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不再被需要這感覺?

Photo by Boudewijn Huysmans on Unsplash

最近,朋友K失業了,他今年差不多50歲,在某國大企業打工,同一家公司,做了接近25年。

論經驗,他是公司同一職位中,年資最高,但又並非管理層的其中一位,可是,他不是那種職場中典型的老屎忽(恃老賣老的人)。

他做事非常賣力,辦事能力很強,平日除Gym,就是工作和工作。他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專門技術,他亦很熱衷於這份工作,工作相關的事情,亦幾乎成為了他的興趣。

最大問題,他思想有點固執又抗拒科技,他是那種若非公司逼他用智能電話,他會情願用Nokia 3310的那種朋友,當然,為了工作,他老早就範。

除了公司電郵,他平時很少上網,社交媒體更不用說,他有點近乎偏執,總是認為大部分科技產物,都是現代人浪費人生的桎梏。

雖然,這方面,他有他的道理,但我不敢苟同,因為,我相信,但凡任何事物,社交媒體好、網絡世界或電子科技產品也好,都一定有正反兩面,是把兩刃刀。

朋友K為人很有主見,平日博覽群書,天天讀報紙,因此,即使減少上網(但不代表完全不上網),他還未至於不聞天下事,因此,我還是相當敬佩他的堅持。

一場世紀疫症,公司生意大受打擊,再加上公司的急速科技轉型,某些工種,包括朋友K的工作,已經可以靠科技減省人手,他的經驗當然依然重要,但站在人力資源的成本立場,企業一定要作出取捨。因此,無奈地,朋友K成為了第一批被解僱的「老」員工。

不幸中之大幸,即使算是高薪厚職,但朋友K卻非大花筒,平日生活簡樸,算是有點積蓄。

加上公司的遣散費,其實也算不俗,一年之內,經濟上的壓力,相信不大。

可是,令他深受打擊的,就是覺得他已經「不再被需要」這事實,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電影《Up in the air》裡的情節。

我嘗試開解他,當然絕不容易,始終,由在Work From Home的某個星期五,在Zoom Call內通知已被遣散,就連回公司收拾細軟的機會沒有的那一刻開始,在他腦海內,「不再被需要」這感覺,已成烙印,揮之不去。

我嘗試給他的建議,換個角度,引導去看看目前現實,比較不同的下一步可行方案,只可惜,想法都一一被他拒絕。

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事後我想,究竟我們的存在,「被需要」是否就是最重要的呢?到底「被需要」這感覺,是否只可以存在於工作之上?

如果「被需要」真的是那麼重要,我們還有什麼生活上的方式,可以為自己製造「被需要」的機會?

反過來說,我們能否放下「被需要是必需的」這想法,另覓心靈出口,放下「失去了什麼」這執念,嘗試著轉換一個「只求付出,不求收穫」的心態,這是否又會是另一條出路?

我把朋友K的經歷和上述文字,在我的個人面書頁分享,本來是想藉此提醒自己,也順便想讓大家一起,思考一下這個人生課題。

但沒想到的是,這貼文卻引來了四方八面的朋友的熱烈迴響,紛紛希望能給朋友K點點意見。

當中,有不少過來人,表示同感,也順道分享了他/她們「被退休」後,如何透過做義工、尋找新嗜好,或換條事業跑道再出發,踏上另一條豁然開朗的人生軌跡。

也有朋友覺得,我這位朋友K的經歷,基本上是自作業,物競天擇,他還可以到了50歲才被裁員,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為工作付出自己的青春,換來了晚節不保,是活該,正笨蛋。

事實上,朋友K完全不懂中文,所以,大部分網友的留言,他都不會看到,更何況,他根本連面書帳號都沒有,但事後,總結了大家的分享,我也以此作為材料,嘗試和他開解了一下。

Photo by Jukan Tateisi on Unsplash

到底,我們活在這世上,當絕大部份人,都要靠一份工作而維持生活的時候,是否真的需要依賴「被需要」這感覺,我們才能夠生存下去呢?

站在人力市場這角度,基本上,這是一個經濟學101的供求課題,我們每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價值,都是一個等價交換的過程,你能否提供市場上所需,永遠是一個角力過程。有些人比較本事,可以獲取較高的溢價,有些人卻因緣際會,只可以用低於市價的回報成交。

但交易始終是交易,商業社會始終是商業社會,即使你的工作表現是如何出色,始終有一天,你都會有機會因不同的原因而「不再被需要」,這個「滿足別人需要」的角色,其實十分被動。

換個角度,如果站在心理學上的層面來看,從我們自小長大的過程中,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渴求「被需要」這感覺,基本上,這是人性的本能。

當然,有些朋友的依賴性較高,當沒有獲得「被需要」,會感到很失落;另一邊廂,亦有些朋友卻較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不一定要「被需要」,也可以活得自在,活得精彩。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但說穿了,由我們牙牙學語開始、踏入求學時期、離開家庭的個體、到出來社會工作、及後建立自己的家庭,每一個人生階段,每一個生命中的角色,我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被需要」的原因。

現代的都市人,大多把人生超過七成的時間,都投入在工作之上,某程度而言,工作定義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位置,因此,假使有一天,當工作不再需要你,你就可能會頓然以為,自己已失去了「被需要」的原因,生命失去了重心。

只不過,每個人的人生旅程,都是一條迂迴迥異的道路,每個人所走的軌跡,甚至只有很少機會重疊,生命的重心,會隨外在及內在因素轉移。

至於工作,亦從來不應是定義我們在社會角色中的唯一因素,除了一家公司的員工、我們其實也是人家的子女、小孩或小毛孩的父母、好朋友的知音人、鄰舍的好鄰居、大自然環境的守護者,一如現在流行的斜桿族,角色有很多個,「被需要」的原因,也是數之不盡。

假使職場崗位暫時不需要你,世界也不應該停頓,你可以先把那個角色暫時放下,趁這段時間,重新規劃自己其他的角色。

嘗試沉澱一下,究竟還有那些人物或事情,因為你從前太過用心只想演好工作上的角色,你未能付出足夠的時間和心力,滿足他們對你的需要。

是的,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與事,都是很需要你的。

對於朋友K,我沒有任何的結論,我只希望,能夠向他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輔助他繼續不至於原地踏步,繼續向前。


Also published on Medium.

1 thought on “如何面對不再被需要這感覺?”

  1. 如果係馬會請人,而你心中覺得佢哋幾唔道德,所以好唔願意去,你會唔會回絕?你唔缺錢,freelance持續有jobs,但好悶想喺番辦公室有structure。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