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樂評人

因為大學主修音樂,主動投稿後獲得好幾位編輯賞識,我讀大學時代開始寫樂評,出來社會工作後,仍然有繼續筆耕多年,直至現在。

我是一名音樂雜食者,但我主打的範疇,還是以歐美日流行、爵士和古典音樂為主。

高峰時期,邊打工邊當樂評人所賺的外快,隨時過萬港元,加上各大唱片公司定期派 CD Sample 兼請睇音樂會,80年代尾至90年代,香港地,當樂評人是一份不俗的副業。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如果像我這類還堅持當樂評人的,基本上,就像經營部落格一樣,只是一項純粹為興趣的消閒活動,不可奢望有任何回報。

有段時期,我嘗試多寫一些本地作品的樂評,那個時候,我在某實體雜誌還有每月幾版紙的地盤,某一次,老總問我有否像素較高的彩色照片,於是,我便把寫好的幾千字文章,電郵給相關的唱片公司,要求提供照片,換來的,卻是冷淡對待。

唱片公司對樂評人不再重視,或多或少,令樂評人堅持下去的動力減低,懂計數的報章雜誌老闆們,當然亦覺得樂評人是可有可無。

而我的樂評地盤逐一消失,大概是由 2000 年左右開始。

那個時候,部分原因,是因為唱片公司生意急走下坡,令在報紙雜誌落廣告的預算大減。

在商言商,報紙雜誌的音樂專欄篇幅亦隨之大減,另方面,為了開源節流,部分音樂評論亦開始交由記者負責,罕再外判兼職稿件。

此外,從前因為市場需要,資訊亦沒這麼發達,某程度上,樂迷需要靠樂評文章作推介或者導聽,作為購買唱片的入手指南。

互聯網打破了這資訊壟斷的局面,較主動的樂迷,要獲得有關資訊、試聽唱片,一律順手沾來。

踏入音樂串流時代,聽音樂再不是一個定期要花錢買唱片的消費行為。

每個人的手機,都成為了24/7音樂點播機,有關專輯的基本資訊,串流平台已有提供,令樂評的角色,更加變成可有可無。

寫樂評花時間嗎?

對於我來說,其實寫的時間,不算要花很多,但因為我喜歡以微距解剖模式寫作,所以我需要把同一錄音反覆細聽,於是,花的時間,隨時是聽完一張專輯的四至五倍。

從前,寫樂評的最大動力,除了因為這是一份收入不俗的優差外,還有就是能夠獲得很多唱片公司安排的特別款待,其中包括第一時間收到 CD Sample、在貴賓座聽音樂會、到後台與音樂人見面做訪問等等。

而我最開心的,就是間中會在唱片店內,見到自己的樂評被貼堂,成為了專業推介。

目前,我在某音響雜誌還有個每個月數百字的小地盤,每個月,我也會找一些新歌來聽,雖然音樂輸入腦袋的數量不及從前,但物色新歌試聽,依然是我每天的生活習慣。

唱片我也真的少買了,主要是以 Apple Music 串流為主。

那天在朋友的面書上,見到他在討論有關樂評這話題,令我赫然想起,原來自己都已經當了超過30年的樂評人。

希望以這篇文章,回應一下他有關樂評的迷思。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