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置浩二

歲月如歌:安全地帶與玉置浩二演唱會

人總會老,體力、精神,亦沒可能永遠保持在同一狀態。 雖然聽音樂不用講敬老,只不過,累積了一定人生閱歷的樂手,換來的,卻可以給予樂迷不同的韻味與情懷。 玉置浩二的磁性嗓音,經歷了不同人生階段,踏入暮年,聲帶的變化,又是最明顯。 很多歌都不能再用當年的原 Key 重唱了,而玉置浩二的聲線,亦變得比 80-90 年代的他,增加了一點粗糙的痕跡與質感。 但令人著迷的,是他依然如泣似訴的抒情唱腔,令每個音符都真摯動人,情感滿溢之處,溫暖感如脈搏奔流,作為聽眾,我完全無法抗拒這份感染力。 玉置浩二從來都不是所謂的人肉 CD 機,他現場演出動聽之處,就是他會來很多旋律上的微即興,透氣位亦不會跟足錄音室版本,殺你一個措手不及。 更重要的是,彷彿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玉置浩二總會唱出他抵達到那個年紀時的獨特韻味。 有點不好意思,本來想介紹的是安全地帶和玉置浩二兩套近期的現場錄音,但文章開頭,焦點似乎都落在了玉置浩二身上。 但老實說,與其說這兩套分別是安全地帶及玉置浩二的演唱會錄音,不如說這是玉置浩二的 Band Sound 和 Folk Rock 的個人演出,無可否認,不少聽眾期待的,始終是玉置浩二的歌聲。 這兩套錄音,我在 Apple Music 串流聽了個多月,最近,還是一口氣入手兩套日版 CD。 喇叭一開聲,發覺音樂會場地的空氣感與現場氣氛,近在眼前,人聲與樂器展現出的質感,截然不同,感覺上,我需要重新認識這兩套錄音是如何地靚聲。 ------------- 安全地帯 40th ANNIVERSARY CONCERT “Just Keep Going!” Tokyo Garden Theater 回帶2022年11月,巡迴演出之前,安全地帶原裝班底的5位成員,鼓手田中裕二因療養缺陣,只剩下4位成員,《Just Keep Going!》亦更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該演唱會的主題。 可惜的是,演唱會才結束不久,田中裕二終於因病離世,40年幾乎合作無間的安全地帶五子,從此,有一個永遠無法取代的空席。 畢竟每位樂隊成員都已經60多歲,近年的演出亦越來越需要依靠外援樂手,在編曲上,亦因此亦變得較為豐富華麗,多了電子樂器、horn section,以及和音團的氣氛加持。 純個人情意結,我是較欣賞安全地帶於80年代,以兩支結他 + rhythm section 為主要骨幹的編曲手法,我尤其喜歡聽到兩位結他手:矢萩渉和武沢豊二人精湛的技巧、每首都量身定做的結他音效、編排緊湊明快,輪流當主音結他的精彩默契。 但無論如何,見到這4位搖滾老將,40年來都沒有離開過戰場,已經是令人肅然起敬,更何況,老將們依然有火! 明明都是熟悉的曲目,明明都已經聽過千百次,或多或少,因為樂隊靈魂人物玉置浩二的歌聲也不斷在蛻變,演出便有如累積了歲月精華的陳年佳釀,詮釋的味道,就是每次都有所不同。 我不肯定玉置浩二是否已成功戒酒,但聽他今回40周年的演出狀態,感覺上,比起35周年的他,來得更穩定、更與樂隊合拍,更能揮灑自如。 那些都被大家聽得滾瓜爛熟的經典歌不用我多說了,而今次演出的曲目,亦包括由安全地帶首張發行的單曲〈萠黄色のスナップ〉,以至算是較近年的〈蒼いバラ〉都包括在內,選曲則主要來自安全地帯 I-VIII 等8張專輯的主打歌。 …

歲月如歌:安全地帶與玉置浩二演唱會 Read More »

溫文儒雅的「輕量感」入耳式耳機–UE700

因為以iTunes作為我的音樂管理庫,所以平日我的便攜音樂播放器,順理成章便是以iPod Classic或iPhone為主。 說到耳筒,除了天氣較熱的日子,一般我會盡量用頭戴式耳筒,但當天氣太熱,我便會使用入耳式耳機。 由於是每天「粗用」,兼且聆聽環境一般都在上下班的路途上,所以我不會選擇太貴的耳機,原則是「夠用」就好,目前使用的,是一對一千港元左右的AKG K-370。 我有位在Logitech工作的朋友,知我終日音樂不離耳,又喜歡在做運動時聽音樂,於是便給我送來了這對UE 700型號的入耳式耳機,讓我試試。 UE 700並非高階型號,造價大概港幣千二左右,較諸市面上最流行的UE TripleFi 10(在我的辦公室內,起碼有超過5位同事擁有),平宜了一千多,所以相信是屬於UE「非客製化」耳機中的中級型號吧。 隨機附送四對不同尺碼的矽膠耳塞,以及兩對記憶綿耳塞,記憶綿壓縮後能自動膨脹,佩戴時便能達到更貼耳、抗噪更佳的效果。 再看看她的基本規格: Frequency response: 20Hz–20 kHz Impedance: 40 Ohms, 1 kHz Sensitivity: 113 dB SPL/mW at 1kHz Weight: 0.41 ounces (11.6 grams) Noise isolation: 26 dB 我是一個相信音樂的直覺多於數字的人,但作為一對雙動鐵單元的耳機,能夠做到僅僅11.6 克的重量,的確又是令人驚訝。 拿上手的第一個感覺,我就是被它小巧的「輕量感」嚇了一跳,當我戴著她來做運動和跑步時,其體積及重量所帶來的輕鬆優點,更加是顯而易見。基本上,我覺得UE 700是一對即使長時間佩戴,也不容易感到疲累的耳機。 雖然是中階耳機,但其雙動鐵單元,的確讓此小巧耳機發揮著相當的解析能力,我將整套Brahms交響曲rip成WAV檔,放進iPod內讓她煲了超過20小時。 當我細味講求層次的管弦樂章,初步印象就是其音樂感相當強,每個聲部的動態對比清晰,沒多沒少,毫不浮誇,讓我想起當年我用B&W書架式喇叭,配搭Musical Fidelity Class A擴音機聽歌的日子。 「噢,太陽出來了,Brahms的樂章變得很溫暖。」 還好,此耳機亦不算「大咬」,我用iPod Classic來推,五六成音量,大小場面的音樂都應付得綽綽有餘。 尤其是,當聽大型管弦樂章時,齊奏段落的銅管樂組,音色輝煌而不火爆,更是一般入耳式耳機未必做得到的質素。 之後我再拿了好些流行曲來繼續煲機,John Mayer、玉置浩二、小田和正等等都配搭得宜,音質非常踏實,甚有書架式喇叭的「淡定」Hi-Fi味。 我的結論是,我會把此耳機定格為「溫文儒雅」型,如果你喜歡鼓音澎湃,低音粗獷的電音效果,你可能會嫌UE 700太「斯文」。 但如果你的心頭好,是編曲較為Acoustic,又或者是古典音樂為主的樂種,UE 700可能反而正合你口味,而且,你更會覺得,愈聽愈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