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台灣的搜尋故事—是「微電影」不是「微廣告」

最近,頻頻聽到「微電影」這三個字,聽到時,真的隨時較當初聽到Viral Video這名詞更頭痛。 就算你不是行內廣告人,你可能也會感覺得到「微電影」之泛濫,但真正令我頭痛的,卻並非「微電影」是否泛濫。 廣告客戶滿以為將長版本廣告視頻放上不用付媒體費的YouTube或YouKu等一類的社交視頻平台,然後指望動輒會有數十萬點擊瀏覽的成果,才是令我頭痛的病源。 就正如好廣告不會拯救到爛產品一樣,YouTube也絕非靈丹妙藥,任它再風靡全球,也不代表能夠把你的視頻自動散播開去,因為YouTube這類平台,有別於你可以逼人看廣告的電視台,看或不看,話事人是觀眾。 你知道在YouTube的世界,競爭究竟有多劇烈嗎? 每分鐘,就有足足72小時的視頻被上傳。 每個月,有接近30億小時的視頻曾經被觀看。 2011年,視頻瀏覽次數整體合共有一萬億。 今年5月21日,YouTube剛好踏入七周年,這支視頻,給我們回顧了好些有趣的數字和故事。 的而且確,目前,要在YouTube上突圍而出,競爭愈來愈劇烈。我沒有一條必勝方程式,但我覺得,品牌要做網絡視頻,先要考慮以下五個基本要點: 幽默經常被視為YouTube的必殺技,但並非每個產品都適合幽默,誠意有時比做小丑讓人討好。 自出娘胎,我們都喜歡聽故事,看看品牌有否可以打動人的故事,真實為先,賣產品為次。 就算真的要硬銷產品功能,看看可否以戲劇化的手法,呈現產品的優點,感性好,幽默也好,不瘟不火就最不好。 「我會把這條視頻分享出去嗎?」網絡視頻是否成功,重點通常在於有否一個讓觀眾看後想立即傳開去的引爆點。退後兩步,站在觀眾的立場,撫心自問是必要的。 不一定要靠官方帳號發放視頻,豁出去,找來一些YouTube達人,由他們來幫你播種,效果往往更好。 最近看了來自台灣Google的三條視頻,大概也合乎了我以上提及的五個基本要點,製作也充滿誠意,大家不妨揣摩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參考之處? 有台灣的朋友告訴我,「吳承儒:高鐵上的小科學家」那一支視頻,在網絡上掀起了相當廣泛的討論,當中雖然有正面也有負面的,但正因為具備了一定的話題性,其「可分享性」程度也就更高了。 伸延閱讀:YouTube Statistics: A Year Later – More Jawdropping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