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head

《值得等候的,總是近乎完美的 | Radiohead | A Moon Shaped Pool》

也許,世間上值得你期待的事物已愈來愈少,等一個人的咖啡,亦可能只是存在於某齣電影裡面的情節。 可是,只要你心存希冀,世間上永遠有一些還值得你期待的美好事物,譬如音樂。 2016年5月9日,全球有不知多少樂迷,都在社交網絡上緊貼來自@radiohead這個Twitter帳號,守候著一張事先張揚的新專輯的有關消息。 這個年頭,相信亦已經沒有多少隊樂隊還有這種魅力,足以讓樂迷如此這般地望穿秋水,就在那一天,香港時間大概凌晨1點56分,Radiohead正式宣布,樂隊的第九張錄音室專輯《A Moon Shaped Pool》推出了,並且一口氣公告發行的渠道。 首先,你可以第一時間擁有這專輯的,是在Radiohead的官方發行網,購買並下載專輯的數碼音樂檔。實在與時並進啊,你除了可以選購為320kbit的MP3,更有16-bit 或 24-bit的高清WAV檔案以供選擇,迎合像我這類早已放棄了實體CD,但卻對音質有一定要求的樂迷。 當然,還是會堅持實體唱片的死忠粉絲,也可以預訂CD、黑膠,以及特別版具收藏價值的Boxset,三個實體版本,分別在6月和9月送貨。 此外,樂迷也可以在iTunes Store、Google Play及Amazon等直接購買數碼音樂檔,至於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TIDAL及Rhapsody也在名單上,一如所料,曾一度鬧翻了的Spotify,除了專輯第一首單曲《Burn The Witch》,暫時未見其實音軌的影蹤。 事實上,由2007年《In Rainbows》這張專輯開始,由於剛剛結束和EMI的賓主關係,Radiohead已索性自訂專輯發行的遊戲規則,不想再讓大唱片公司的面色,任由他們從中取利。除了先在網絡發行數碼音樂檔的版本,Radiohead更想與樂迷賭了一鋪,看看大家對他們的忠誠度,可以去到有幾盡。 專輯剛推出時,Radiohead採取「樂迷自定價格」制,下載者覺得這專輯值多少錢,就付多少錢,覺得一文不值的話,甚者,你更可以免費下載。 這個世界最大的力量,莫過於給予別人自由,最後,據稱,Radiohead這張專輯網絡音樂檔的平均定價(即樂迷下載及付費總數平均結算),與一般正價CD無異,真正有賺。 以一隊成軍超過30個年頭的樂隊來說,Radiohead產量算少,難怪每次發片都惹來極大關注,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一如既往,除了在發片前數個月玩失蹤,直至4月30日,曾經在其官網買過東西的粉絲,紛紛收到印有《Burn The Witch》歌詞的明信片;可是,在一夜之間,到了5月1日,Radiohead一口氣刪除了他們所有在官網及社交網絡帳號的內容,象徵化樂隊的「重生」意味,也好像回應了樂隊舊作《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5月3日,《Burn The Witch》單曲開始可以下載,同時亦在YouTube發行了官方的音樂錄像;5月9日,專輯正式網絡發行。 我也第一時間聽了,由於我沒有Apple Music和TIDAL的帳號,我聽的,是在iTunes Store買回來的版本。題外話,Mastered For iTunes的音響質素出奇地高,隨時比我平時自己用CD rip的AAC檔好。 二話不說,戴上耳筒,一口氣把整張《A Moon Shaped Pool》聽完,由第一條音軌《Burn The Witch》開始,直至第十一條音軌《True Love Waits》結束,我像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欣賞了一望無際的美好風光,去了一趟離現實生活很遠的旅程。 有別於上張專輯《The King of Limbs》的抽離、冷漠,今回的部分歌曲,Radiohead稍稍回歸到一如《In Rainbows》專輯般較旋律化的靡靡之音,再混合上Kid A般糅合了Neo-Classical管弦樂和電子樂音,節奏以中慢版為主,如果聲音有顏色,這大概應該是黑白灰,是有點迷幻色彩的Psychedelic Folk。 1.《Burn The Witch》起首的1/16弦樂節奏,樂手施展col legno battuto弓法,弦樂聲像敲擊,展開了一個視野遼闊的音樂序章,是一首電子搖滾音樂交響曲。 …

《值得等候的,總是近乎完美的 | Radiohead | A Moon Shaped Pool》 Read More »

中島哲也的風格化暴力美學—電影《告白》

昨晚看了電影《告白》的優先場,其視覺及對白上的震撼,一直在我腦海縈迴着,今天早上,仍揮之不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zNDU0NjY0.html 「松隆子《告白》代表日本」。 上網用《松隆子》、《告白》這一組關鍵字搜尋,看見如上標題,才赫然發現,此電影將代表日本,參選角逐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獎項殊榮。 另一個發現,是執導電影《告白》的導演,原來是在廣告界享負盛名的中島哲也,他的廣告作品中,我最欣賞的就是2001為Sapporo黑Beer拍攝的系列廣告,多得100分快餐店照版煮碗,我最近也「湊巧」有專文報導。 此外,他的兩套作品下妻物語和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更不用說了,都是被電影、廣告及文化界力捧的cult片之一。 一般電視廣告都只有15秒或30秒,所以,就算一個只有半秒的場景,好些出色的廣告導演無論在調較色澤、角度、運鏡或主副體構圖的取材上,都會吹毛求疵或接近歇斯底里地,將每一格菲林如一張圖片般去力求完美。 就電影美感而言,除了在女主角倒敘與女兒的溫馨時光時,整齣電影中的角色大多面無血色,並且彌漫一片如藍墨水散開的冷淡色澤,但其實,這又正好是不少廣告導演們的至愛。 電影中亦運用了大量高速菲林拍攝的慢鏡及倒鏡的電影語言,Framing很優美,當中亦充滿了暗示性的象徵意味(但可能要有待重看DVD時才慢慢解讀了)。 大致上,看這套電影,就像一口氣看了很多支15秒或30秒的電視廣告,全片充滿了風格化的視覺效果,以及層次豐富的美學構圖。 電影中重複出現了來自Radiohead大碟Rainbows 的歌曲Last Flowers,它的音樂和視覺的效果,又令我聯想起廣告導演Jonathan Glazer替Radiohead拍攝的一支音樂錄像。 故事方面,本來有更多可以說的,但我還是決定三缄其口,說穿了,就不好玩。 我建議,最好還是像我一樣,入場前盡量如白紙一張,此片的敘事手法,保證會令你有很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