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搖滾音樂史上,相信沒有一隊樂隊,能夠比QUEEN更具資格,可以被稱爲一隊真真正正的Stadium Rock Band。
雖然我從來沒有機會親身見證過QUEEN的臨場魅力,但我卻不止一次,在起碼有超過6萬名觀眾的外國大型運動場內,體會過萬人空巷,人人手舞足蹈,一起齊唱《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的震撼,而這兩首名曲,因為太經典太無法取代,難怪至今依然是任何墟冚大型活動中的至愛,那些令人血脈沸騰的節奏,以及那幾句很難不跟著唱的副歌,從來沒有令人感到過時。
得悉QUEEN樂隊的自傳式故事,即將被搬上大銀幕(已排期在今年10月左右上演),而Freddie Mercury一角,將由Rami Malek擔綱(此性格演員因演出美劇Mr. Robot主角而聲名大噪),期待電影《Bohemian Rhapsody》上畫期間,我覺得,是時候先重溫一下,這隊70年代冒起的殿堂級搖滾班霸的經典作品。
相比起同期大部份出身藍領草根家庭的英倫樂隊,QUEEN的四位成員,主要都出生於中產家庭,並且受過優良的高等教育。
主音歌手兼琴鍵手Freddie Mercury,可以唱出四個八度音,整個人本身就是一件爆炸力強勁的樂器,現場演出充滿魅力,自信爆棚。在東非出生,然後在印度長大,自小入讀寄宿男校,最後回到倫敦入大學主修藝術和設計,QUEEN專輯上把樂隊四子星座組合成的Logo,就是由他親自設計,無人會懷疑,他絕對就是樂隊的靈魂人物,難怪大家永遠封他為The KING of the QUEEN。
主音結他手Brian May,是Imperial College的天體物理學博士,大學時代主修數學和物理,中學時代已經迷上音樂,同時又是一名電子發燒友,就連他手上著名的Red Special電結他,發出的聲音只此一家,是由他從他17歲開始,和爸爸一手一腳自製,多年來並且不斷被改良,說他是一名天才、Guitar Hero的元祖,一點也不過份。
鼓手Roger Taylor曾經入讀London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主修牙醫,及後轉校到East London Polytechnic修讀生物學。最後沒有選擇行醫,音樂完全靠自學,先學彈結他,然後選擇了打鼓,曾經被邀請加入另一經典搖滾樂隊Genesis,但後來決定留在QUEEN樂隊的前身Smile,一個決定,改寫了搖滾樂史的分歧路線圖。
相對上述三位成員,低音結他手John Deacon為人則較低調,他是60、70年代的電車男,自小熱愛電子科技,同時也是一名會考8科A、A Level有3科A的高材生,中學畢業後入讀King’s College的前身Chelsea College,主修電子工程,並以一級榮譽畢業,但因為他深受曾把古典交響樂結合搖滾音樂的Deep Purple影響,最後他還是不做工程師,選擇了做Band仔。
我第一次聽到QUEEN四位成員的履歷,會覺得與照片封面上的四名長髮青年,很難扯上關係,可是,世事就是如此神奇,雖然在不同的學院讀書,四人卻碰巧在大學校園遇上,一拍即合,成為傳奇。
QUEEN的音樂,風格華麗而多變,本身亦極具舞台感,再加上主音Freddie Mercury既flamboyant又富有無限伸延力的嗓子,音樂往往像充滿無窮無盡的能量,像在看一幕接一幕的搖滾歌劇,令聽眾亢奮而嚮往。
1985年的LIVE AID馬拉松音樂會,集合了地球最強的樂隊和歌手,星光熠熠,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Freddie Mercury幾乎憑個人魅力力壓全場的20多分鐘,QUEEN的演出,多年後,仍然是眾多演出中,最令人難忘的片段。
如果音樂是一種多巴胺,QUEEN的歌曲,就是劑量特強的多巴胺。難怪當年由木村拓哉主演,講述冰上曲棍球的日劇Pride,全劇插曲,一律採用QUEEN的歌曲,令人感覺更熱血。
QUEEN的第一張專輯《QUEEN》未能令樂隊一舉成名,到推出《QUEEN II》時,卻誕生了第一首打入十大的作品《Seven Seas of Rhye》,除了此曲外,這張專輯內歌曲內的華麗編曲手法,特別是雖然沒有上榜的作品《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全曲6:33,曲風莫測高深,中段亦沒有一個明顯的流行副歌,並且採用polyrhythm/polymeter(複節奏/複節拍),可說是QUEEN的風格雛形。
第三張專輯《Sheer Heart Attack》推出,令QUEEN初嘗商業上的成就,在歐美市場大賣,單曲《Killer Queen》亦打入英國流行榜第二位,在繼續實驗很多篇幅很長的純音樂部分、靈活多變的編曲,同時受Heavy Metal、Progressive Rock影響的元素之餘,QUEEN亦開始更注重流行味道較重的大旋律作品。
來到第四張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QUEEN已經邁進樂隊的引爆點,對於編曲變化多端,以及華麗的音樂風格,樂隊已完全駕輕就熟,音樂抵達幾近亢奮失控的高潮部分,往往依然收放自如。基本上,《The Prophet’s Song》是一首充滿實驗性、長達8:21的搖滾歌劇,中段有一段出其不意純歌詠的卡農(canon)詩歌。《Love of My Life》像一首歌劇內的小品詠嘆調,是一首旋律優美的Rock Ballad。
《A Night at the Opera》中,當然少不了經典中經典的《Bohemian Rhapsody》,話說當年樂隊把這首歌交給唱片公司高層的時候,大家被嚇得都不知如何反應,認為歌曲太過瘋狂太過難以捉摸太不較商業大路。事實上,這是一首濃縮了五幕歌劇段落的搖滾組曲,由古典歌劇、Progressive Rock及Rock Ballad互相交替,令人百聽不厭,每次聽都像第一次,難怪此曲除了成為了英國流行榜上9星期的冠軍歌,更多次被選為搖滾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挾上張專輯的餘威,第五張專輯《A Day at the Races》 基本上是一張後繼專輯,雖然不及前作成功,但要數QUEEN的必聽作品,走黑人Gospel歌曲路線的《Somebody to Love》,必定榜上有名,值得留意,背景好像有接近100人的人山人海合唱團,全部都是樂隊成員反覆錄音的成效。
第六張專輯《News of the World》推出時,QUEEN已經是所向披靡,成為了殿堂級樂隊,在美國賣出四白金銷量,這是他們史上銷量最高的專輯,合共賣了超過一千萬張。先聲奪人的細碟A面的《We Are the Champions》和B面的《We Will Rock You》,基本上就是「冇得輸」的飲歌,我敢說,這是兩首沒有一個人能夠不為之動容,拒絕手舞足蹈或俯身聆聽的歌曲。
不計現場錄音在內,QUEEN合共推出了15張專輯,現場演出及精選專輯一大籮,篇幅所限,不能盡錄了,後半期的QUEEN,雖然被部分樂迷詬病為過於大眾化,但其實,樂隊仍不乏好歌,譬如向複合節奏及轉調難度挑戰的《Bicycle Race》、像音樂會尾聲依依不捨的能量型《Don’t Stop Me Now》、媲美貓王樂與怒功架的《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大玩Michael Jackson式Funk節奏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與David Bowie合唱的神曲《Under Pressure》、樂隊罕有走電子風格的《Radio Ga Ga》等等,要為QUEEN出精選碟的話,也是一件煩惱事。
最令人聽得心情忐忑的,是當時已被診斷患上愛滋,彌留死亡邊緣的Freddie Mercury,帶著重病身軀的他,走入錄音室灌錄了的《The Show Must Go On》,戲劇性地,歌曲推出一個多月後,歌者撒手塵寰,留下這令人念念不忘的人生終曲。
The KING離開了,但The Show Must Go On,QUEEN的兩位核心成員Brian May和Roger Taylor卻未有停下來,除了間中出現在不同的大小舞台,也參與制作了一套以樂隊故事為藍本的音樂劇《We Will Rock You》,QUEEN也嘗試邀請不同的歌手合作,當現場演出的嘉賓,2011年開始與Adam Lambert合作,作世界巡迴演出,是Freddie Mercury離世後,樂隊至今最長線合作的主音歌手。
(原文刊載於MR雜誌2018年7月號,我是本文作者)
我都好期待呢齣戲!我記得之前第一次聽Bohemian Rhapsody,我係覺得極之混亂同唔識得欣賞,但唔知點解「迫」自己聽多幾次,再study下個故事,之後就深深愛上、念念不忙。這首歌往往令我聽得入心入肺,由其是當我我感到矛盾、焦慮、及不知所措時候。
連續聽10次,咁就成粒鍾
第一代洗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