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

天時暑熱要Handsfree(一)

大熱天時,我都經常會像蒙古皇帝打太子般:大汗耷細汗,所以一般在戶外的時候,我是最怕接聽電話的,通常,一講完電話,電話一定半濕。 所以,一到夏天,通常我都會用Handsfree耳機,但因為平日喜歡聽歌,一般藍芽耳筒不太適用,所以我會選擇有接收來電功能的耳機。 可能自己用得粗魯關係,一般平日在戶外使用的耳機,我向來都認為不應買太貴,頂多不要超過一千港元。 連iPhone送的那一個Handsfree耳機,一定戴得不舒服,所以後來便買了一對AKG K-370,只可惜,上年暑假未完,這耳機的線芯已經接觸失靈,報銷說再見。 大暑已來,我正考慮入手另一對Handsfree耳機的時候,湊巧我的客戶Logitech送來了一對UE600vi耳機給我試用,真的是及時雨。 我本身已擁有一對UE700,以中級耳筒來說,那對耳機真是性價比極高的超班傑作,音色偏向斯文淡定,對於喜歡聽accoustic樂器聲音的我來說,正好是我那杯茶。 這對屬於600系的耳機,應該較700系級數略低,但包裝材料依然落足功夫,完全不像只八百多元的中價貨色。 隨耳機附送的那五對不同尺碼的軟矽耳塞,再加兩對隔音Comply海綿耳塞,質量甚佳,真的充滿誠意。 先看看官方數字: 輸入抗阻:13 ohms,1 kHz 靈敏度:115 dB SPL/mW,1 kHz 頻率響應:20 Hz – 20 kHz 接頭:3.5 mm 隔音效果:26 dB 靈敏度 (麥克風):-58 dBV/Pa 頻率響應 (麥克風):200 Hz – 10 kHz 基本上,600系與700系的頻率響應同樣是20 Hz – 20 kHz,降噪可達26 dB,數字上並無分別,但前者是單一電樞式喇叭,後者則為雙電樞式喇叭,音響質素級數有別。 比較一下重量,多了話音功能的UE600vi重13.6克,只比UE700的11.6增磅2克,表面上UE700較輕巧,但戴上耳朵的時候,兩者分別感覺不大,但UE600vi設計上可方便作向上或向下佩戴,做運動時便更方便了。 耳機尚未開光,初聽,音質實在有點兒單薄,之後我用煲耳機補品iPhone App “Burn-In”,Pink Noise和White Noise交替煲了這對耳機接近100小時,唔….好了好了,終於煲出點老火湯味。(待續)

少味精,聽真有感情—Sony旗艦級鑑聽耳筒MDR-Z1000

某次看小田和正的音樂節目,發覺他在錄音室內,與一眾樂手都是戴著同一款Sony的鑑聽耳筒,後來再留意其他的日本音樂節目,但凡入錄音室,也會見到大家也清一色地用這一款耳筒。 明查暗訪下,我才知道,原來這款鑑聽耳筒型號是為CD900ST,幾乎是日本大部份錄音室的指定鑑聽耳筒。 此品為日本限定發售,想買的話,你只可以買水貨,或者是到日本的Amazon訂貨,折合港幣$1,500左右。 CD900ST少味精,音質老實,所以一直廣為音樂人愛「戴」,我曾經試聽,稍嫌戴得不太舒服,加上這是專為錄音室使用設計,用隨身聽如iPod或iPhone等等來推的話,力水未必夠。 最近,側聞Sony香港代理入手了一款號稱旗艦級的鑑聽耳筒MDR-Z1000,上網查一查價錢,嚇了一跳,比起上述的標準錄音室耳筒CD900ST,天啊,價錢是一倍有多,承惠$ 3,998,值得嗎? 但看得實在心癢,於是問Sony的公關借機一試,這個週末前終於到手,由於是供傳媒試用的sample,日子有功,已經「開聲」,不用warm up,多好。 拿上手,感覺很輕身(270g),佩戴起來亦頗輕鬆,真皮的耳墊非常柔軟,將我一雙大耳朵包得貼貼實實。 隔音效果呢?哦,音樂一開始了,除歌曲以外,萬籟皆寂。 先提供少許官方數據: 型式:封閉式 推動單元:50mm圓頂形 阻抗:24Ω/1kHz 靈敏度:108dB/mW 頻率響應:5-80,000Hz 平時我主要用電腦和iPod聽歌,所以先用電腦來試聽,我在唱片櫃找了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來考一考她,三個樂章近38分鐘,聽完耳朵也不太累,於是直落第二鋼協,聽罷,我的總結如下。 不愧為Sony的旗艦級型號,亦保持了一貫Sony鑑聽耳筒的特質,音色自然而不浮誇,少味精,用電腦推,力水還可以。 我所試聽的貝多芬鋼協版本,是我最欣賞的阿巴度(Abbado)指揮柏林愛樂的現場演出錄音,鋼琴獨奏是波里尼(Pollini),樂團的每件樂器間充滿空間感,用心細聽,樂句與樂句之間,你會感受到樂手細微的呼吸,我聽到的,更是豐富的音樂表情。 第一樂章的華采樂段,鋼琴的音色音量都有著強烈動態對比,高音樂句的每顆音符都優美清亮而不刺耳,低音亦顯紮實。 鋼琴與樂團的前後距離感極之玲瓏,齊奏的樂段音樂的包圍感很強,悅耳的聲音從四方八面透進耳朵,這,就是聽音樂的真正樂趣。 轉過頭來,我換了iPod來試聽好幾首流行曲,全部WAV檔,哈,感覺居然一般,沒有了剛才聽古典樂章時的驚艷。 很可能,這是我長期習慣吃味精的結果吧,聽流行曲時,音色再細膩,低音震動力不夠澎湃,鼓擊不夠punchy,總又是聽得不太盡情。 不服氣,拿耳筒出廳,換上可接駁大插頭的延長線,駁上擴音機,拿了幾張音樂會Blu-ray碟來再煲。 果然,用iPod推這耳筒,不是不能,但發揮真的有所局限,接上擴音機後,用三、四成力水去推,已有明顯不同的效果。 音樂感很強,渲染少,動態表現紮實,由U2演唱會的強勁搖滾,以至是久石讓音樂會的千人大合唱,澎湃力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愧為鑑聽級數。 所以,我的總結是,MDR-Z1000夠輕身,適合長時間佩戴,音質亦充滿音樂感,動態包圍感亦很強,是一對有Hi-Fi味的鑑聽耳筒。 可是,如果你打算以此作隨身聽耳筒,我覺得會有點浪費,當然,你仍要堅持敗家的話,悉隨專便。

我愛大耳牛

天氣開始逐漸轉涼,又到了可以將我的入耳式耳塞收入櫃筒,讓我的大耳牛耳筒出場的時候。 耳筒又會和天氣有關?這個當然,大熱天時,不要說是大耳牛,就連一般中型的頭戴式耳筒,我戴起上來也一定會馬想變成蒙古皇帝打仔——大汗踏細汗,不是說笑。 其實,平日聽歌,我很少用來用去都是同一對耳筒的,因為基本上,一般質素較好的耳筒,每一對其實都有自己的性情,獨特的音色。 但講到要好好享受音樂,大耳牛始終高出入耳式幾皮,這是物理性的關係,無得鬥。 這對來自Sony新副品牌PIIQ的MDR-PQ1,我已試聽了近一個月,煲了三十六個小時以上。 論造型,其街頭塗鴉文化的設計,明顯是針對愛聽流行曲的年輕人,於是乎,我亦刻意先用了好些搖滾及電子舞曲元素較強的日系韓系流行曲來為她開光,音樂檔案全部以320kbps的解析度從CD轉檔。 用一般封閉式大耳牛耳筒,我最怕是過份浮誇的所謂低音震撼,從而令耳筒的音質有點「燥」底,聽得人心都煩。 於是我刻意用有點「燥」底的BOA的兩首新歌Hurricane Venus和Game測試,MDR-PQ1播放出的電子低音旋律,有質感,味精亦不會過濃。電擊低音鼓的節奏紮實中仍遊刃有餘,彈跳力強勁。 整體而言,樂器與人聲音色取得不俗的平衡位,唯獨高音部份不夠突出,但就音樂感而言,這類節拍強勁的歌曲與MDR-PQ1又實在匹配。 之後我亦試了些以acoustic 樂器為主的歌曲,椎名林檎與斎藤ネコ合作的「平成風俗」就最適合不過,碟中運用了大量Big Band爵士樂的編曲元素,面對如此豪華的音樂大場面,MDR-PQ1未有怯場。 聽打頭陣的Gamble一曲,椎名林檎的「燥」底歌喉忽然溫柔起來,融化於澎湃的管弦樂中:幾首編曲較簡單的歌曲,低音大提琴的牛筋味不俗,爵士鼓的Cymbals 和Hi-hat有金屬光澤,光亮得來不刺耳。 唯一美中不足,是其中音部份略顯侷促,高音部份,可以更清更銳的話就更好。 值得留意,MDR-PQ1兩邊音鼓的設計是略略向後傾斜,除了為了獲得更佳的貼耳享受外,相信目的是在耳筒內營造更強的音牆效果。 此耳筒阻抗達70 Ω,我先後用了我的音響組合、電腦、iPod和iPhone進行反覆鑑聽,前者不用說,後兩者一般更大概只需用六成音量已能輕鬆推動,所以,可見MDR-PQ1應該是特別為照顧隨身聽音響器材而設的。 我的結論是,MDR-PQ1這耳筒雖然在設計及用色上略帶浮誇,但音質上卻沒有過份渲染,以音質而言,我更覺得她其實是相當溫文,與Sony的DJ系列耳筒不同,有著Sony一貫錄音室鑑聽耳筒的忠實特質,是為「日式溫柔」。 最後,也有要彈一下的地方,就是如此巨型的大耳牛耳筒,明明是預了讓你帶出街用的,為什麼會連跟機袋也沒有一個?況且,此耳筒完全不能摺疊,要隨身帶著使用就真的有點不方便哦。

由電飯煲到耳筒PIIQ—Sony品牌煉金術

你們猜,Sony第一件出產的產品是什麼? 不是原子粒收音機,更不是電視機,而是上面這台於1946年5月7日誕生的「電動煮飯器」,今時今日,我們簡稱「電飯煲」是也。(圖片及資料來源) Sony創辦人之一井深大(Ibuka Masaru),將一具傳統的木製飯桶改裝,在底部連接上鋁電極,接駁電流後,便成為這個現代「電飯煲」的初號機。 如果換了是今天,Sony可能會將此命名為RiceStation吧。 時至今日,Sony旗下的電子消費產品不計其數,更有趣的是,Sony很喜歡以副品牌(Sub-brand)的營銷策略,在不同的領域中開拓經營。 近年已成為業務中流砥柱的PlayStation不用說、手機SE、手提電腦VAIO、電視影音BRAVIA、數碼攝影Cyber-shot等等,都已經發展成獨當一面的品牌。 可是,我最懷念的,還是首推當年PDA界的經典,後來卻無疾而終的CLIÉ (讀作 “KLEE-AY” )。 多得近年的手機聽歌熱,隨身聽文化回歸,於是多個品牌的耳筒和入耳式耳機,都相繼入場爭一杯羹。 說起耳筒,雖然Walkman的氣勢已不可同日而語,但Sony在音響界仍有一定的地位,上圖這台肥水不流別人田的CD900ST(日本獨賣,不出口),更加是日本所有專業錄音室內的指定標準,是品牌的真正旗艦級產品,地位超然。 以我的愚見認為,Sony可能見大玩街頭塗鴉文化設計的耳筒品牌Skullcandy,虛有其型但音質平庸也能大賣,有點眼紅吧,於是最近便推出了這個全新的副品牌PIIQ (讀音Peek),希望能在這市場中搶灘。 設計上,PIIQ系列的耳筒用色大膽,出齊螢光黃綠紅,明顯也是想是走街頭塗鴉文化路線,同時亦背靠Sony的大名,在音質上給大家多點信心。 暫時PIIQ系列在香港推出了四款耳筒,主打的款式,相信是兩款頭戴式耳筒,MDR-PQ1和MDR-PQ2。 我手頭上正在試用的,是PIIQ系列頂級型號的MDR-PQ1 。拿上手的第一印象,我覺得在網上及平面廣告中的圖片(包括我拍的這兩張),實在有點虧待了這耳筒。 產品真身的物料,做工相當精美細緻,我更特別喜歡耳筒調節鬆緊部份,用上了魔術貼的設計,十分方便體貼。 這耳筒才剛剛來我家報到,熱身需時,待我煲足兩至三個星期後,我會再向大家作詳細報導,下會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