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憑那勇氣,火箭一般通處飛—ANA x GUNDAM

我稱不上是一個高達迷,但我那個年代及後我幾個年代的大男孩,絕大多數都受過高達的薰陶,彷彿你沒砌過高達模型,就會被人懷疑你的性取向似的。 繼去年現身於東京台場的一比一高達後,今年高達再下一城,玩上天空通處飛。 今年7月16日,一艘「高達別注版」的波音777-300珍寶客機,便將會翱翔天際,來回東京大阪。這個名為ANA x GUNDAM Sky Project的宣傳活動,當然又是為承接高達30周年而設。 同場加映,當然又少不免紀念品的出售,1/144及1/48兩款限量版高達模型,同時亦於航機上限定發售,承惠3,000円和8,500円。想買的話,便可能要走一趟去日本,搭一程內陸機了。

全憑那勇氣,火箭一般通處飛—ANA x GUNDAM Read More »

輕裝離島拍攝遊

喜歡行山和拍照,卻一直嫌一般DSLR機身過於累贅,所以我用的DSLR,也只是機身較輕的入門機Sony Alpha A350。 趁上星期的七一假期,我到了梅窩一遊,今次帶著的是正在試用中的Olympus E-PL1,感覺上便比平日輕鬆得多了,就連一向嫌背著相機去遠足麻煩的太太,沿途也嚷著要負責拿相機。 使用這部機時,我不喜歡攪太多自設模式,因為我試了兩三次便嫌麻煩放棄了,如果要玩快門或光圈先決,操作而言,E-PL1與一般DSLR的方便性絕對不能相提並論。 預設的攝影模式才是她的強項,於是,只要使用預設的自動模式,我全程便能更專心地欣賞風景和攝影構圖了。 第一次試用4/3機,我實在驚訝其成像質素之高,色彩亦十分自然紮實,唯一美中不足,是在光線昏暗部份,仍欠缺細膩。 但整體而言,一般業餘過業餘的拍友如我,由於極容易便能輕鬆地享受不同手法的拍攝樂趣,滿足感很大呢。

輕裝離島拍攝遊 Read More »

環保扭扭樽

瓶裝水近年被環保份子狙擊,認為水的消耗量有別於其他飲品,可大不可少,飲用瓶裝水此習慣,只會釀成製造大量廢棄物,所以勸大家捨買瓶裝水而自備可循環使用膠水瓶。 因此,近來你不難發現,身邊總有一兩位朋友會經常自備膠水瓶,到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留意一下,你亦會發現可循環使用的膠水瓶,開始已成專門類別,BPA Free一類的高級膠水瓶種類又愈來愈多,看來甚有市場。 既然環保是市場潮流,生產瓶裝水的品牌亦不能坐以待斃,在日本,可口可樂便推出了這款名為l LOHAS的瓶裝水,此瓶設計獨特,飲用後,在棄置前只需像扭毛巾般扭動一下,便據稱能節省40%廢物回收空間。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電視廣告,由「不能結婚的男人」阿部寬主演,都是一貫的日本CM吧,15秒,澎澎聲趕收工,但直接了當1-2-3可能又是優點。 真心希望這不是單純的Marketing Gimmick就了事吧,除了冀望生產商能設計出更環保的包裝外,我覺得大家最好還是自備可循環使用膠水瓶的,減少不必要浪費,才是真環保。

環保扭扭樽 Read More »

adidas The Quest 尋找他鄉的國腳

相比起關刀牌,adidas向來與世界性的足球賽事更有淵源,事實上,自七十年代起,adidas已開始為世界盃製作官方的指定足球,我家有位七八十年代曾經在好幾隊甲組球隊效力的姐夫,想當年,我只記得他開口埋口只有adidas,印象中,他連星期日飲茶都是穿三間的。 話說回來,貴為今年世界盃的官方指定品牌,adidas當然在廣告上也投放了不少資源,但在策略而言,與關刀牌有點不同的,就是adidas沒有採取了於世界盃開鑼前5-6星期才開始展開密集式廣告,業界常用的所謂BIG BANG策略(曾特首的起鐃就是這類),adidas為世界盃而製作的Every Team Needs “……”廣告系列,其實在世界盃前18個月已經展開。 Every Team Needs “……”的廣告系列,清一色由施丹(Zidane)以一個第一身的說書人角色,四出尋找不同國家隊的國腳背後的故事。 (不知為何,此角色讓我想起當年徐克的經典電影「蝶變」中,由劉兆銘飾飾演的那以撰寫武林逸事為生書生的方紅葉。) 打響頭炮是Every Team Needs The Spark(港譯強隊需要霹靂旋風腿,救命)的美斯,有興趣可看我的舊Blog一則。 世界盃如戰在弦,Every Team Needs “……”系列演變成Every Team Needs The Quest主題,除了主題廣告及大量短片外,更有一個Facebook Matchups牙較戰,每場比賽,都由兩名國腳代表,由你決定誰會出線,32個參賽國家,32支強隊,32名國腳。 然後,有關每名國腳背後的奮鬥故事,你亦可由此連接到adidas的世界盃官網,欣賞那個以互動漫畫/短片進行的網頁,整個體驗充滿電影感,手法有別一般網站製作,很大工程呢。 但今年世界盃不斷爆冷,所以這個Every Team Needs The Quest的Facebook Matchups牙較戰,很多人都甩了牙較。 執筆之時,決戰前席即將來臨,上Matchups看看派彩,大家都買重代表西班牙的大衛韋拿(David Villa)將會勝出,到底Every Team Needs The Blaze還是Every Team Needs The Firestarter呢?你又會怎樣決定?

adidas The Quest 尋找他鄉的國腳 Read More »

蘋果社工隊,讓你盡訴心中蘋。

雖然未有去過位於紐約第五街的玻璃屋朝聖,但我好歹都去過接近Apple權力核心,位於三藩市的Apple Store,親身體驗過他們獨特的銷售模式,大開眼界。 先不用說如置身於太空倉般的無菌風格設計,店內的一絕是每位蘋果店的員工,都會按其工作崗位,身穿一件不同顏色耀目的T-Shirt。 每個人的T-Shirt胸前都有個職銜,背後則有句形容其工作性質的標語,他們分別是: * Specialist: “I can talk about this stuff for hours” * Concierge: “I know people” * Creative: “No pain, all gain” * Genius: “Not all heroes wear capes” * Manager: “My place. Your place” * Back-of-house: “Some artists use brushes. I prefer boxes” 但另一邊廂,經常有口痕友恥笑此制服其實令部份員工感到尷尬,更說他們活像Star Trek星空奇遇的粉絲,Geek味甚濃。 但由於Apple Store的業務繼續穩步上揚,最近,他們又新增一員,他/她的職銜叫「朋友」。無錯,在他/她黃色T-Shirt胸前的標語,就是直接了當地說”I’m Your Friend”。 可能Apple深明Mac友大部份都是「口水佬」(廣東話即整天說話滔滔不絕的人),而Mac友始終還是市場中的小眾,所以有「口水」,卻苦無路訴,於是,Apple Store最近便另設一個讓Mac友吐心聲的部門,只要預先預約,來到Apple

蘋果社工隊,讓你盡訴心中蘋。 Read More »

用Olympus E-PL1 4/3無鏡DC仔扮移軸

「早買早享受啦」同事A經常如是說。 哎喲,但我為人真的很儉樸(孤寒到呢),雖然由EP-1推出時已開始做我的產品資料搜集,一直對Micro 4/3這類「無鏡DC」(無反光鏡可換鏡頭式DC)興趣甚濃,但我拖得一日得一日,一眨眼間,Olympus已經合共推出了三款4/3機,第三代的E-PL1,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台,加上看見拍得美侖美奐的一系列平面廣告,我,終於開始有少少心動。 左託右借,終於向Olympus借來了這部E-PL1來試機,是據聞曾一度賣斷市的白色。 可能因為是白色的關係吧,初拿上手,覺得有點像是「女仔」機,我拿在手,照照鏡,更頓然有點「乸乸地」。 哈,但放了在我的MacBook Pro機頂時,看起來就帥氣得多了。 初步操作感覺,這是接近最理想的傻瓜機的機型,輕巧適中,操作容易,內置了大量濾鏡效果,連後期執相也可省卻,是真正給懶人如我使用的相機。 在YouTube,見過不少朋友拿這部機的移軸濾鏡效果來製作Time Lapse短片,效果頗為有趣,於是,在某個下雨的午後,我便在家中露台用EP-L1的移軸濾鏡效果,由下午到黃昏,拍了300多張照片,然後一併放了入iMovie,無特別剪接無後期,加了音樂,便輕易做好了以下短片,很有滿足感呢。 突然想起,我當年第一部擁有的單鏡機,就是在中學的時候二手買回來的Olympus OM10,情意結關係,可能那個才是我最懷念的顏色配搭吧,如果真的要入手這部E-PL1,銀色可能才是我的首選吧。

用Olympus E-PL1 4/3無鏡DC仔扮移軸 Read More »

有關Vuvuzela(呼呼些拿)的10個問題

近排大熱但其實又不太關我事的世界盃,除了一眾球星外,最備受注目的,未必是大會指定的那個adidas世界波,反而可能是那個非大會指定的非官方球迷啦啦隊打氣道具—–Vuvuzela(呼呼些拿)。 可能知我是喇叭手,最近不斷有人問我有關Vuvuzela(呼呼些拿)的問題,其實我真的不是什麼也知道的,但姑且做了少許資料搜集。 1.究竟什麼是「呼呼些拿」? 類似號角,發聲原理也一樣的樂器一種,經常出現在南非體育比賽的活動中,用作製造噪音,助響聲勢之用。從前多為金屬製,後來為了普及或為安全理由,改良版一般為以顏色鮮艷的塑膠製,標準為65cm長,亦可長達一米。今年世界盃適逢其會,因而大放異采。 2.「呼呼些拿」此字何解? 無從稽考,但有人說是南非Zulu族語「製造聲音」的意思,又有人認為是「打氣」或「沐浴於音樂/聲浪中」的意思。 3.「呼呼些拿」從何而來? 有不少人認為最原本是來自非洲的部族,是Kudu horn的改良版。但自從「呼呼些拿」竄紅後,南非拿撒勒浸信會(The Nazareth Baptist Church) 的創辦人謝姆貝(Isaiah Shembe)便順勢起錨,指控南非世界盃抄襲,宣稱「呼呼些拿」是其教會於100年前所發明,作為召喚信眾祈禱時使用。 4.怎樣吹響「呼呼些拿」? 先作狀扮一下舒琪,端出上下兩唇,然後吹氣,震動雙唇,能夠發出類似放屁的聲音,就代表你會吹得響「呼呼些拿」。下面有短片教大家吹響「呼呼些拿」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5.Kenny G那支色士風的吹奏原理是否和「呼呼些拿」差不多? 差得遠,「呼呼些拿」吹奏原理和喇叭或其他同族的銅管樂器一樣,都是靠震動雙唇發聲,色士風則靠吹奏者用咀唇夾著簧片(一塊類似竹片的東西)和號咀間的震動發聲。不過有網友堅持Kenny G吹色士風是和吹「呼呼些拿」是差不多的,所以製作了以下短片,大概可當笑話一則吧。 6.究竟「呼呼些拿」有沒有Key? 有人認為,一般常見的「呼呼些拿」,是介乎B Flat和C key之間的,到這裡你可以聽一下。但當然,音準是因人而異的。透過適當運氣和拉緊咀唇,「呼呼些拿」的音高其實也可以改變,不一定烏來烏去都是同一個音。 7.吹「呼呼些拿」會不會吹爆肺? 我不知道你的肺有多廢,所以不懂答你,但一般而言,吹奏任何任何任何任何任何任何樂器,都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不會用肺運氣的,你應該用橫隔膜,吸氣是肚脹,吹氣時收腹的運氣方法吹奏,留意一下你的胸部有否活動,一般而言是一定不會的,有的話,就代表你是在用肺呼吸了。 8.除了吹爆肺,吹「呼呼些拿」還有什麼存在危險? 都說了只要吹奏方法得宜,一般情況下你都不會因為吹「呼呼些拿」而構成健康問題。但你附近的朋友問題就大了,「呼呼些拿」吹響起來,隨時可發出達127分貝的聲響,較諸打鼓和吹哨子的122分貝更高,如果近距離接近耳朵,足以令對方永久性失聰,不能說笑,所以,切忌對著人家的耳朵吹哦。 9.吹「呼呼些拿」還會導致其他身體不適嗎? 會,一定會。就是當你吹的那支「呼呼些拿」,之前被其他人吹過,那人所帶的過濾性病菌,便很有機會透過留下的口水,與你交叉感染,正所謂病從口入,你的那支「呼呼些拿」是否衛生乾淨,也需要注意。 10.那裡可以買到「呼呼些拿」,多少錢? 你可以選擇去南非買,那邊應該隨時連路攤檔都會買到吧,如果不方便去南非的話,聽聞最近在KFC買餐後我以另加$15換到,至於質素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想知更多的話,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BBC News Wikipedia

有關Vuvuzela(呼呼些拿)的10個問題 Read More »

iPhone + Book = Phone Book

當大家還在挖空心思,想第一時間設計出一個運用了最新科技的電子程式,然後以最石破天驚的新穎手法,將我們的所謂創意呈現出來。 但原來,技術固然重要,但創意的精要,原來始終離不開人性。 今年書展大概會有不少電子書的出現,但大家可有想過,如何能在充分運用新科技的互動性之餘,同時又不失人性化的一面? 這是名符其實的一本 iPhone Book,既有iPhone app的互動元素,又有傳統繪本故事書的親切溫馨感,此為之科技以人為本吧。 國內朋友可循以下連結欣賞: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3OTc1Mjg4.html

iPhone + Book = Phone Book Read More »

用iPhone撲蝶去

再次不得不為人家精彩的創意而讚嘆。 本來是最平平無奇的Coupon換領券,來了一個電子版,有人會求其做一張JPEG來個eDM就了事,這個日本的個案呢,人家就想出了用現今最時興的iPhone app,配合大家早被Wii訓練有素的體感遊戲 Motion Sensor,另外追加今年兩個大熱的手機元素—〈虛擬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技術,以及〈行動定位〉GPS Location Based,製作出一個虛擬撲蝶遊戲。 下載了這個名為ibutterfly的iPhone app,你就可以在日本的多個地方,透過空氣拿著你的iPhone去撲蝶,免費拿取Coupon換領券。 這些撲回來的蝶(Coupon),你可以在指定的商戶買東西時使用,獲享折扣或其他優惠,你也可以將這些「珍藏」送給其他用iPhone的朋友。 香港推出的話,可能推出一個「撲水」的版本,可能會更吸引。 國內朋友可看以下連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OTY4NTQw.html

用iPhone撲蝶去 Read More »

政府大力宣傳2012政改起錨,你有什麼意見?Act Now齊表態!

我的太太是馬來西亞人,她經常說,你們香港人喜歡公開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就算是最敏感的政治宗教話題也可以,真幸福。 今早,無意中看見MSN香港的首頁,居然出現了以下叫人投票表態的橫額。 任誰都會知道這個結果會是怎麼樣,一般國際品牌的入門網站,必定河蟹了事,不會出頭公開犯險,哈,今次MSN 香港夠膽如此做,實屬罕見。 我先申報個人利益,MSN 香港是我的客戶,但他們卻沒有告訴我有這件事,是我自己發現的。 就算這個不是我的客我也會頂力支持,香港人,快快快出來表態吧。 http://hk.msn.com/

政府大力宣傳2012政改起錨,你有什麼意見?Act Now齊表態!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