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解讀

帶著ST550去旅行(二)—我很醜,但我好味到你口水流。

抵達吉隆坡,在機場租了車,入到城已經差不多三點,第一時間,當然就是去了醫肚。 早聞若然要在KL搵好o野食,就一定要到街邊檔搵,熟路的女友(她是馬來西亞人)和她的老友話,既然係第一餐,不如就食「豪」一點。 但原來所謂「豪」,都係每人30蚊港紙唔駛的路邊蕉葉咖哩放題任食餐。 聽人家說馬來西亞的節奏比香港慢得多,但講到食,效率卻相當高,我們才坐下,侍應已拿拿臨幫我們舖好一人一塊的蕉葉,我還在諗吃什麼時,前菜已在我面前出現。 先來點瓜菜,這邊的芽菜明顯比我們在香港食慣的粗大,青瓜相當爽口,咖哩薯仔有點像我們平常吃的韓式冷盤前菜,但這款較辣。 我知我知,這三桶咖哩汁的賣相真的嘛嘛,但查實係極好味,佢地分別係魚、牛及羊汁味,我個人就最喜歡魚汁味。 你睇你睇,成「篤」倒落堆飯度,嘩,真係好肉酸,但撞鬼佢丫,點解又咁鬼好味。 我的主菜(當然還有不能盡錄的其他菜色),就是上面的兩款—炸洋蔥魷魚和炸雞,這兩款美食表面上相當熱氣但查實係極之極之熱氣,但當中醃製的香料,味道相當複雜兼充滿層次,食了幾乎成碟我除了還未停到口,我還在想在想,究竟裡面用了什麼香料醃製的呢? 我還是很懶地只啟動了我這部Samsung ST550的Smart Auto Mode,任相機幫我選用設定場景,除了店舖的兩張照片,上面的幾張食物相,都是微距場景拍攝的。我發覺這部機好像對綠色特別情有獨鍾,四周環境的綠油油效果都亦為突出,還好,照片拍出來的色溫平衡感良好。

鐵人28開幕誌慶,好睇過國慶閱兵。

鐵人28建設報告:佢已經好威武地大大隻咁企左晌處,為隆重其事及紀念這歷史性時刻,開幕當日,神戸市長矢田立郎及大批達官貴人企業高曾紛紛出席,同場更有西裝畢挺的鐵人28合唱團助響聲勢。 我真的衷心敬佩並羨慕人家對我們以為區區的一個卡通人物的堅持、認真和執著,真係少一滴熱血也不行。 你睇睇下面幾張相,你就知道工程是如何的浩大,鐵人28,我向你致敬。 原文網頁:http://www.kobe-tetsujin.com/monument.html

帶著ST550去旅行(一)—初到貴境吉隆坡

剛踏出飛機,步入吉隆坡機場,便隨手拿出我的這部新DC仔在機場內四圍亂拍,也不太理會什麼人手設定了,一於全程場景Mode,Point & Shoot就算,如果還要我左度右度,就無資格做傻瓜機DC仔了。 步向搭乘接駁輕鐵的月台的走廊,先舉起相機,看看這27MM廣角鏡拍攝可以有多wide,啟動的是風景Mode,感覺上較肉眼看到的景象遼闊。 太懶了,索性用會自動替我揀場景的Smart Auto Mode 智能場鏡識別功能(嘩,點解中文翻譯咁鬼長o架),拍攝輕鐵月台,哈,他居然自動揀了人像Mode,奇! 還在等車,舉起手就拍,女友早一晚近乎沒睡,晨早又搭了第一班機,依然睡眼惺忪,Smart Auto Mode又自動幫我揀了人像Mode,今次又真係幾Smart。 上車了,舉起手又拍,指向扶手,自動轉為微距Mode。 隔著玻璃,一邊享受著從車廂外滲入來的熙暖陽光,一邊沿路亂拍下了這幾張,全程自動揀了風景Mode。 基本上,這部Samsung ST550的Smart Auto Mode都幾Smart,是真正極適合懶人如我的傻瓜機。拍攝的畫面雖不算特別銳利,但色彩很自然,無愧背著Schneider鏡頭的金漆招牌,另外,此機對焦亦相當順暢兼快手,作為一部Point & Shoot DC仔,算是交到功課了。

由香港隊晉級國家隊的老友

今次北京之旅,最開心的,除了參加了這個博客論壇外,更開心的,是有機會和一位認識多年的老友聚舊。 我讀大學的年代(即係八、九十年代囉老友,老餅之唔係我),我邊上課邊幫大量報紙雜誌寫樂評及兼職記者,有些沒稿費,有些稿費不俗。但作為學生哥,有免費CD有免費音樂會飛又有得同樂壇名人吹水做訪問,已是無憾。 我當年最引以為榮的,便是曾經效力馮禮慈主理的TOP音樂雜誌寫稿,後來更當上這本書的特約編輯。那是一本隸屬於HACHETTE旗下(即係出CAR & DRIVER及ELLE的那間出版社),SIZE和號外一樣的大書,內容由古典、爵士至中西流行也囊括其中,只談音樂,其餘免談。當年除了兩大HI-FI雜誌的大佬級主筆的稿會被貼在唱片店作購物指南外,TOP便是另外一本有如此江湖地位的音樂雜誌。 話說我在TOP寫過的某篇特稿,我發覺插圖居然由利志達操刀,當時我是利先生主筆的「黑俠」讀者,興奮得不得了,所以到下次交稿的時候(各位,那個年代FAX機唔係屋企都有,更加未有EMAIL),我便借故打探,負責美指的那位哥哥仔是誰,和他打個招呼後,發覺唔傾由是何,一傾就雞啄唔斷。 圖中這位就是他,我也已經忘記了當年他在HACHETTE打工的時候,一個人要負責多少本書,但事隔多年(十幾年),前年的七一黃金周,我在銅鑼灣上和他再次遇上,才赫然發現他早已回歸祖國,現今貴為VOGUE中國版的資深藝術總監。 嘩,感覺上,我覺得他簡直像是由當日小小的港隊,晉級成為打國家隊,犀利。 「都係打工嗟!不過這邊市場大,無論視野和BUDGET,始終香港很難雙題並論。」莊利既謙虛亦興奮地說。 和他談起北京的生活,他更是講得眉飛色舞,「下個月我便會聽阿巴度的CONCERT,到時他會奏馬勒交響曲!」(喂,老友,下次有如此的大人物訪京演出,唔該預埋我)。 莊利,我在此祝願你繼續在國家隊內為港爭光,下次再搵WINGSHA 影相時,記住幫我問佢點解影親相都咁鍾意OUTFO。 (按:當年TOP的排版風格,所有英文字,一律全大草)

北京印象

十多年前初出茅廬,我一份在廣告公司的工作便是到奧美中國O&M China當小文案,試用期未滿,老闆就已經委以重任(其實是不理我死活),任由我單人匹馬,和一個經驗只略為比我多一些的小AE(客戶經理)到北京出差去。我到國內出差的第一次,就是這樣獻了給北京。 我早年的廣告生涯,經常要到國內出差,路過北京無數次,眼見中國愈來愈繁榮昌盛,建築物愈架愈高愈現代化,感覺上,變化再大,北京給我的印象,還是總有一份說不出所以然的古樸情懷。 走在北京的林蔭大道,我總會幻想著與穿著長衫的魯迅擦身而過,看見在路旁百無了賴地邊看報紙邊打瞌睡的,我又會幻想著大白天也像已喝得半醉的孔乙己。 我這樣說並無貶意,這大概就是我們那一代受港英教育下的香港人,小時候上學被灌輸的一些北京印象而已,多得在培正中小學教我國文和中國文學的老師們,我從小或多或少會對北京這座古城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敬畏感,說起北京大學又會馬上肅然起敬。 不知道香港年輕一代上國文課的時候,還會不會受到類似的薰陶呢?

小科技大環保—打電話開街燈 Dial4Light

剛從今期TIME Magazine讀到這篇有趣的文章,話說德國某小鎮,有熱心市民認為入夜後街燈長開其實有點兒浪費能源,於是便主動接洽政府及相關部門,想出了用這個On Demand啟動街燈的方法,即是說,當你行到那裡,街燈才開到那裡。 街燈用手機啟動,先打Dial4Light再打附近街道的區碼,街燈便會自動開啟,到大概你走完那條路的時間後,這街燈便會自動關閉。 你當然會話一定會有人投訴云云,無錯,真係有唔少維園阿伯媽叉,但難得人家的市長力排眾議,繼續堅持,因為計劃推出後,該市的碳排放量每年可減少12頓,而事實上,每晚每支街燈會被開啟的次數亦不過三次,真係慳唔少電。 真正做大事的人,就是要這樣,覺得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Dial4Light這家公司亦開始將業務推廣至其他國家,其中包括瑞典、挪威和法國,大家早知創意+環保真係有得做,幾時先到香港? TIME Magazine原文: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907182,00.html

涼伯推介林伯教路之「含笑戒煙法」

已故林伯林振強先生除了是我們廣告界文案人心目中的關二哥外,雖然無做喜劇演員,但對於我來說,他和肥姐波叔那批開心果一樣,在生時都帶過不少歡樂給我們。 這篇是林伯15年前在壹周刊發表的文章,我多年來一直都珍而重之地當寶咁收藏著,久不久又會影翻個印,送給打算戒煙及正在戒煙的街坊朋友們看看。 但經歷多年的轉工生涯,我的整本林伯剪報Folder早已不翼而飛,但我最掛住的這篇文,最近屋企裝修,收拾舊物時居然突然出土,開心得我幾乎痛哭流涕。 翻讀這篇林伯舊作,我依然拜服他那冷笑式幽默,娛樂一下大家之餘,他又可以給大家少許咀嚼空間,猶有餘韻。 當年我期期買壹周刊,主要就是為了看他的文章(還有馮禮慈、尊子、楊懷康和張五常),現在的壹周刊,質素真的有點距離。 借花敬佛,我希望大家能夠把林伯這篇「含笑戒煙法」,傳閱開去,讓更多人能及早成功戒煙,回頭是岸。 此外,我想唔該那班搞什麼乜鬼「共享無煙歡樂天」或「做個無煙快樂人」那類老土丙活動的禁煙專員,讀一下林伯這篇文章,了解下煙民戒煙的心路歷程,唔好再花納稅人的錢去搞那些無煙活動。 林伯後人或壹周刊的朋友們,如果版權所有,不准翻印,請你告訴我,我會自行清除此檔(但林伯果晚報夢同我講,叫你地咪咁鬼小氣喎)。 (共兩頁,點擊上圖,即可下載原大圖片。)

小雲小雲小小雲

初遇小雲,她在山坡後向我揮手。 跟著小雲,從這邊走到另一山頭。 再遇小雲,問我要否在蔭下乘涼。 告別小雲,發覺小雲原來是大雲,我做人原來一舊舊雲,多開心多過癮。

弊家火,Facebook老豆老母一籮籮!

繼「弊家火,地鐵有色魔」後,呢單可謂係近期最弊家Niao的弊家火事。 我已先後從多位年輕以至中年朋友口中,聽聞他們慘被老豆老母姨媽姑姐在Facebook搔擾的弊家火經歷,最近便有受害人發起了這個網站,將大家的慘劇個案上載,向大家吐吐苦水,平衡一下心理。 最好笑是那位拒絕給老媽子add的朋友,事後俾媽子媽叉完再大規模向所有姨媽姑姐四圍唱話佢不孝。 又或者某仔仔玩完某個曳曳心理測驗,阿媽立即叫阿仔千祈唔好Forward俾老豆。 笑到我叫救命,我一路睇一路幸災樂禍,好彩細佬我無乜親戚,父母又早在天堂退休,斷估都唔會去Facebook開account。 各位網友們,你地又有沒有甚麼弊家火經歷可以分享一下? http://myparentsjoinedfac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