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elis的Blade Runner電音交響詩》

Ridley Scott執導的科幻電影,《Alien》(1979)好、《Blade Runner》(1982)好、《Prometheus》(2012)也好,印象中,好像只有《The Martian》(2015)除外,對於我來說,看的時候,都像發了場沒完沒了的噩夢,但因為蒙太奇的畫面情節太詭異,卻又令我心生好奇,明知有伏,我還總是會來回又折返,沉溺其中。

第一次看《Blade Runner》(後來卻看了很多次),那個時候,可能太過年少無知,對電影中的故事情節沒甚感覺,亦未領略到所謂的Film Noir (黑色電影)為何物。反而,令我墮入情惘的,是這齣電影的Soundtrack,但問題是,電影上映後,原聲大碟卻姍姍來遲,害得我幾乎要在唱片店內登尋「碟」啟事。

江湖傳聞,當年Ridley Scott在拍攝《Blade Runner》的後期,因為Vangelis的嚴重脫期交貨,兩者已經交惡,Vangelis亦不滿導演把他本來覺得近乎完美的作品,左貼右剪,到電影出街後,惱羞成怒,拒絕發行電影原聲大碟。二人間的拉鋸戰,一拖十年,配樂專輯才得以面世,雖然,由於並非原汁原味,兼且並未有把所有音樂片段全然收錄,推出後,依然惹來不少電影及Vangelis粉絲的強烈不滿。

據知,Vangelis的原意,是不希望純粹用音樂去說故事,而是想按畫面去設計出一種獨特的「聲音」,所以,他為電影編寫的每一段音樂,他都是按照畫面創作的獨立作品。

而事實上,電影初推出時,因為Ridley Scott與發行商及投資人的爭拗,《Blade Runner》(1982)前後推出過很多個剪輯版本,版本之多,已足以有一條《Versions of Blade Runner》的Wikipedia專題。官方的「主流」版本,則合共有五個,2012推出的30週年套裝DVD,就有包含其中。

說到電影配樂,流落民間的版本之多,亦令人眼花繚亂,目前在大部分主流音樂串流平台播放的,都是前述1994年的首個官方版本,曲目只有12首,推出當年,不少《Blade Runner》死忠都感到不以為然,罵得很兇。

至於流落在坊間的非官方Bootleg,有些據稱是當時負責電影混音的錄音師流出的版本,也有些是粉絲土法煉鋼,用盡方法在電影盜錄的版本(所以也包含電影對白及聲效)。90年代,我曾經在日本秋葉原唱片店見過一套,據稱是當時最齊全的盜版(是的,日本也有本地製作的盜版CD),當時不捨得買下,事後我也有點後悔。

目前在市面上,曲目較為齊全,卻又未全然完整的官方版本(是的,瘋狂的粉絲還在把逐段音樂對逐段電影畫面,指出電影中曾經出現過但又未被收錄的多段配樂),應該是電影25週年(2008)的時候推出的3CD套裝了,除了先前的1994官方版本,還追加了兩張Bonus CD,一張是未有官方發行過的滄海遺珠,另一張則為其他沒有在電影中出現,卻又與電影相關的音樂作品(美稱為inspired by Blade Runner的冷飯菜汁)。

35年後,《Blade Runner 2049》這續集終於破繭登場,不少苦候了這麼多年的影癡,第一個問題卻是:「為什麼配樂不再是Vangelis?卻換來了Hans Zimmer和Benjamin Wallfisch?」

正如先前所述,又是江湖傳聞,Ridley Scott與Vangelis兩者當年曾經一度交惡,雖然,後來大家表面上冰釋前嫌,但始終還是口和心不和,雖然事後也有繼續合作,但正所謂「見過鬼都怕黑」了,更何況,音樂大師Vangelis年時已高,行年74歲(雖然Ridley Scott更老餅,行年79歲,所以,今回也是退居幕後當顧問角色),恐怕力有不逮。電影續集開拍前,新導演Denis Villeneuve已經沒有打算找Vangelis,原先屬意找合作過電影《Arrival》的Johann Johannson做配樂,但最後,此重任輾轉落在剛剛完成電影《Dunkirk》配樂的Hans Zimmer和Benjamin Wallfisch手上。

說回Vangelis,除了那套在電視幾乎已經聽到爛,由經典變Cliche的電影配樂《Chariots of Fire》(1981),想當年,當我被《Blade Runner》的電影配樂落了魔咒後,我也開始搜集這位電影音樂人Vangelis的其餘舊作。

漸漸地,我才赫然發現,這位來自希臘的音樂人,電影配樂只是逢場作興,他的正職,是一位喜歡用電子合成器編奏交響詩的音樂怪傑,兩張經典《Spiral》(1977) 及《China》(1979),是劃時代的電子音樂作品,一如Ridley Scott在相約那個年代執導的科幻電影,承先啟後,對於那個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間的幻想國度,令那個時代不少沉迷科技的Geek如我者(那個年代還未有什麼宅男),大開眼界。

那是個電子音樂方興未艾的年代,整齣《Blade Runner》的電影配樂,就在位於倫敦的
Nemo Studios完成。據說,在《Blade Runner》進入後期階段,Ridley Scott幾乎每晚凌晨一點左右都會出現在Nemo Studios追Vangelis交貨,而據大導演近期的一篇訪問中透露,當他第一次聽到此片的序曲,毛管直豎的那一刻感覺,至今難忘。

可能發出的聲音實在有點像魔幻,於是,想當年,我記得有人稱剛面世不久的電子合成器為「魔音琴」,一個老套到不能的綽號。至於Vangelis當年在製作《Blade Runner》電影配樂時,使用的魔音琴便主要是一台Yamaha CS-80。

《Chariots of Fire》主題曲曲首,那個像在遙遠地方響起的電子號角、標誌性的電子聲波,就是由Yamaha CS-80發功。拜Vangelis所賜,這台1976年面世的經典電子合成琴鍵,亦成為了不少音樂人趨之若鶩的電音神器,直至今時今日,坊間還有好些用軟件製作(包括iPad App),將這台魔音琴虛擬重現的模仿聲效。

回帶看,由於科技的限制,當年的Yamaha CS-80,只可以同步發出8個音符,電子音樂術語稱之為8 Voices Polyphonic,對於一名琴鍵手而言,實在不足夠。但不可不知,有別於一台傳統的鋼琴,幾乎就是你有多少隻手指,就可以同時按鍵奏出多少個音符,當年的電子合成琴鍵,不少只可彈奏單音旋律,到CS-80可以同時彈奏8個音符,已經是一大突破。

在有限之中,如何創造無限,其實就是當年好些電子音樂人值得欽佩的地方,同時間,由於技術上的限制,他們亦在音樂風格上,創造出另一種美學角度。譬如,Vangelis便很懂得發揮Yamaha CS-80的特性,即使是彈奏一個單音音符,也會善用一個延長音符在音色層次上的奇幻變化,層層疊疊,有點像在教堂中聽到的管風琴回音般,繞樑三日,緊緊抓住聽眾的聽覺神經。

「複製人發夢的時候,會夢見電子綿羊嗎?」

Ridley Scott在《Blade Runner》中創造了一個末日世界的冷酷異境,電影中講及複製人與人類間的微妙關係,究竟複製人會否比起人類更有「人」性?同時間,這一個抽離卻接近的世界觀,亦在Vangelis的音樂世界中呈現。
在電影配樂中,Vangelis嘗試用實體傳統交響樂的配器手法,交由電子合成琴鍵去演繹,有些時候,音樂句子像是由弦樂拉奏,有些時候,卻像是銅管樂、木管樂。他的音樂中,更像有一股磁力效應,會把你的耳朵拉進去他的音樂漩渦,不能自拔,與電影世界中的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

雖然同樣是冰冷的電子音樂,Vangelis卻較注重旋律及和弦間的結構,而且間中亦並非100%純電子,譬如,描述女主角Rachel的主題旋律《Rachel’s Song》,便是用了優美的女高音;《Love Theme》中用了色士風;《Memories of Green》的鋼琴,卻在後期音效做了有趣的混音。

而整套配樂中,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在電影結束一刻,字幕出現時的《Blade Runner (End Titles)》,除了那個用鋸齒波(sawtooth wave)彈奏的電子旋律,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緊湊的Techno節奏,配以步步進逼的定音鼓,加上管弦樂化的電子編曲,令這首片尾曲,反而成就了電影主題音樂中的經典。

此外,我也很欣賞Vangelis一些情感很含蓄的旋律及編曲手法,《Tears in Rain》是讓我最能勾起電影尾聲中的經典一幕,作品除了充滿淒美的詩意,亦溫柔地訴說了一個複製人的哀歌,同時間,卻仍隱藏著對未來世界的半點曙光。

有了珠玉在前,正如《Blade Runner 2049》未能夠完全打動到我,Hans Zimmer和Benjamin Wallfisch兩位的電影配樂更是令我感到乏味,似是堆砌的音響設計多於音樂,而且亦太過似曾相識(當中的滴答滴答極似《Dunkirk》)。

反而,當年Vangelis的電子音樂世界,卻剛好在一個奇特卻又完美的時空出現,在80年代,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劃時代的世界觀,與《Blade Runner》原作一樣,還是我心目中難以替代的經典。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