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還在音樂學院上課的日子,某個炎熱的下午,我在冷氣猛得如冰櫃般的音樂圖書室內,聽著Chick Corea《Piano Improvisations Vol. 1》的CD。
有位主修鋼琴演奏的同學,剛剛在我旁邊坐下來,好奇地問我在聽什麼,於是我和她聊了幾句。
「這類音樂都幾乎是不用跟著樂譜彈奏的,是名副其實的『無譜』,彈錯了都沒有人知道,試問有什麼欣賞價值?」
同學帶點不肖地說。
那是80年代末,我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即使是主修音樂,大都還是需要有不俗考試成績,才可以成為大學生的,難怪,我這位同學會覺得原來音樂都像是考試,她的音樂世界,只在乎有沒有彈錯。
可是,對於那個正在音樂學院主修音樂的我來說,卻覺得這類音樂,打開了我耳朵的另一扇門。
耳朵習慣了古典音樂的我,在即興爵士樂表面上自由疾走的韻律中,嘗試尋找當中的規律與結構,那種陌生和不安,反而令我感到樂趣無窮。
尤其是,當我剛開始接觸爵士音樂時,最先吸引到我耳朵的,是那些純鋼琴即興演奏的錄音,Chick Corea及Keith Jarrett的作品,我就是百聽不厭。
二人作品風格迥異,前者彈奏的旋律如行雲流水,後者則充滿無邊際般的幻想力,但在音樂美感上,我又覺得大家像是同出一轍。
純鋼琴即興演奏的魅力在哪裡?
就是在於欣賞一名鋼琴師,如何憑一雙手,在88個琴鍵上,創造出變幻莫測的聲音,鋼琴時而發出如交響樂團齊奏的輝煌聲響、時而激進如敲擊樂、時而細膩如單簧管般吹奏的旋律、時而亦會像弦樂組般拉奏起柔滑如絲的大旋律。
沉醉在大師的舊作之餘,也不要錯過新人,當中,我愛死了HIROMI(上原廣美)這位大概在十年前冒起(雖然她在更早的時候出道),我認為是最具個人魅力的近代爵士鋼琴手。
十年前留意到她,正好是因為她和Chick Corea,這位一手發掘她出來的前輩的音樂會現場錄音。兩位年紀相差38年、分別來自美國和出生於日本的樂手,卻好像沒有任何隔膜般,一起四手聯奏,二人擦出的火花,像要把鋼琴這樂器的聲響,爆發至無限可能的極限。
但正所謂拳怕少壯,HIROMI厲害之處,除了豐富的想像力,還有她的無限精力,看她的現場演出,你會感受到,她幾乎像是競賽中的運動員般,體力毫無保留地投入。
HIROMI的錄音室作品中,純鋼琴演奏的其實不多,專輯大部分都是爵士三重奏,合作的樂手,包括Anthony Jackson和Simon Phillips。除了鋼琴,她的部分作品亦會加入了電子琴鍵的元素,我們間中會在音樂會中見到的搶眼紅色Nord Keyboard,某程度都是被她帶紅的。
HIROMI音樂風格,有點像是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與Chick Corea Acoustic Band的混合體,彈奏技術上,遊走於Jazz Fusion、Post-bop、Jazz Rock之間,再加入多一點深受古典音樂技巧影響的元素。
可能是師承自Chick Corea關係,HIROMI亦與Stanley Clarke組成三重奏,他曾經與Chick Corea組成樂團Return to Forever,擔任低音結他手。
除了與美國和英國的樂手合作,HIROMI也有回歸日本,與Tokyo Ska Paradise Orchestra和矢野顯子合作炮製專輯,但可能由於這兩張專輯都沒有國際發行,所以在一般音樂串流服務基本上不會找到,要聽的話,除了YouTube,就可能要靠水貨了。
十年前,HIROMI首次單飛推出了純鋼琴演奏專輯《Place to be》,剛推出的《Spectrum》,可說是她的一期一會之作。
相比之下,今年剛剛滿40歲的HIROMI,依然像個小女孩般精力充沛,爆炸力只是有增無減。
技巧上,今次融入了更多古典音樂及傳統爵士樂的元素,但不要誤會,她的創作力和幻想,會嚇你一跳。
對於一名樂手來說,純鋼琴演奏是最赤裸裸的音樂修為的挑戰,尤其是表面像「無譜」的自由即興爵士樂,更何況,《Spectrum》專輯內每手作品平均都有接近6分鐘,若非藝高人膽大,一般樂手都未必會走這條路。
根據Keyboard Magazine的一篇訪問,HIROMI取專輯的名字為《Spectrum》,意指不同色彩的音樂光譜,因為在她的世界中,鋼琴的色彩不止於黑與白,中間還有無窮無盡的色彩。
打頭陣的《Kaleidoscope》,首幾個音符的音程,讓人誤以為是莫札特第25交響樂的變奏,然後機械式的重複音符,又隨時讓人誤會是像Philip Glass的Minimalism作品,但誰知,樂曲由單純的音樂動機展開,最後卻伸延成為一首龐大的樂章,像一首由一台鋼琴演奏著的龐大交響樂章。
《Whiteout》是受法國印象派作曲家Ravel和Debussy美學所影響的作品,開首的3/4拍子顯出一派法式浪漫,和弦也襯托出印象派般的朦朧光影,樂曲的色彩又淡變濃,展示出美不勝收的浪漫構圖。
《Yellow Wurlitzer Blues》開首會讓你以為是老派的藍調爵士樂,玩味甚濃,中段突然來一點Ragtime變奏,HIROMI像一人分飾三個角色,Groovy的低音,步伐跳躍活潑,與主旋律及節奏和弦,三者展開充滿幽默感的對話。
《Spectrum》是HIROMI一貫的拿手好戲,一人以鋼琴扮演多種樂器的演出,很多炫技的段落,節奏急速之處如連珠炮發,樂手像一名閉氣前進中的泳手,一口氣彈奏出長篇樂句,樂曲最後發展成如敲擊樂般連珠炮發的進擊演繹,令人嘆為觀止。
重新演繹Beatles較為冷門的名作《Blackbird》,來到HIROMI十隻指尖上,再次成為另一首經典演繹,旋律在不一樣的和弦襯托下,令人更加感到另一份的溫馨詩意。
《Mr. C.C.》是HIROMI對Charlie Chaplin致敬的作品,幽默多變的音樂風格,像當年C.C.的默劇電影配樂,音樂隨時加速變慢,技巧強勁得有點像耍雜技,音樂總結的一刻,又有點舊時代大電影的浪漫情懷。
《Once In a Blue Moon》的主題旋律,讓人憧憬一段過去了美好的時光,中後半段,音樂由和諧的美景,進入如定音鼓般敲打的澎湃低音節奏,與前進中的不協調和弦對沖,混沌中產生了一點令人不安的張力,然而最後又回歸於美好平靜。
Gershwin的爵士交響樂名曲《Rhapsody in Blue》,變奏成長達接近23分鐘的《Rhapsody in various shades of blue》,比原作還要長,可看得出HIROMI的野心。基本上,這個版本就是她的終極炫技之作,除了音樂結構比原作的更複雜,後半段更忽然把主題旋律帶到她的兩首私房歌內:John Coltrane的《Blue Train》,以及樂隊The Who的《Behind Blue Eyes》,把三首跨世代的”Blue”串聯在一下,實在令人意想不到,也顯示出她的藝高人膽大。
《Sepia Effect》是一段接一段的美好記憶,鋼琴編排較接近流行曲的韻味,也有浪漫派的古典曲風在其中,中段即興部分,讓你品嚐到HIROMI甜美、情感卻是含蓄的旋律觸感。
最近,國際權威爵士音樂雜誌DOWNBEAT,今年12月的封面人物,正正就是HIROMI。
一位於日本土生土長的爵士音樂人,能夠登上這封面,絕對是日本之光,難怪,她老早已經被視為日本的國寶級音樂人。
(原文刊載於MR雜誌2019年11月號,我是本文作者)
今個聖誕節前夕,這位日本國寶級的音樂家HIROMI即將來港,由爵士越界古典,與香港管弦樂團同台演出,我已經訂飛,霸定靚位。
有關音樂會詳情如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A JAZZ NIGHT WITH HIROMI
Date: 23 DEC 2019 (Mon) 8:00pm / 24 DEC 2019 (Tue) 8:00pm
Plac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Concert Hall
Also published on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