新手掣,其實對我這類一直想嘗試體感遊戲的「輕」玩家而言,確實是相當吸引的。 9月15日才會作公開發售,但當晚我在香港Playstation的辦公室,便有機會率先試玩了即將與MOVE這體感手掣一起推出的多款遊戲。 「比Wii好嗎?」知道我去了試玩的十個朋友中,九個也這樣問。 老實說,除了「功夫滑仔」這款以香港橫街雜巷取景,以全身動作駕駛加功夫閃避的新遊戲在思維上較具突破,如果你硬要將MOVE和Wii比較,可能真的欠奉。 「功夫滑仔」的宣傳片,連Rap也是用廣東話Rap的,地道過地道綠茶。 但PS3此仗打的,卻不是單憑在硬件上的硬拼,在遊戲軟件而言,由於畫面和音響上已佔上風,新手掣便有助提升產品體驗,對於我這類已有PS3入屋的玩家而言,誘因頗大。 我不是體感遊戲的老手,沒資格說什麼了。但看過不少評測報告,都認為MOVE的強項是準繩度及其體感變化的層次感,這都是前者有所不及的。 我最喜歡那款遊戲?除了「功夫滑仔」,我玩得機不離手的,便是「Time Crisis」這款射擊遊戲,由於瞄準器的反應快而準,投入感倍增,射擊對手時亦十分痛快,呵呵,真的是減壓佳品。 暫時官方發表的MOVE套裝定價,基本組合的Starter Pack(內含MOVE手掣、PlayStation Eye攝影機及體驗版遊戲合輯碟一隻)售價是$499,但其餘的幾款套裝,一般包含基本組合另加一至兩套遊戲,售價亦只是$699,我覺得更為化算。 不說不知,今回MOVE的全球開售,香港居然將與美國同步,並比日本更早推出,就連那款主打遊戲「功夫滑仔」也是以香港為背景(連對白也有廣東話),看來PlayStation方面真的十分重視香港市場呢。 PlayStation MOVE的官方宣傳片,很期待用MOVE玩Tiger Woods PGA Tour呢。

率先試玩PlayStation體感手掣MOVE!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