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味精,聽真有感情—Sony旗艦級鑑聽耳筒MDR-Z1000

某次看小田和正的音樂節目,發覺他在錄音室內,與一眾樂手都是戴著同一款Sony的鑑聽耳筒,後來再留意其他的日本音樂節目,但凡入錄音室,也會見到大家也清一色地用這一款耳筒。 明查暗訪下,我才知道,原來這款鑑聽耳筒型號是為CD900ST,幾乎是日本大部份錄音室的指定鑑聽耳筒。 此品為日本限定發售,想買的話,你只可以買水貨,或者是到日本的Amazon訂貨,折合港幣$1,500左右。 CD900ST少味精,音質老實,所以一直廣為音樂人愛「戴」,我曾經試聽,稍嫌戴得不太舒服,加上這是專為錄音室使用設計,用隨身聽如iPod或iPhone等等來推的話,力水未必夠。 最近,側聞Sony香港代理入手了一款號稱旗艦級的鑑聽耳筒MDR-Z1000,上網查一查價錢,嚇了一跳,比起上述的標準錄音室耳筒CD900ST,天啊,價錢是一倍有多,承惠$ 3,998,值得嗎? 但看得實在心癢,於是問Sony的公關借機一試,這個週末前終於到手,由於是供傳媒試用的sample,日子有功,已經「開聲」,不用warm up,多好。 拿上手,感覺很輕身(270g),佩戴起來亦頗輕鬆,真皮的耳墊非常柔軟,將我一雙大耳朵包得貼貼實實。 隔音效果呢?哦,音樂一開始了,除歌曲以外,萬籟皆寂。 先提供少許官方數據: 型式:封閉式 推動單元:50mm圓頂形 阻抗:24Ω/1kHz 靈敏度:108dB/mW 頻率響應:5-80,000Hz 平時我主要用電腦和iPod聽歌,所以先用電腦來試聽,我在唱片櫃找了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來考一考她,三個樂章近38分鐘,聽完耳朵也不太累,於是直落第二鋼協,聽罷,我的總結如下。 不愧為Sony的旗艦級型號,亦保持了一貫Sony鑑聽耳筒的特質,音色自然而不浮誇,少味精,用電腦推,力水還可以。 我所試聽的貝多芬鋼協版本,是我最欣賞的阿巴度(Abbado)指揮柏林愛樂的現場演出錄音,鋼琴獨奏是波里尼(Pollini),樂團的每件樂器間充滿空間感,用心細聽,樂句與樂句之間,你會感受到樂手細微的呼吸,我聽到的,更是豐富的音樂表情。 第一樂章的華采樂段,鋼琴的音色音量都有著強烈動態對比,高音樂句的每顆音符都優美清亮而不刺耳,低音亦顯紮實。 鋼琴與樂團的前後距離感極之玲瓏,齊奏的樂段音樂的包圍感很強,悅耳的聲音從四方八面透進耳朵,這,就是聽音樂的真正樂趣。 轉過頭來,我換了iPod來試聽好幾首流行曲,全部WAV檔,哈,感覺居然一般,沒有了剛才聽古典樂章時的驚艷。 很可能,這是我長期習慣吃味精的結果吧,聽流行曲時,音色再細膩,低音震動力不夠澎湃,鼓擊不夠punchy,總又是聽得不太盡情。 不服氣,拿耳筒出廳,換上可接駁大插頭的延長線,駁上擴音機,拿了幾張音樂會Blu-ray碟來再煲。 果然,用iPod推這耳筒,不是不能,但發揮真的有所局限,接上擴音機後,用三、四成力水去推,已有明顯不同的效果。 音樂感很強,渲染少,動態表現紮實,由U2演唱會的強勁搖滾,以至是久石讓音樂會的千人大合唱,澎湃力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愧為鑑聽級數。 所以,我的總結是,MDR-Z1000夠輕身,適合長時間佩戴,音質亦充滿音樂感,動態包圍感亦很強,是一對有Hi-Fi味的鑑聽耳筒。 可是,如果你打算以此作隨身聽耳筒,我覺得會有點浪費,當然,你仍要堅持敗家的話,悉隨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