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那麼多香港樂迷都錯過了恭碩良?

今早在上班的路上一直在聽iPod內的恭碩良Playlist,驀然驚覺,原來恭碩良這第一張大碟已是十年前的事情。 1999年可說是唱片業踏入衰退大家又唔知點好的黑暗時期,吃了多年大茶飯無憂米的唱片公司高層,一口咬定都係翻版累事,但誰知MP3一出,大鑊才正式臨頭,萬劫不復一鑊熟。 恭碩良在那個時候入行,都可謂生不逢時,你看這支唱片公司為他製作的Karoke片,同飛圖之類的老套製作,肉酸程度絕對有得揮,完全係求其有條片可以放落那些寶麗金卡拉OK33018超級至尊精選雷射影碟就算的製作水平。 基本上看以得出,當年,唱片公司根本不懂得捧恭碩良這類講音樂講實力的可造之材,佢今時今日仲未因為玩音樂而餓死,應該係前世積福。 這首歌的歌詞,是林夕當年多產下間唔屎出現的超級爛作,但音樂而言,無論旋律和編曲,今天聽來也仍不過時,是首佳作。當年我在電台聽到居然中文流行曲會有段這麼型仔的Harmon Mute Trumpet Solo,再加上我以為係Johnny Boy打的鼓 (Johnny Boy係當年香港樂壇最有名的爵士樂鼓手),隔日就自己掏何包買了一張CD支持。(當年我還在寫樂評,CD九成有人送。) iTunes store的九毫九一首歌、Radiohead的隨便你開價下載,都已經告訴了大家愛變才會贏這道理,香港唱片業,如何才能找出一個可讓更多像恭碩良這類音樂人生存的商業模式呢? 我沒有答案,只好繼續聽歌。

點解那麼多香港樂迷都錯過了恭碩良? Read More »

入Steve Jobs個腦睇睇

我等了很久,才終於見到Inside Steve’s Brain此書的Paperback 現身,當然即買,一看又停不了手。 本書作者Leander Kahney,曾經是美國雜誌老編及記者,又是著名Blogger,Wired Magazine網上版內的Cult of Mac Blog,就係佢老哥搞出來,是不少Mac友愛追的Blog,佢寫過幾本和Apple有關的書,稱得上是位Apple專家。 今次,他企圖鑽入Steve Jobs的大腦,睇睇這位商業奇才,腦袋曾經想過甚麼。 文章中引用了大量Steve Jobs周遭人士與Leander Kahney的第一手對話,其中包括他的Marketing總舵主John Sculley、產品包裝師Johnathan Ive、Mac字派傳道人Guy Kawasaki等等,加上節錄了不少Steve Jobs及其他相關人等的名句,以正面負面反晒面的角度,分析這位商業奇才兼魔鬼老闆的一切一切。 既八卦,亦充滿知識性和爭議性,即使你不是Mac友,你都不難看得津津樂道,如果你係Mac友,讀到廢寢忘餐又幾出奇? 當中用了八個章節,與我們分享Steve Jobs做人的道理,每個章節完畢,都有一頁過的Bullet Points總結,像上完一課,老師和你來個Summary:呢個故事就係教我地呢吓。 假使「玩謝麥高維治Being John Malkovich」 要開拍同系列第二集的話,大可以此書作為參考,開番套「玩謝喬伯斯Being Steve Jobs」。

入Steve Jobs個腦睇睇 Read More »

晨早星巴你(四)—其貌不揚吉士包Ugly Coffee Dome

試吃過的多款Starbucks早餐中,這款肯定不是我的最愛,但我的口味並不代表大家的口味,與我同行的幾位女士們,就吃得大叫Yummy Yummy My God Auntie。 但我見這款包肯直認我很醜但我很溫柔,卻又令我產生了憐憫之心,明明不喜歡吃甜包的我,也好歹咬了它兩口。 這款包看起來有點像墨西哥包,燶口燶面的樣衰脆面,帶有醒神的咖啡香,內裡夾著蛋味濃郁的custard餡料,吃起來卻沒想像中那麼甜,呷兩口甘香的齋啡,讓甜味在齒頰間中和一下,向來不太嗜甜的我,也覺得口味剛剛好。 當我還在陶醉在咖啡的幽香中,身旁的女士們已經人人再來一件,我近期心廣體胖,還是少吃多滋味。 各位,明天請早。

晨早星巴你(四)—其貌不揚吉士包Ugly Coffee Dome Read More »

何必為未發生的那個未來,放棄已擁有的這個現在。

時間像一陣風,剛剛才來,未及時看清楚,卻已經走了。 今年復活節,已是領養了Sophie的第四個Good Friday,事有湊巧,剛過去的週末,在家的附近,我們遇上了Sophie從前的女主人。 還記得三年前,她告訴我們正打算要和丈夫生小孩,家中又已經有另一頭四歲多的拉布拉多犬,加上快將要搬去另一個地方較小的家,所以才逼不得已地,把養了只一年多的小Sophie,送給別人。 時隔三年,再遇上了她,見她一臉憔悴倦容,和她打個招呼,當遇上還對她熱情有加的Sophie,卻變得開朗起來,但燦爛的笑容背後,仍可見掩不住的神傷。 「我和我的先生分開了。」 「咦,為什麼Sophie好像沒怎麼長大過?」 三年過了,她既沒有成為母親,她當時恐怕會長大得太快,狹小的家居會容納不下的小狗,今天還是一頭小個子。 她邊向我們道別,眼裡邊帶點依依不捨。 我問身邊的小Sophie,你還記得你從前的主人嗎?她說:「Wharf Wharf。」

何必為未發生的那個未來,放棄已擁有的這個現在。 Read More »

將Starbucks當正自己Office?

剛讀了”Latte, laptop all they need”這篇報導,話說一個金融風暴,令不少美國人失業,加上咖啡店提供無線上網服務愈來愈普遍,與其躲在家中,近年不少自由工作者,都選擇了到Starbucks這類可以讓他們坐得舒舒服服的地方,一部Laptop跟身,就可以隨時開工,見客傾生意,一率在這裡搞掂。 由於Starbucks只提供有限的免費無線上網,不少競爭對手便以此為招徠顧客的商機,免費無線上網外,再另加五毫子添飲服務,以及增設更多電源插頭,方便Laptop人士。 當年Starbucks以The Third Place這個概念成功搶灘,開創「屋企及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個落腳點」這生活文化先河,今天,面對金融風暴,競爭對手針對”Latte, laptop all they need”這個Consumer Insight,搶客有法。 http://news.cincinnati.com/article/20090414/BIZ03/904140363

將Starbucks當正自己Office? Read More »

晨早星巴你(三)—蛋白芝腿星包Egg White Delight Ciabatta

第三個早晨,再來另一款三文治。 口味濃郁的火腿與Cheddar Cheese,被味道清香的蛋白中和,被烘過的Ciabatta義大利拖鞋麵包夾住,每嚼一口,都充滿著微妙的層次感。呷一口黑咖啡,關係更微妙。 呢一款,可填肚之餘又不會太滯口,清淡的蛋白,的確是神來之筆。

晨早星巴你(三)—蛋白芝腿星包Egg White Delight Ciabatta Read More »

晨早星巴你(二)—星巴蛋牛Corned Beef & Egg Pocket

蛋牛治烘底大家在茶餐廳我就食得多, 不過還是第一次吃到用意大利三文治包Panini (我們常見的Ciabatta 義大利拖鞋麵包),內裡夾著鹹牛(Corned Beef)加炒蛋再烘底的做法。 麵包入口表層鬆化,咬一口頓覺鬆軟,即所謂的脆面軟心,口感極佳,鹹牛經淡淡的蛋味中和,不會太鹹。 這種「港」「意」地道風味通婚的特色三文治,實屬香港Starbucks自創,之唔係又係朝朝新鮮出爐,早上十一點限量供應。 試食那天,我忍不住口,吃了三小件。

晨早星巴你(二)—星巴蛋牛Corned Beef & Egg Pocket Read More »

晨早星巴你(一)—Croque Monsieur 芝腿脆多

賣相有點像茶餐廳的西多士,但卻沒有前者的油淋淋,吃起來亦不覺得那麼熱氣。 厚薄適中的鬆化多士,夾著火腿,再被半融化的cheddar cheese包圍著,味道卻互不搶鏡,來一客半份多士,呷一口黑咖啡,朝早份外醒神。 這款名為Croque Monsieur 芝腿脆多的多士,每朝新鮮出爐,早上十一點前,Starbucks限量推出。

晨早星巴你(一)—Croque Monsieur 芝腿脆多 Read More »

想食免費早餐?星巴你啦!

根據路迪涼梁家目視法的非正式統計,朝早走入Starbucks齋買杯咖啡就馬上掉頭走的顧客,十居其八。 佢地可能會毫不吝嗇地去Starbucks買杯靚咖啡,但係轉個頭就走去求其買個腸仔包或雞尾包,填填肚就算。 點解會咁?有人話,Starbucks根本無適合早餐份量的麵包賣,有的話都頗貴。 聽取了不少顧客意見後,Starbucks一於從善如流,近期推出了平靚正,兼且合乎早餐份量的味美包包及迷你三文治,我今早去了試食,好食到唔停得口,食完連晏晝果餐都慳番。(遲下會另有BLOG文) 不單止這樣,見大家近期被金融海嘯攪到愁雲慘霧,Starbucks便索性請大家食早餐,試食這幾款新出的味美包包及迷你三文治。 明天早上開始,Starbucks會在以下多個中環及金鐘地點(其他地點陸續有來),免費派發早餐換領券,派足一萬份。 嘩,正呀,中環愉景灣碼頭都有得派。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Starbucks 送早餐, 為香港人打氣

想食免費早餐?星巴你啦! Read More »

關於跑步,村上說的其實是……

因為愛不釋手,不用一星期,便用搭船的時間讀完關於村上春樹的新書『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讀完後再將書翻兩翻,發覺尾聲的這段內容頗有意思,於是把它記下來。 『今年冬天可能又會到世界的某個地方去,跑一次馬拉松大賽。而明年夏天可能會挑戰某個地方的鐵人三項。就這樣季節又轉一圈,歲月又往前推移。我又虛長一 歲,可能會寫出一本小說。總之會拿起眼前的課題,一一盡力去做好。專注在一步一步的步幅。不過,一面這樣做的同時,一面留意盡量以較大的幅度思考事情,盡量看更遠的風景。再怎麼說我都是長距離跑者。 個別參賽的成績和名次、外觀,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一切終究只是次要的事。對於像我這樣的跑 者,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靠自己的腳,確實地跑過每一個終點。出該出的力氣,忍該忍的痛苦,對自己能交代過去。從那失敗和歡喜中,學到具體的 —-不管多麼細微的,事情都好,盡量具體的—–教訓。然後花時間花歲月,一一累積那樣的賽程,最終到達某個屬意的地方。或者,即使有一點接近像那樣的地方 (嗯,這可能才是更恰當的形容)。 如果我能有甚麼墓誌銘,而自己可以選擇那上頭字句的話,我希望世人能為我這樣刻: 村上春樹 作家 (也是跑者) 1949 -20xx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 現在,這是我所期望的事情。』

關於跑步,村上說的其實是……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