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的大世界

社交媒體格局的新變數

香港的社交媒體版圖多年未見大變。

廣告公司與客戶談策略,總離不開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近年雖有 Threads 加入戰團,但主流依然是 Meta 和 Google 兩大陣營,換湯未換藥。

2025 年 6 月,小紅書在香港設立首個境外辦公室,專責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市場。

這顆投入本地社交池塘的細石,能否在沉悶的一池死水中激起新一輪漣漪?

營運小紅書,先學懂「種草」

在探討它帶來的機遇前,先解釋一個關鍵詞——「種草」。

在中國大陸的網絡語境中,種草就是讓別人對某樣東西動心,從而產生購買慾望。

例如,一名顧客品嚐到一杯帶桂花香的咖啡,拍照寫下一句感受並分享在社交網絡,你看了覺得嚮往,心裡便埋下躍躍欲試的種子。

「種草正循環」的四部曲

在小紅書,種草並非一次性的推廣行為,而是一個能不斷累積影響力的循環,稱為「種草正循環」。它的核心是讓品牌與用戶建立持續互動,並透過反覆運作推動口碑擴散:

  1. 捕捉——識別並抓住用戶被觸動的關鍵時刻,找到興趣的起點。這可能是一則真誠的產品體驗分享、一個生活場景的共鳴瞬間,或一段引發好奇的故事。例如,一家餐廳觀察到食客拍攝特定甜品的比例特別高,便將這個甜品作為內容切入點。
  2. 理解——深入分析用戶進入興奮與互動狀態的原因,判斷這背後是否具普遍性與可複製的價值。這有助於品牌將一次偶然的高互動轉化為可重複的策略。
  3. 放大——透過產品優化、營銷活動、服務設計等方式,把已經捕捉到的亮點在更大範圍內進行傳播。例如,將受歡迎的甜品結合限定優惠,在社群與線下同步推廣。
  4. 激發——促使更多用戶進入「被種草」的狀態,讓他們不僅成為消費者,更成為口碑傳播者與品牌價值共創者,形成自發的二次擴散。

企業透過不斷重複這一循環,從一個激發點走向下一個激發點,形成高強度的互動與信任累積,令品牌與用戶共同成長。

成功的關鍵在於,企業能否將用戶的情感回響轉化為可延展的品牌故事與社群動力。

小紅書的用戶與市場優勢

小紅書自 2013 年創立,定位為生活方式社區,結合社交、內容與電商。

截至 2023 年底,全球月活躍用戶超過 2.6 億,85% 來自內地,港澳及東南亞用戶持續增長。

目前,馬來西亞是中國大陸以外的最大小紅書市場——截至 2023 年約有超過 250 萬用戶,約佔當地華裔人口的 36.7%。

用戶以 18 至 35 歲女性為主(約七成),具一定的消費力與教育水平。與傳統社交平台不同,小紅書六成以上流量來自站內搜尋,其中九成帶有購買意圖——品牌面對的,不是閒逛的路人,而是心中有購物計劃的顧客。

從「正漏斗」到「反漏斗」的觸及策略

了解了用戶特徵,便能更好理解小紅書在行銷上的獨特打法——「人群反漏斗」。

傳統的「正漏斗」是先大範圍曝光,逐步篩選到有興趣、最後購買的人;反漏斗則反其道而行,先找到最有影響力的核心人群,種草後讓他們的口碑自然擴散至高潛人群,最後再觸及更廣泛的大眾。這種方法能以較低成本獲得更高質量的轉化與信任。

對香港市場而言,這策略尤其適合鎖定新香港人群體——目前大概已超過 130 萬,其中不少是收入高、消費力強的年輕專才,她們習慣用小紅書尋找餐廳、購物和旅遊靈感。

入場門檻與內容挑戰

目前,小紅書廣告成本低於 Facebook 和 Instagram,加上「長尾效應」,一篇好內容可持續帶來流量。

可是,品牌入場並不輕鬆,平台流量取決於話題與內容的吸引力,粉絲多不等於高曝光。

此外,小紅書對外部鏈接、價格標註與產品功效宣稱等內容有嚴格規範,違規會被限流。相反,真誠分享體驗的素人帳號,反而有機會脫穎而出。

於是,持續高質的內容生產成為入門的真正門檻。成功的筆記需要精心拍攝的圖片或影片配合真實文字,並保持穩定更新。

衡量成效時,更重視收藏率、品牌相關搜尋量與用戶自發內容數,這些比短期點擊率更能反映信任與口碑。

但對於那些習慣了一買一賣、總希望立竿見影的廣告主而言,這必須深耕細作的營銷手法,反而會令他們卻步。

不同規模品牌的策略選擇

說到底,不同規模的參與者,各有不同策略。

廣告公司可從內容策劃與搜尋優化入手,配合「蒲公英」系統協助客戶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

品牌方可先用少量預算測試不同主題,再擴大投入,甚至配合跨境直播轉化銷售。

中小企則可由老闆親自經營帳號,專注數個與業務相關的主題,配合少量推廣建立忠實粉絲。

值得香港市場借鑑的三個特點

最後,我想總結小紅書內容生態三個值得借鑑的特點:

  1. 去中心化推薦讓小眾題材也能爆紅;
  2. 用戶生成內容佔九成以上,自然帶來高信任感;
  3. 內容常與生活場景緊密結合,商業信息潛移默化融入日常。

結語

小紅書落地香港,是廣告與品牌經營重新適應的契機。它提醒我們,消費者要的不只是產品,而是購買它的理由——來自可信的人與真實的故事。從種草正循環到人群反漏斗,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用信任打開市場。

執筆之時,神隱多年的張曼玉也開了小紅書帳號,發佈影片表示將分享生活點滴。至於是什麼吸引這位低調的神級女星踏入平台?

或許不久後,她的第一篇種草,就會告訴我們答案。

原文刊登於 2025年8月30日 信報 《經管錦言》專欄,我是本文作者。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