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兩個廣告人/跑步人的自白

平日,在臉書中,經常見到朋友跑完步後大汗淋漓還要裝帥的selfie,更少不了的,當然還有參加馬拉松賽事起步時或路程上或衝線前後的威武英姿。 類似的指定動作,實不相瞞,我也做過不知多少遍,天啊,我還因此而上過雜誌,現在回想起來,真尷尬得想找個洞躲進去。 很帥嗎? 從前我也以為自己這樣是很帥的,但當我重讀完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後,我就開始明白,跑步,其實真的是一件十分個人、或近乎是應該很謙卑的事情。 跑途上,你只有你自己。 除了身體會老老實實地告訴你,你的身體今天狀態如何,期間,也可以讓你暫時與這個世界隔離,得到頃刻的安靜,甚至乎是心靈的治癒。 我不知道大家在跑步的路途上,心裡面會在想什麼,又或者,根本上,只是腦袋一片空白。 可是,我卻會經常這樣地幻想----每一個在這地球上這一刻正在一步一步前進中的跑者們,我們的心靈,都可能是相通的,而且,我們的每一步,都會像驅動著地球中央履帶下的齒輪般,正在幫助我們的地球在運行著。 是的,我大膽地相信,假使地球上有一刻沒有人正在跑步,地球停轉日這一天,就會馬上來臨。 就像我和這兩本書的兩位作者,除了因為大家都是廣告人、又同樣是喜歡跑步,大家就總好像是有點兒聯繫一樣,雖然,閱讀他們的文字之前,我們素未謀面,但看他們的書,我總覺得和他們有某程度上的精神聯繫。 香港網友常說的男人的浪漫是「豆腐火腩飯」,我想,對於我來說,所謂的男人的浪漫,可能就會是----在跑步的路途上,我與一個我完全不認識毫不相關、迎面走過的另一位跑者,在彼此奮力前進的一刻,向對方微微點個頭,默默地和對方說一聲加油。 盧建彰Kurt先生是台灣知名廣告導演,我很欣賞他所拍過的廣告片,其中包括替蔡英文競選期間出現的《願你平安》、《人民大聲公》、《台灣隊加油》等等。 此外,我也拜讀過他有關透過廣告說故事的兩本大作《會說故事,讓世界聽你的:說一個動人故事,勝過跳針長篇大論!》和《文案力:如果沒有文案,這世界會有多無聊?》。 我深受啟發之餘,更是穫益良多,所以,我也在以半威逼利誘的情況下,「要求」我公司的同事們,要好好拜讀這兩本好書。 《跑在去死的路上,我們真的活著嗎?》是盧建彰Kurt的新作,內容是他以第一身的角度,把自身過去在跑步期間所啟發出對個人、對家庭、對工作、對國家、對地球的反思,表面上看似很個人,但卻令讀者如我很有共鳴。 事實上,我也間中會在跑步的時候,選擇聆聽由主持人分享故事的Podcast而並非音樂,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在想,如果這本書也有一個聲音導航的Podcast版,你說會多麼棒。 試想想,這就像有位朋友,在你一邊跑步的時候,一邊在你的身邊和你聊天一樣,而這位朋友,都是做廣告的、都是喜歡跑步的,步伐和你很協調,他會和你吐吐槽、說說笑,然後,在分岔路口,他和你說聲再見:「朋友,明天再跑」。 《我在跑步》是另一位台灣知名廣告人,台灣奧美的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兄2013年的作品,那個很像周星馳電影配角般的「全聯先生」廣告系列,就是他的大作,在他領軍下,台灣奧美出現了不少令我們香港同業羨慕的精彩作品。 話說他在幾年前,就在他37歲生日前,向公司請了三個星期的假,進行了一趟台灣環島的跑步之旅,他打算用自己的雙腿,收集台灣這美麗島嶼的跑步風光。 說起來,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很男兒當入樽(台灣好像譯作灌籃高手)般的熱血故事,試問我們這些終日營營役役,每天都生活在供樓交房租壓力中的香港打工仔,有多少個能夠膽任性地做這回事?這不是男人(其實女人也可以)的浪漫又是什麼? 因為曾經在香港奧美打過工,於是跟台灣奧美的同事還有點聯繫,趁去年聖誕節前的公司旅行,我冒昧地要求拜訪人家的辦公室,最後,我們公司的團隊,居然有幸跟這位大家都很欣賞的創意人龔大中兄分享創意心得。 席間我告訴龔大中兄,我曾經在香港的書展中買了他的大作《當創意遇見創意:創意人龔大中的創意發現誌》,卻找不到《我在跑步》這本書,回港後,二話不說,龔大中兄就已經把他的這本大作速遞給我。 就是以他的文字,就是以他的雙腿,龔大中收集了23段台灣的跑步風光,每一段路,平均10公里左右。 除了台灣的優美景緻,那些在「跑途」上遇上過的人和事(告訴你也未必會相信,他竟然在跑步的時候遇上過村上春樹),也是台灣令人嚮往的風景之一。 還有,就是在跑步期間,有關於龔大中的人生、有關於工作的隨想,一路在他「吸吸吐、吸吸吐」步伐之間,沈澱出來的思緒,無論你是否一名廣告人,都會感到共鳴。 讀完這兩本書,你不會因此而更懂得跑,但對於我來說,卻好像增加了多一點跑步的動力,尤其是,在週末晨早,我還想賴床,不想動身去跑步的時候。 渣打馬拉松在即,今年我雖然沒有參加,但我也希望,能夠在這裡,以這篇網誌,為你們加加油。 以下是一個我會不斷更生的Spotify Playlist,歡迎大家分享,又或者,給我一點意見。 如果你有用Nike+,我會建議你先選擇Shuffle Mode,讓軟件在我精挑細選的40多首歌曲中,隨機為你選曲,讓你每次練跑,都會有一系列充滿新鮮感的配樂。 是的,每一個人的跑步人生,都可能會很隨機地,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配樂。

關於閱讀,我要說的其實是….

某台灣書評網站找我做訪問,但交稿後好像不了了之,一眨眼已經半年,所以索性自己發表了。 1.請介紹一下你自己,還有現在所做的工作? 我是梁志成,業界朋友大多只認識我的英文名字Rudi,是一個大學本念古典音樂和學作曲的廣告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去當廣告文案,本來一直打算邊做廣告邊等機會回去做音樂的,我還簽了BMG做作曲人呢,但誰知,我由小文案到創作總監以至後來跑了去做數位及社群營銷,一做就做了超過20年,其實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回到音樂舞台的。 2.你最近讀了哪些書?是否有趣呢?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剛剛讀完村上春樹的《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由大學時代開始,我當過十多年的古典樂評人,讀起這本書來,好像再次燃點了我對欣賞古典音樂的熱情。書裡面有很多十分專業的古典音樂欣賞分析以至演奏技巧的內容,素來知道村上春樹是一名超級樂迷,但讀完這本書,我發覺他除了對音樂充滿熱情,他對古典音樂鑽研的深入程度,根本上就已經是一個專業樂評人的境界。 平日我也喜歡讀一些工管營銷相關的書籍,亦間中會揀一些廣告人撰寫的書,較早前拜讀過台灣廣告人龔大中的《當創意遇見創意》,文章分享了不少作者對一些生活創意達人的創意啟發,雖然很多都與廣告無關,我卻覺得那是廣告人的一本心靈雞湯;現在正開始讀著我們香港廣告界的大哥大KK曾錦強的書《上位》,KK是GroupM的前CEO,三年前創立了他的廣告營銷集團The Bees,我認識他很多年,知道他是一個謙謙君子,這本書的書名卻和他的行事作風相反,說的原來是他的職場心得,和龔大中的那本書一樣,可說是廣告人的心靈雞湯,讀上一兩篇,心情也好起來。 3.你理想中的讀書環境是怎樣的呢? 我成長中的那些年,和我那個年代的香港清貧家庭一樣,一家十口都擠在一個二、三百平方呎的公共屋村單位,自少我已習慣在嘈吵的環境中做任何事,包括讀書。現在,我家住離島,每天要搭船再轉搭捷運上班,同樣是低頭族,人家在玩手機,我卻差不多整個旅程我都會在看書。 4.你都如何處理看完的書呢? 我會把書放在公司,然後「逼」我的同事拿去看。 5.你平常都在哪裡買書?大約多久買一次書? 大概兩三個月一次吧,英文書一定會買Amazon的Kindle版,中文書則會在誠品或Page One那一類店買,有時也會在機場買,總之是方便就好。 6.你選書的標準是?有特別偏好某些類別的書嗎? 沒有一定標準,主要都是講緣份,但我由於工作需要,會讀較多工管營銷類別的書,此外,由於我是村上春樹迷,他的作品,我幾乎一本都不會錯過。 7.請推薦幾本喜歡的書給大家。 平日我很喜歡讀KK曾錦強在香港報章的專欄,他這本新作《上位》卻並非把專欄舊作湊合而成,而是一本分享了他個人20年工作心得的作品,我一邊讀,一邊感覺像在聽一位良師益友的促膝對話,正如先前所說,除了廣告人,我覺得這也是一本適合給任何「打工仔」(上班族) 的心靈雞湯書籍。

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從東涌到柴灣站地鐵路程中,忘我地讀着剛出爐的e-Zone,驀然地,發覺旁邊有一個在偷看我書的八公。」 「身心皆疲累,但仍要堅持做Gym去。」 「零時十分,瑟縮街角牆外暗燈,在等那個遲大到的衰神。」 「老婆走佬,在吉野家孤身走我路,一人一鍋打邊爐。」 先多得MSN,然後又有了Facebook、Twitter與Foursquare,最近再新增來自內地成員新浪微博和街旁,不知由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都喜歡忽爾化身成王家衛的電影、林夕黃偉文的歌詞,或者是村上春樹小說中等等的角色,透過寥寥數十字,將我們某時某刻於某地的心情故事,公告天下,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我們會因私隱被剝奪被販賣而怒火中燒,但另一方面,社交網絡卻給了我一個平台,可以將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一些所見、一些所聞,幻化成游走於半潛意識的狀態文字或甚至是圖片,無意中將我們所謂的私隱,以另一個形式赤裸裸地、無條件地發放出去。 「我就是不想讓人家知道我這麼多事情,更何況,誰會有興趣知道我在做什麼?」 聽過很多這樣說的朋友,即使明明在Facebook add了我們一班朋友,卻永遠不會更新他們的狀態,就連profile picture也沒有一張。但有一天,當她/他成為人母/父,卻會開始「喪」發自己小朋友的照片甚至是影片,你自己怕被人「點相」,卻反過來好像以為每一張小朋友的臉都是一樣,私隱不私隱,可暫時拋諸腦後。因為,對於每個父母來說,子女總是他們最會毫不害羞地去炫耀的心血結晶。 到頭來,我們發現,原來人類始終是群體動物,在心底裡,我們都渴望被注意或被認同。在埋藏於某個潛意識的角落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想擁有過15 Minutes of Fame,而這個小小的慾望,因為社交網絡,任你是名人還是草根,現在都有機會實現。 「寫完e-Zone稿,心情大大好,拿拿臨約班friend一齊去醫肚。」 我一口氣用手機在Facebook、Twitter與新浪微博發了同一條貼,公告天下如是說。 (原文刊於e-Zone,本人為該文作者)

1984年發生了什麼事?

村上春樹以1984年為《1Q84》這套長篇小說書的入口,到底公元1984年發生過什麼大事呢? 《1984》是George Orwell於1949年出版,講述未來(1984年)某個極權政府統治下的國度的小說,故事中出現的Big Brother角色,正好與《1Q84》內的Little People互相呼應。 蘋果電腦在這年推出了第一台以Macintosh命名的個人電腦,產品發佈會上,Steve Jobs亦播出了這支只在電視出現過一次,以George Orwell《1984》此書故事為籃本的電視廣告。 1983開幕的東京迪士尼樂園,踏入1984年,剛好迎接了第1,000萬名遊客。 澳洲政府贈送了6頭Koala Bear給日本東京的多摩動物園(Tama Zoo),同年,日本開始掀起了一股樹熊熱潮。 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了國慶35周年的大規模閱兵儀式,大國崛起,聲勢浩瀚。 這一年,日本榮登為全球男女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 中英聯合聲明於北京正式簽訂。 你還知道更多的1984嗎?

除了村上春樹,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1Q84。

有不喜歡隨波逐流的朋友嗤之以鼻地狠批,讀村上春樹小說的,九成是為了趕潮流。 但如果因為趕潮流而令很多人會拿起一本書來讀,一定是一件好事多過壞事,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村上春樹的近作《1Q84》 ,據知在 日本上市一個月,便賣出200萬冊,要知道,這是一套長篇小說而不是什麼言情小品,能夠吸引這麼多人一起去趕這個潮流,讀一位今年已61歲的作家的新作品,我覺得真的很不可思議。 我有位日本朋友更告訴我,多得村上春樹這套新書,讓她認為已是一池死水,人人只愛讀消費性雜誌和漫畫的日本書店,近來多了一批來看書的年青人。 還記得,我剛入大學的年代,也不是因為想趕潮流,而買了一套《挪威的森林》來讀,然後又因為讀得如痴如醉,從此便讀多了更多村上春樹及其他作家的小說的嗎? 那究竟村上春樹的小說魅力何在?有人說,他筆下的故事虛無、糜爛、抽象,讓人摸不著頭腦,和他本人愛過著有規率的起居習慣、熱愛三項鐵人賽及跑馬拉松的運動生活,南轅北轍。 也許,正如本書中的角色一樣,在我們世界中的村上春樹的本人,是來自一個平衡宇宙的另一個他,寫小說的那個他,其實一直活在另一個的平衡宇宙裡。 我很享受讀《1Q84》這本書的過程,因為每次打開書頁讀上一個章節,我都彷彿去了一個平衡宇宙的世界異境,繪聲繪影的現實中,卻又得來很虛幻。 我更愛讀他故事中關於某個遠方國度的小故事,由故事中人娓娓道來的小故事,譬如本書中的《貓之村》,就很讓人悠然神往。 書中描繪的畫面也很細緻,就如一杯放了在台面一直未碰過的一杯冰咖啡這類圖片式文字的小細節,村上春樹也形容得很到位。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在書中經常出現的古典、爵士和搖滾音樂標籤,對於這個讀古典音樂出身又愛爵士及搖滾的我來說,讀起來往往快感提升。 有時,讀得興奮起來,我更巴不得告訴坐在地鐵的我身旁的陌生人:「嗨,我懂這首樂曲哦,我明他在說什麼哦。」 《1Q84》在有畫面更有聲音,講述的故事,我相信每個人讀起來可以有很不同的詮釋角度。 至如故事內容,媒體已寫了太多,我想我真的不想多談,總括而言,我覺得,這本書看來很可能會有續集的。 後話:賴明珠小姐,多得你一直以獨特的文風,將村上春樹先生的許多大小作品,帶到來我們這個中國文字的世界,由你翻譯的版本,真的比我讀過的其他中譯本和英譯本比了下去,我期待由你翻譯的《1Q84》下集。

《1Q84》注音釋義對照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promote/1Q84_hk/index.html 之唔係謎底終於解開,村上春樹的《1Q84》內,在深繪里對白中出現的不少你以為係火星文但查實係台灣國語注音的符號,台灣時報終於為我等廣大的香港讀者,提供了這個注音釋義對照表。 刁詭的是,我在剛剛看完整套書時,我才發現這個對照表,而這些注音釋義,卻好像在較早前我一邊閱讀的時候,我已一邊對這些火星符號了然於心中。 究竟,我現在是身處2010還是201Q?究竟我是ON99還是ON66?這個是否平衡宇宙?大概真的可能是吧,我想。

關於跑步,村上說的其實是……

因為愛不釋手,不用一星期,便用搭船的時間讀完關於村上春樹的新書『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讀完後再將書翻兩翻,發覺尾聲的這段內容頗有意思,於是把它記下來。 『今年冬天可能又會到世界的某個地方去,跑一次馬拉松大賽。而明年夏天可能會挑戰某個地方的鐵人三項。就這樣季節又轉一圈,歲月又往前推移。我又虛長一 歲,可能會寫出一本小說。總之會拿起眼前的課題,一一盡力去做好。專注在一步一步的步幅。不過,一面這樣做的同時,一面留意盡量以較大的幅度思考事情,盡量看更遠的風景。再怎麼說我都是長距離跑者。 個別參賽的成績和名次、外觀,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一切終究只是次要的事。對於像我這樣的跑 者,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靠自己的腳,確實地跑過每一個終點。出該出的力氣,忍該忍的痛苦,對自己能交代過去。從那失敗和歡喜中,學到具體的 —-不管多麼細微的,事情都好,盡量具體的—–教訓。然後花時間花歲月,一一累積那樣的賽程,最終到達某個屬意的地方。或者,即使有一點接近像那樣的地方 (嗯,這可能才是更恰當的形容)。 如果我能有甚麼墓誌銘,而自己可以選擇那上頭字句的話,我希望世人能為我這樣刻: 村上春樹 作家 (也是跑者) 1949 -20xx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 現在,這是我所期望的事情。』

「你無法討好每個人。」愛跑步的村上春樹如是說

向朋友露比借來了村上春樹的新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看得我愛不釋手,昨天看了兩個章節,黃昏回家後便馬上換衫落街跑步。 一路上,我邊聽著Killers的新歌Human,我腦海中,邊重複剛剛在書內讀了一番話。 「你無法討好每個人。」簡單說就是這樣。 開店的時候,大體上也以同樣的方針在做。有很多客人到店裡。十個人之中只要有一個人覺得: 「很不錯的店。我很喜歡。下次要再來。」就夠了。只要十個人中有一個人成為常客,生意就能做起來。 反過來說,十個人中即使有九個人不喜歡,也沒關係,這樣想心情就可以放輕鬆了。 不過對這「一個人」,有必要讓他確實地、徹底地喜歡。而且經營者需要舉出明確的態度和哲學之類的東西當旗幟,並將之堅忍不拔、風雨 無阻地維持下去才行,這是我從開店所學到的東西。 與村上春樹相反,我們大部份人都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討好那九個不同意你不欣賞你的人身上,為了獲取所謂的認同,正確點說,是大部份人的認同。 我有時反而覺得,以搏取大部份人認同作為人生目標,相信少數一定應該服從多數,咁多人都係咁所以都唔衰得去邊,我覺得這類想法,其實很危險,更可能會想壞腦。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你有不同想法,適隨專便,但請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來否定我說服我,我得鬼閒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