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h Hefner

為成年人而設的主題樂園—-花花公子俱樂部

有點覺得,所有東西都像是事先有預謀的。 話說我在10月10日星期日下午,一邊嘆下午茶,一邊拜讀了Playboy創辦人Hugh Hefner在Wall Street Journal旅遊版的特約專欄,轉過頭來,我便於翌日收到公關公司的邀請,請我和我的太太於10月15日星期五晚到澳門金沙酒店一遊,參加Playboy Club Macau(澳門花花公子俱樂部)的Bunny Hunt Pool Party(“兔女郎大募集”泳池派對)。 星期六,回到家裡仍意猶未盡,正打算寫這篇遊記的同時,居然又在翌日10月17日星期日晚,湊巧打開CNBC頻道準備收看其節目Titans時,這一集又居然輪到Hugh Hefner的個人特輯。 還有,我由第一季追到第四季,連他們的Blog及微博也不放過的美劇Mad Men,剛播完的第10集,內裡情節,又赫然與Playboy Club有關。 就是這樣,這個多禮拜來,我一直懷疑,一如電影Inception內的情節般,我是否被Hugh Hefner將他的Playboy logo植入了我的潛意識,揮之不去。 所以,不要怪我一連寫了三篇Hugh Hefner的故事,那其實是我的潛意識驅使我寫的。 說回星期日晚看CNBC的Titans時,聽節目主持人說,曾有Newsweek的專欄作家形容,Playboy Club 就活像是成人版的迪士尼樂園 “Disneyland for adults”,Hugh Hefner嘛,他正好就是Walt Disney的相反詞。 如此啜核形容,簡直就像是把Playboy譽為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 的而且確,Playboy Club是一個專為成年人而設的主題樂園,1960年,Hugh Hefner在美國芝加哥開設了他第一家的Playboy Club,去年剛好就是她的50週年。 在全盛時期,Playboy Club在全球曾一度有超過30家分店,上圖這枚只屬尊貴會員擁有的Playboy Club Key,更成為無數男士夢寐以求的囊中物。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男人專享的天地,事實上,Playboy Club的常客,亦不乏娛樂圈中男女名人,Wood Allen、Bette Midler、Bill Cosby、Ray Charles、Bob Hope、Liza Minnelli及Cher等,不論男女,都曾於Playboy Club中夜夜笙歌。 一如迪士尼樂園中要有米奇老鼠,Playboy Club中不可或缺的,當然就是善解人意,擅於交際的兔女郎。 正在籌備得如火如荼,即將於2010年11月開幕的Playboy Club Macau,於上個週末,便在澳門金沙酒店舉行了「兔女郎大募集」。 為了隆重其事,有關方面,更特別從美國Playboy Club Las Vegas …

為成年人而設的主題樂園—-花花公子俱樂部 Read More »

品牌故事—情色品牌,色情不再。

執筆之時,今晚一邊在看CNBC的節目Titans,一邊聽主持人講述Hugh Hefner及有關Playboy這品牌王國的故事,相當引人入勝。 在美國流行文化史上,Playboy曾被譽為等同成人版的Disney,若要數全球最Iconic的品牌,亦不得不提Playboy這名字。 試想,即使抹走了Playboy這名字,再換上不同的顏色,看見這隻打著煲呔的兔子,即使相隔十丈遠,你也沒可能不聯想起此品牌。 「要測試一個品牌有多成功,把她的logo隨便印在一件T-shirt上,這樣就有人買的話,大概已說明這品牌有多受人愛戴。」某Branding高人如是說。 年輕的時候,很多大哥哥都考驗過我,問:「嗨,小弟,你知道Playboy為什麼要用兔子這形象做logo?」 我為存忠厚,一般就會讓大哥哥耀武揚威一下吧,但我當然心裡有數,知道兔子嘛,不就是象徵繁殖力旺盛,其性暗示之所在,當然不言而喻。 今時今日,Playboy此品牌當然不能再單靠「性」字當頭,雖然,不可能至於老少咸宜,但「入得廳堂」及「女士皆宜」(Lady-Friendly),已肯定是Playboy這品牌近年來致力發展的大方向。 2005年推出的真人秀The Girls Next Door,除了是Playboy的親民之作,更意料不到的是,此節目為Playboy此品牌打開了女性市場,據稱,其觀眾之中居然有七成為女性。 今年,Playboy便特別炮製了的The Smoking Jacket這成人網站,內容不含任何情色成份,以生活享受、名流八卦、時尚情報和約會攻略等內容招徠,這Playboy的「入屋」版,當然就是為了避過辦公室的過濾軟件而設。 此外,我亦發現就連向來以審查嚴謹著稱的新浪微博,也出現了一個名為@花花公子杂志 的半官方Playboy帳戶,其中當然又以該品牌的情報,以及其他風花雪月的內容為主,很可能,這是為該品牌想曲線打入中國市場而設。 回到當年,Playboy出現於上世紀的50年代,創辦人Hugh Hefner是一位畢業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主修心理學並副修文學及藝術的文藝青年。 話說當初Hugh Hefner在Esquire君子雜誌擔任了小文案,後來該雜誌總部由芝加哥遷往紐約,Hugh Hefner要求加薪5美元卻遭拒絕,於是他便毅然辭職,然後一邊在一家兒童出版社工作,一邊便籌備他的個人雜誌。 及後他將家中所有傢俱抵押,向銀行及母親合共籌集了8000美元,並於1953年,創辦了第一期的Playboy雜誌。 第一期Playboy的封面,是一代性感尤物瑪麗蓮夢露,這創刊號共印製了7萬本,推出後不久,便已被搶購一空。 創辦後以6年不足的時間,Playboy雜誌於1959年時,發行量已超越100萬本,一紙風行,氣勢如虹。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適逢60年代初的性解放熱潮浪起,踏入70年代,其發行量更達到700萬本之紀錄,如果以今天的銷量比較,可能是目前美國三大雜誌New Yorker、Time及Entertainment Weekly的發行量總和。 相信此為當年Playboy為吸引廣告客戶而製作的廣告,留意他們是用了Jet Setter一詞,如今聽起來好像比Trend Setter較帥。 據Hugh Hefner所言,當年Playboy的出現,實在把單身男士夢寐以求的生活,重新定位。 “The notion of the single man began in the 1950’s. The idea of the bachelor as a …

品牌故事—情色品牌,色情不再。 Read More »

Hare Force One 空BUN一號

上個週末,無意中在Wall Street Journal的名人旅遊版中,讀到了Playboy創辦人Hugh Hefner的特約專欄,非常有趣。 (有興趣細讀原文的朋友,可到這裡。) 文中提及他六十年代的其一奢華生活,就是特別從McDonnell Douglas訂購了一架可載著他和他的兔女郎以及一眾好友,隨時可展開「飛」人生活的私人飛機。 這架由DC-9改建而成的私人飛機,Hugh Hefner把它命名為The Big Bunny,又或者暱稱為 “Hare Force One”(擺明與”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對著幹),除了機尾翼的白兔標誌,這私人飛機全身也是清一色的黑,今天看來仍甚具型格。 基本上,The Big Bunny仿如Hugh Hefner的空中行宮,內裡裝潢當然極盡奢華之能事,更重的,是機內每次承載的40名空姐,都是身穿一身黑皮性感裝束的兔女郎,對呀,是如假包換,來自Playboy Club精挑細選出來的兔女郎。 Hugh Hefner當年的嬉遊奢華,已成絕響,我等平凡人,只可當作茶餘飯後的吹水閒事。 但沒想到,當我還在幻想著翱翔於這The Big Bunny中的「美好」生活時,翌日我居然接到來電,有公關公司邀請我到澳門即將開幕的「花花公子俱樂部」Playboy Club Macau,參加一個Bunny Hunt兔女郎選美活動。 我第一時間向老婆報案,探探口風,看看能否成行,但誰知她比我更興奮,電話未收線已立即研究如何裝身。 當你看到本文之時,我們應該已身在澳門,雖然我們不能乘搭「空BUN一號」The Big Bunny,但搭著水翼船飄呀飄呀,我已心感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