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Pop

U2|Songs Of Innocence 赤子之心 音樂人皆有之

平均每次讓樂迷餓足五年,U2每次推出新專輯,都的確有種蓄勢以待,例不虛發的感覺。 當然,或多或少,這亦與樂隊在每次推出新專輯時,都懂得利用傳媒製造話題有關。 今次未推出,先興奮的動作,就是與Apple iTunes的合作,推出之初,但凡任何擁有iTunes軟件的朋友(即是說所有用iPhone、iPod或者是iPad的朋友),整張【Songs Of Innocence】 專輯,推出首五個星期,一律免費下載。 雖然,後來卻惹來點小麻煩,不知是否因Apple內部為了要跑數,所以,把U2 整張新專輯 ,直接自動上載往所有iCloud用戶的雲端帳號,毋須批核,自動送禮。 當然,此舉惹來不少iOS用家的不滿,認為此乃U2音樂霸權(也可稱之為Apple 霸權),不少流行榜亦因為此舉有篤數的嫌疑,對所有iTunes免費下載的數字,一概不認數。 最後,這次「任君下載」的創舉,一個月內,交出了一張8,100萬名聽眾和2,600萬張專輯下載的成績表。當然,這只是Apple的官方數字,可能只是數字遊戲。 另一方面,暫時在數字上看來,免費下載亦影響了實體專輯的銷量,首個星期開賣,只售出了2萬5千張,對於不少樂隊來說,算是不俗,但作為樂壇班霸的U2,成績當然仍有點強差人意。 對於U2今回這免費下載策略,受到不少行家批評,認為這是貶低了音樂價值的大錯行為,但無可否認,面對全球實體唱片的萎縮市場,這種豁出去的營銷手法,卻又可能開創了一個新的音樂商業模式的先河,最重要的是,不用搞什麼大龍鳳,U2已經成功製造話題,獲得媒體廣泛報導。 據聞,這次的專輯大贈送,負責埋單的Apple,大概給了一億美元,U2的新專輯未推出,已經自動止蝕。 但當然,「佢係Bono你唔係」,這樣的如意算盤,合作的單位還要是由Steve Jobs年代已經關係良好的Apple(據聞Bono是和Tim Cook直接講數的),一般樂隊,只可以繼續望著他們,自吃葡萄。 回到音樂本身,我還是覺得,U2最厲害之處,就是作為一隊老牌搖滾樂隊,卻三番四次為樂隊重塑出不類型的音樂風格。 由早期的Post-Punk,以至後來加入受監製Daniel Lanois及Brian Eno影響的另類搖滾聲音,及後又將工業搖滾、電子舞曲、Hip-Hop等不同元素,交替地滲入U2的樂隊聲音之內。 音樂編排的多樣性,但在歌曲旋律上,U2卻從來沒有走向偏鋒,反而愈來愈懂得如何駕馭主流音樂的流行榜,老中青樂迷,一律通殺。 樂隊的靈魂人物Bono,他那引吭長嘯、唱得聲嘶力竭隨時像會不支倒地、遊走於真聲與假音之間的標誌性嗓音,亦成為了樂隊的其中一件厲害的樂器。 主音結他手The Edge,多年來也沉醉於他那配上了層層疊疊電音效果的環迴結他riff,每次一出聲,已是先聲奪人。看過樂隊現場演出的錄像,對於他以一人之力,足可力拔山兮的電子結他音罩,每次看,也不得不拍爛手掌。 相信亦沒有多少位樂隊的低音結他手,可以將Adam Clayton般站到樂隊的更前位置,除了”New Year’s Day”和”With or Without You”兩首名曲內的標誌性低音大旋律,【No Line on the Horizon】整張專輯,更被譽為低音結他作品的示範作。 說到第四名成員,Larry Mullen就有他同樣具標誌性,密集軍鼓式fill-in的鼓擊,早於”Sunday Bloody Sunday”一曲已經展現出雄糾糾的功架,後來,更曾經一度因背傷休息而開始鑽研電子鼓,加上琴鍵的背景,聽得出近年U2在電子樂器的編排上,愈來愈顯得成熟,但說到底,Larry Mullen的實力,還看現場演出。 今次這張專輯【Songs Of Innocence】,整體上的第一印象,雖然予我的驚喜不大,但作為一名30年以上曲齡的U2粉絲來說,每次聽他們的新專輯,我還是能夠感受到這班全部50歲以上的大叔,血液中仍然留著充滿年輕能量搖滾力。 今時今日,我也已經是大叔一名,聽起這新專輯來,當然又會感到另一種年輕樂迷未必有的莫名興奮。 這是一張U2成員(當然又是以主腦人Bono為主),意圖回到少年時代音樂起點的概念作品,內容很多亦與成員少年時代的經歷有關,說到底,U2四子,中學時代已經走在一起,真正friend過打band。 1.“The Miracle (of Joey Ramone)”就是一首直接向影響Bono深遠的Punk樂隊Ramones主音致敬的作品,一開首就來個副歌大合唱,鼓棍敲打拍子,像呼喊叫觀眾站起來,然後粗獷的電結他橫空劈入,充滿搖滾正能量,當天的少年輕狂,完全在這首歌顯露無遺。 2.以恬靜的電結他1/8拍中板節奏展開的”Every Breaking …

U2|Songs Of Innocence 赤子之心 音樂人皆有之 Read More »

Ed Sheeran 英國好聲音

「英國製造」這個生招牌,曾經一度老態龍鍾,近十年來,卻又開始逐步回勇,流行文化好、設計工業好、就連我覺得明明是老太太才幫襯的英國零售老店馬莎百貨,那天我路過位於中環蘇豪區的分店,赫然發覺裡面擠滿了不少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而且當中不乏衣著入時的Hipster。 2014年英國樂壇埋單結算,更出現前所未有的現象。全年十大最高銷售專輯,入榜的,一律均為「英國製造」,而其中,全年最備受矚目的英國音樂人,是為第二張專輯【X】賣了170萬張的Ed Sheeran,除了實體唱片銷售,他亦是多個音樂串流服務包括Spotify的全年被聽次數最多的音樂人,風行全球。 拜鋪天蓋地的網絡宣傳所賜,如果你是網民如我,過去兩三年來,你更是根本沒可能錯過Ed Sheeran(本文後簡稱Ed)這名字,2014年Google全年被搜尋次數最高的藝人,就是他。至於我第一次接觸他的歌聲,就是多得在Apple TV上免費收看的iTunes Festival 2012。 這個迷你音樂會上,一副鄰家大男孩模樣的Ed,身穿一件印有Fender Logo的短袖黑Tee、一條牛仔褲、一雙Nike籃球鞋,手拿一支Martin Mini木結他,一個人站在台上,就憑歌聲結他聲征服了全場觀眾,氣氛沸騰。 Ed實在其貌不揚,初見他一頭散亂蓬鬆的紅髮,覺得他造型活像Harry Potter內的大茄Ron Weasley(演員Rupert Grint),是那一類中學時肯借功課給你抄不會向老師打小報告平日毫無機心兼且可以當一世朋友的最佳損友。 後來我才湊巧地發現,Ed於2011年的成名作之一”Lego House”,MV中粉墨登場的,就是Rupert Grint本人,看來二人神似,早已經是眾所周知。 究竟,作為一位20歲出頭的90後,Ed憑什麼能耐征服整個英國樂壇?有英國樂評人認為,作為一名出色的樂手兼歌手,他的音樂風格有本事遊走於由Eminem(Hip-hop)、Justin Timberlake(流行)、Damien Rice(另類鄉謠),實在是當今樂壇中,不可多得的天才創作歌手。 也有人認為,Ed的歌曲中,充滿著個人情感投射的生活化內容,全部以第一身演繹,可能因而令年輕一輩的樂迷,更容易投入,兼且有點治癒系的感覺,再說,他的Fingerstyle Guitar技術,也實在令人覺得,歌曲中的自白式說唱,更有說服力。 尤其是,Ed的大部份作品,旋律娓娓動聽容易捉摸,平易近人,一如他個人平時的演出一樣,一人一結他,就大概可以出唱出一點味道和樂趣來,這完全切合了這個年頭酷愛自家唱作,喜歡在YouTube發表演出的年輕人們。上YouTube搜尋一下”Cover Ed Sheeran”,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第一張專輯【+】算是站穩住腳,有數首大熱的流行作品上榜,3年後,來到第二張專輯【X】,我覺得此音樂小子功夫更見真章,光芒四射。 1.One 甜美的一人一聲一結他,徐徐地,展開了他孤寂一人的聲音,Verse 1重複時,才逐漸加入了簡單的bass drum kick,多了一層的木結他和簡單的弦樂,留意2:59的尾句,Ed一口氣拖足了超過16秒的尾音,演繹的手法,細膩得來,不加雕琢,完全是率性而發。 2.I’m A Mess 可以想像得到,一頭亂髮的Ed,磕磕絆絆地,自彈自唱著另一首的孤單情歌,但相比起上一首歌曲,此曲的鄉謠搖滾味道卻是較濃,歌曲循序推進,進入副歌段落,開始帶點樂與怒,編曲依然簡約,副歌重複,憤怒力量繼續推進,主要來自聲嘶的層層重疊的歌聲,以及豪邁的結他strumming。 3. Sing 由Pharrell監製,擺明車馬向Justin Timberlake的流行舞曲致敬,雖然如此,全曲搶耳的,依然有Ed由頭帶到尾的標誌性密集式Guitar Riff,全曲差不多用兩個Chord搞定,躍動力貫穿首尾。Verse 1過後,Pre-chorus一段突然假音人上身,充滿玩味,Verse 2及Chorus過後,進入大直路的Bridge,最後一次重複Chorus,才發覺Pre-chorus原來可以重疊在Chorus之上,最後一次像派對歌聲,熱鬧非常。 4. Don’t 由取材自副歌末句的幾個catchy音符展開,隨之而來,是帶點的Hip-hop味道的節奏,首段的Verse,以音程極窄的數個單音組成的密集式旋律,像喃喃自語的說唱,進入Chorus,旋律又重拾他拿手的琅琅上口,歌曲內容有點「曳曳」,不知是否Ed想刻意打破乖仔形象? 5. Nina 甜美但帶點不完美的鋼琴旋律打開序幕,是sample自Hip-Hop組合Wretch 32的”Welcome to My World”,Verse 1繼續以密集式說唱旋律展開,節奏主線依然落在Guitar Riff及簡單的鼓擊節奏上,先前的鋼琴旋律sample,襯托起整段副歌,悅耳非常,最後2:26再來一段”Outro”,以純結他和拍掌聲伴著歌聲,很有演唱會尾聲的意味。 …

Ed Sheeran 英國好聲音 Read More »

Coldplay |Ghost Stories 鬼迷心竅

十位樂迷初認識Coldplay,九位都相信是因為”Yellow”。 話說2000年推出的Parachutes專輯,坐在我辦公室鄰房的英國女同事A第一時間買了一張,連續兩個星期,一日最少洗腦式loop播三次,每每播至”Yellow”,她更立即無影鼓無影結他再加Chris Martin上身,雀躍奔放,毫無掩飾。 事後,我有沒有因此而聽厭了”Yellow”這首歌?奇怪地,後來我也像我這位同事A一樣,被這首歌曲的正能量感染了,每一次反覆再聽,都會讓我體會到不同氣氛的亢奮。 一眨眼十四年,Chris Martin由當年廿歲出頭的黃毛小子,如今已為一對孩子的父親,妻子是荷里活萬人迷Gwyneth Palrow,Iron Man的至愛。 人到中年,婚姻亮起紅燈,可是,The Show Must Go On,Coldplay在Martin領軍下,期間,正好推出第六張專輯【Ghost Stories】,整張專輯彌漫陰沉低調的小品氣氛,一反過往Coldplay的正能量大器風格,適逢其會,實在太難令人不會聯想到,今回樂隊的音樂主題,製作期間,曾否被樂隊主腦人Martin的婚姻狀況影響。 Coldplay向來十分重視專輯的故事和主題,【Ghost Stories】同樣是概念意味很濃的一張專輯,專輯點題的所謂「鬼故事」,其實是指人生在世,總難免會被自己過去的一些事情所纏繞,左右了你的將來,也可能會影響你對新一段感情的投入。 根據Martin個人詮釋,所謂的”Ghost”,就是影響着今天的你,或甚至是未來的你的那一些「過去」,假使你一直沉溺在這一些「過去」,或甚至是那一些不愉快的經歷之上,正所謂的等價交換,你的「將來」,也將會是這些「過去」的沉澱,「將來」就是這樣煉成的。 說起來有點像佛偈,為了不想活於「過去」的陰影中,索性將心底話釋放於音樂之內,【Ghost Stories】專輯內合共九首歌曲,都是與這些「過去」有關,九段「鬼故事」,九段都與樂隊主腦人Martin揮之不去的一些「過去」有關。 整體音樂風格,主調也相當灰暗,專輯甫一展開,Martin便立即開誠布公,赤裸裸地以一個容易受傷的男人的姿態出現。樂隊編排結構方面,Coldplay亦回到原来的起步點,回帶到早期配器較簡潔的瘦身階段,所以,不要期待這張專輯會有如【Viva la Vida】的力拔山兮,又或者是【Mylo Xyloto】中的多幕大型搖滾歌劇。 編曲方面,可以用清減來形容,大器的陣容不復見,只留下主音歌手略帶點萎靡的歌聲、線條簡潔的結他、層次如輕紗般籠罩著的電子合成器氣團,鼓擊也來得輕盈。 1.Always In My Head 以Brian Eno式的電氣化ambient環境聲效漸進,先營造了一個夢境般的氣氛,重複的電結他riff如浪花泊濤,”I think of you…I haven’t slept”一開首便直接告訴大家,這位大男人如何飽受失戀及失眠的煎熬,舊情人的形象,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歌曲完結得有點突兀,一曲既終,整張專輯的低調氣氛,已經為整張專輯一錘定音。 2.Magic 此為專輯第一首單曲,推出時被批評多於讚美,覺得無論怎樣聽,也完全不會覺得這像一首主打歌。歌曲以陰沉的低音結他riff及電鼓節奏展開,沙啞疲憊的嗓音,一開腔便覺得不太像平日的Martin,進入副歌,他依然沉溺於那一份讓人心碎的無力感中,重複chorus後進入的bridge,假音吟唱如哭訴,帶動到少許高潮,但很快又回到萬籟俱寂,斯人獨憔悴的滄桑感。作為點題作品,Coldplay刻意迴避主流,其實用心良苦。 3. Ink 節奏略為輕快,敲擊的啪啪響聲,暫時打破了少許冷漠,樂隊編排依然簡潔,副歌琅琅上口,但仍未算澎湃。第二次進入verse中,Martin冷不防來了一個高八度,聲嘶力竭地哭訴。歌曲以紋身的墨水,比喻難以忘懷的舊情往事,既刻骨銘心亦帶無限苦楚。 4. True Love 以電子舞曲風格的琶音展開,還以為這會是一首節奏較輕快開陽的歌曲,誰不知,一路直下,Timbaland客串的電子鼓節拍,又似是拉牛上樹,舉步維艱,一直平坦。進入副歌”Tell me you love me, if you don’t then lie” ,可聽得出Martin最fragile的一面,第二副歌”Call it …

Coldplay |Ghost Stories 鬼迷心竅 Read More »

暗黑王子雙龍出海 Prince’s Dual Albums

曾幾何時,那個我還在念中學的80年代,Michael Jackson開始因【Thriller】爆紅,加上形象健康又正面(當時),旋即成為可入屋的神級King Of Pop。 在差不多的時間及時空裡,另一位黑人創作歌手,走的卻是略帶半點邪半點妖冶,另外追加少少咸多多趣的Prince,也推出了一張商業成就不俗的【1999】。 兩位流行曲王子,雖然都是黑人,但卻有點像電腦奇俠與電腦黑魔這對天生相克的對手,一白一黑,一正一邪,但雙方各有擁躉,當然,劇情按觀眾要求,前者更受廣泛聽眾愛戴,後者則備受另類隱世歌迷傾慕。 至於我呢,話說中學及後大學年代初聽Prince,或多或少,是要收起來聽的,因為他的歌曲,不少都含有啜核的色情成份,需要家長指引。當我身邊的女性朋友每次見到Prince都會啋啋聲時,我唯有繼續扮聽隕石旁的天際的譚校長,暗地裡卻聽著暗黑王子的”When doves cry”。 現在回帶看,歌曲內容向來更大膽更前衛,備受衛道之士非議的Prince,當年可能沒有多少人會預料得到,他的音樂道路,比起MJ,可以走得更遠更長。 Prince的音樂風格,糅合了Funk、Soul、Rock、New Wave、R&B、Dance Rock、Glam Rock,甚至是Synthpop,像個色彩華麗的音樂萬花筒,他一手塑造出的”Minneapolis Sound”,更成為了一門獨特的音樂宗派,影響了無數樂手80、90年代的樂手、歌手和製作人,包括了早期的Janet Jackson、Madonna、Jimmy Jam & Terry Lewis、Chaka Khan及Sheila E.等等,名單如恆河細沙,再數下去,我怕會被人罵我騙稿費。 由初出道開始,Prince一直以多功能樂手自居(首張專輯自稱27種樂器由他一人包辦),但要數熱血最强,當然還是電結他,看過Prince現場演出的錄影,你很難不被他超凡的結他技巧,以及自家設計太空結他所迷倒,感覺上,他就像是Jimi Hendrix及Carlos Santana上身,不要被他咸咸濕濕的造型誤導了你,Prince絕對是一名技術型樂手。 除了James Brown,他的音樂亦明顯大受70年代的Miles Davis影響,因此,除了節奏複雜多變,律動感甚強,更間中會帶點狂野奔放的即興。 由於與唱片公司華納的官司糾纏,踏入九十年代,差不多十年期間,Prince曾經一度改名當換新髮型,除了不斷用不同藝名為其他藝人作曲外,更加為了不想繼續被人稱呼為Prince,索性倉頡造字,自創「愛的符號」,讀都無人識讀,以後見圖如見人。 踏入千禧年,他再次以藝名Prince姿態出現,音樂創作力依然澎湃,差不多每年都會推出一張專輯,或者是一口氣推出兩張專輯。 距離上一次發片時間雖然已有四年,但依然貫徹Prince一向的量產型作風,最近,他又再一口氣於同一日發行兩張新專輯,,一身充滿70年代的迷幻搖滾色彩造型,配上一副三眼墨鏡,與他的新樂隊3rdeyegirl名稱不謀而合。 【Art Official Age】屬於個人專輯,另一張【PLECTRUMELECTRUM】則以他的新樂隊3rdeyegirl名義聯手推出,兩張專輯風格迥異,顯示出他創作力實在寶刀未老(今年已經56歲)。 我先聽的是【Art Official Age】,基本上,整張專輯就像是Prince & The Revolution的派對回歸,當然,樂隊如今已換上了New The Revolution,班底略有不同,氣勢亦顯得更澎湃。 雖然音樂依然是死忠的Funk底,但Prince依然與時並進,具時代感電子鼓擊的節拍,醒神、搶耳。但同樣地,整張專輯的內容,卻又有一貫Prince近年的問題,就是即使在內容上有概念有主題,唯獨是音樂色彩往往又豐富多變、太多新嘗試及實驗之餘唔,卻近乎沒整體大方向。 打頭陣的“Art Official Cage”像一次80、90年代的舞曲華麗登場,後半部結他部份讓我想起去年在Daft Punk大碟中回歸的結他神Nile Rodgers製作之的士夠格。 緊接登場的“Cloud”,中板的funky節奏,前半部的電子低音及低音鼓的搶板節拍,後半段女聲Lianne La Havas加入演變成的R&B,歌曲又好像進入了另一個音樂密室內。 “Breakdown”是一首Soul味滿瀉的慢板大旋律歌曲,帶點Earth, Wind & Fire時代的70年代大樂隊風格,副歌極之華麗。其他同樣Soul聲Soul氣的中慢板歌曲,還有”This …

暗黑王子雙龍出海 Prince’s Dual Albums Read More »

小塵埃的大世界 Lil Ashes|Be Little

  小,就是美。 雷軍(正是,就是那位人稱中國喬布斯並挑戰劉德華參加冰桶挑戰的雷軍),他曾經創立過的其中幾款軟件產品,一款叫金山詞霸、另外兩款叫金山毒霸和金山影霸。 可是,現在他一手創辦,紅透半邊天的那一家公司,叫小米。 從當初開口埋口的霸霸聲,到現在卻來得謙遜,當一顆米還不夠小,更要指明是小的米。 不要以為我把話題扯遠了,正正就是因為這來自「強」國的「小」米告訴我們,這個年頭,小,才是美。 不是嗎?「小塵埃」這名字,驟耳聽起來,就總比起那些類似BIG什麼的組合,來得更令人想和他們親近就是了。 多得認真推廣好聲音的iTunes Store(是啊,這平台近年真的在認真地推廣獨立音樂),讓我無意中發現了我初時只知道稱為Lil’ Ashes的”Don’t Think Too Much”,這首歌,在iTunes store上給推介了,是Single Of The Week,重點是,那個禮拜,這首歌免費下載。 就是這樣,我試聽了「小塵埃」的這首歌。見照片明明是亞洲人,唱的卻是字正腔圓的英語,加上iTunes Store上的標籤也是英語,下意識裡,我就以為他倆應該是來自新加坡或馬來西亞。 實不相瞞,我老早已是過了每個星期追一期潮流雜誌的那個年紀了,所以不要怪我有點後知後覺,小塵埃這名字,當其時,我還沒聽過,更莫論Lil’ Ashes。 第一印象,Lil’ Ashes(那時我還未知道什麼是「小塵埃」)讓我想起想當年的Tuck & Patti這對一把靚聲一支結他的情侶歌唱拍檔,雖然,後者相比起來,爵士及騷靈的味道較濃。 但同樣地,Lil’ Ashes的結他手,彈奏的手法都是Fingerstyle Guitar,即是說,結他手主要是以指彈的方式演奏,以手指撥、勾、掃、彈、拍、打,以至是敲打泛音等花式,在鋼線木結他上,演奏出豐富而宏亮的結他和弦。現場聽過有些像Tuck Andress這樣的高手,一人一結他,卻彈出了低音、節奏、和主旋律三個聲部同時進行的音樂,令我嘆為觀止。 表面上,Lil’ Ashes彈奏的雖然是像小清新一類民謠風作品,未算有太多Fingerstyle Guitar技巧的賣弄,但仍聽得出結他手的底子不弱,先不要說Tuck Andress,風格可能較接近Jack Johnson。 女主音呢?她的嗓音,比起在照片裡面看到那位小巧的她,起碼成熟了十年以上,很soulful,也帶有點滄桑的smoky韻味,有點接近(但又未至於)Aretha Franklin或Amy Winehouse那個方向,略略Jazzy懶洋洋的咬字發音,又有點傾向Corinne Bailey Rae,走這類聲音路線的亞洲女歌手,難求。 時隔不知多久,我終於在中環重開的HMV Ideal,看到Lil’ Ashes的新專輯【Be Little】 上架,看見「小塵埃」這三個字,我才遲鈍地將這兩個名字連在一起 —「喔,原来就是她們」,一對才廿歲出頭的本地年輕創作組合,彈結他的那位男生叫Jonathan,女主音則為Pollie,唱的主要都是以英語為主的歌曲。 反正都是走都市小清新的文青民謠音樂風吧,「小塵埃」這名字,很難不讓我想起陳綺貞2002年的專輯【結他手】中的那一首<小塵埃>,但很可能,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1.Be Little 這就是專輯的點題歌曲吧,小小的塵埃,以音樂來與我們悟出人生的大道理。「小塵埃」叫大家不要人云亦云,用你自己耳朵、眼睛、心窩去感受。一支結他、一把歌聲,靜靜地起革命,歌曲初段婉約,後半部卻加上多個聲部的和音,結他亦激情起來,好像要把無數小小的塵埃,如蒲公英般,努力散佈在世界上每個角落。 2. Stricken Chord 又是以清新的結他彈輕掃和弦先搖曳地響起,甜美的synth bell叮叮作響,重複verse 1時至加入了大提琴在悠悠和唱,進入雙簧管的過門獨奏,陸續加入了輕輕的敲擊,小提琴的撥弦,音樂沒有太大的高潮起復,卻像把我們帶進了甜美的夢鄉。 …

小塵埃的大世界 Lil Ashes|Be Little Read More »

U2新專輯iTunes免費下載帶來的啟示

昨天大家都在雀躍地討論Apple的發佈會,熱烈地研究應該入手那一部iPhone6,又或者是明年才登場的AppleWatch。 你就罵我這份人老套吧,坦白説,自老Steve仙遊後,Apple產品雖然仍然維持著一定水準,但產品發佈會已不能同一日而語,從前我當煲劇般收看的MacWorld,到現在我上YouTube找精華片段看的,已經算是賞面。 對於我來說,今次發佈會的兩大亮點,是為U2將整張最新專輯“Songs of Innocence”,放在iTunes任君免費下載兩星期,同時間,Apple亦宣布其Apple Pay以指紋認證的支付平台,即將於10月面世。 新產品年年都有,但一個新的ecosystem的誕生,才是非同小可,而這方面,Apple向來擅長捆綁式營銷,Apple Pay的出現,肯定是可影響到未來網絡生態的大事件。 那麼Apple Pay和U2新專輯又有什麼關係呢? Apple虎視眈眈的,就是當消費者將來在使用iTunes購物時(那怕你幫襯的只是$0.99美金),要乖乖地將個人的信用卡,綁定在iTunes的帳號,這張U2最新專輯,就算是餌引吧(雖然,下載歌曲之時,你並不需要綁定信用卡)。 Apple的目標消費群,是全球擁有信用卡的U2粉絲及其他樂迷。 U2這隊搖滾老將,已經坐擁了不少成熟樂迷,他們大多擁有資深的樂齡,但尚未必是iTunes這類電子媒體的用戶,他們可能擁有較高的消費力,是iTunes最想羅致的一群。 同時間,U2亦希望透過iTunes這坐擁全球5億用戶的平台,跨越地域界限,接觸到更廣泛更年青的樂迷。反正這個年頭,專輯某程度而言已成為音樂營銷的副產品,開放免費下載兩星期,絕對是除笨有精。 更何況,有關下載的數據,譬如下載數字最高最快的地區或城市,大有可能可成為樂隊分析市場潛力的工具,說不定,U2策劃下一次在那一些城市舉行音樂會時,就會以此作為參考。 那天和一位App Developer朋友談及他的生意,他公司的音樂軟件同時推出了iOS及Android版本,一律免費下載,然後才追加in-app purchase,有趣的是,Android版本明明下載數量佔大多數,但說到付費,卻是iOS用戶遙遙領先,由此可見,作為一個支付平台,Apple Pay的發展潛力,絕對大有可為。 在不久的將來,商家們會愈來愈重視的,就是這透過移動裝置的支付平台,指紋認證,相信比NFC或傳統Bar Code,更有趣更具顛覆性。    

Michael Jackson【Xscape】神級遺作 打入凡間

商業社會就是這樣,要賺,就一定要賺到最後的一分一毫,那管大家都可能已感到累透,開到荼蘼。 Michael Jackson離開了已經差不多5年,惦念著他的樂迷,包括我在內,當然仍然大有人在。 有關MJ而衍生的副產品,譬如再版再版再再版的錄音、書籍、音樂劇、紀錄片等等,繼續長賣長有,唱片公司、音樂出版商,怎可能對MJ這金礦坐視不理? MJ的未發表作品,更加是個金礦。 已經忘記了是在那裡看過的訪問,據說,當年MJ的創作全盛期,Quincy Jones為他監製了他音樂事業高峰的三大專輯:【Off the Wall】、【Thriller】和【Bad】,創作力澎湃的他倆,除了在製作每張專輯前,會起碼聽超過過六、七百首demo,然後,MJ也會為每張專輯,試唱試錄試製作大批歌曲,為每張專輯準備足夠可作挑選的「存貨」,隨時都有二、三十首。 所以也難怪,這階段的MJ專輯,差不多都像人家某某歌手成名後的精選作品。同時,你也會明白,以【Thriller】為例,為何人家一張專輯九首歌曲,可以有七首成為上榜單曲。 據說,在MJ的創作過程中,只要靈感一到,他就會找些樂手來,先做個創作大綱,然後,一邊試彈試唱,一邊尋找更多靈感。 Quincy Jones曾經在訪問中,便透露他們這一對金牌音樂拍檔,當年比喻這創作過程為「寶麗萊」,就是先隨意影下一大堆試拍,看看效果,然後才從中精挑細選,繼續鑽研、改良、重組。 暫時未有一個官方的數字,告訴大家MJ所遺留下來的音樂「寶麗萊」,數量究竟有多少,大家只可以肯定,數量肯定不菲。但當中涉及的音樂出版公司,關係相信亦錯綜複雜,要推出MJ專輯,相信要經歷重重關卡,說易行難。 於是,過去幾年間,就有不少「有心人」,將一些MJ的未發表作品,放上互聯網供大家欣賞。 事實上,這張最「新」專輯【Xscape】,已經是MJ離開後,第二張官方發表的遺作專輯,前作名為【Michael】,我認為出得有點倉促,就連專輯名字也欠缺誠意。 但話雖如此,專輯內仍有我當年極喜歡,被YMO (Yellow Magic Orchestra)唱出名堂的”Behind The Mask”,事隔多年,終於有機會聽到傳聞中的MJ原版,第一次聽到,震撼依然。 但說到專輯內的其餘作品,就真的是乏善足陳了,說到底,我認為太像是MJ的倉底貨,除了”Behind The Mask”,其他歌曲當年未被選上,作為次選作品,當中一定有其因由。 今回整張【Xscape】專輯合共只有8首歌曲,如果你購買的是iTunes的Delux版,還會包括了歌曲原版的demo,另追加一首特別混音,Justin Timberlake客串合唱部分的”Love Never Felt So Good”。 “Love Never Felt So Good”可能是整張專輯中,旋律最易討好又最易令人聞歌起舞的作品,尤其看過其MV的話,當中洋溢的快樂節拍,實在令人很難不喜歡這歌曲。 原曲demo灌錄於1983年,大概是Thriller推出後開始進行宣傳期間吧,那個時候的MJ,聲音仿如天籟。當年灌錄的demo之內,負責彈奏鋼琴的是Paul Anka,感覺上,像是個即興場合,唱者伴奏者雙方也來得相當隨意,活像是兩位老朋友,湊巧聚在一起,彈彈琴、夾夾歌,編曲簡單純粹,相信真的是一個demo錄音。 重新混音後,感覺上,大家都像與MJ回到【Off The Wall】專輯中,像”Rock With You” 那類教人無憂無慮的80年代,編曲上,那伴隨著電子節拍的悠揚弦樂聲響,明明是很80年代的士夠格的,但聽起來卻一點也不落伍,當然,加上了Justin Timberlake的合唱和音部分,整首歌曲更加是立即摩登起來了,Timbaland的監製功力,鬼斧神工。 “Slave To The Rhythm”是挾Sony旗艦智能手機上市廣告聲勢推出的作品,據聞在歐洲推出時宣傳鋪天蓋地,亦被用作廣告宣傳歌曲。原曲本來打算收錄於1991年的Dangerous專輯,被篩出來後,事隔20多年後,今天才再次重見天日。 我覺得即使是當年的demo,其實完成度頗高,現在聽起來也不覺落伍。當然,新版本的配樂高壓節奏編曲,令全曲來得更有氣勢。但MJ的叫喊口技,較為重手過火,聽得令人有點累,其實可以酌量減少。 有關此曲,網絡上還流傳了一個MJ與Justin Bieber的合唱版本,聽說出來的效果監製不滿意,所以未有收錄於專輯中,但有心的樂迷,卻剪輯了一個似模似樣的MV,在YouTube發佈。 想一睹原版MV的精彩演出的話,其實,MJ的官方YouTube VEVO頻道,有一個是來自Billboard音樂頒獎典禮的片段,當中,居然有一個用Hologram投射出一個虛擬MJ,配合現場舞蹈的演出的MV,像真度極高,十分精彩。 “A …

Michael Jackson【Xscape】神級遺作 打入凡間 Read More »

Capital Cities |兩男子唱作組合

Capital Cities主腦:Ryan Merchant和Sebu Simonian 圖片來自這裡。 兩生花孖公仔的女子合唱組合,一般壽命有限,因為可可愛愛跳跳蹦蹦的日子,光陰似箭,眨下眼就厭。 反而,兩男子的合唱組合,雖然也間中合久必分,但一般壽命較長,人大了便成熟了,再重組也不覺太尷尬。 兩男子合唱組合中,旺角代表有坐上了紅Van的Shine、台灣代表有動力火車、中國大陸代表有羽泉、J-POP方面又有Chemistry,此外,西方代表有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WHAM!,但我較喜愛的,是當年那一高一矮,其中一位成員相貌似足李龍基的Daryl Hall & John Oates。 可能為了迎合市場需要,又或者是要分散投資,合唱組合近年流行大堆頭,人多好辦事,兩男子兩女子一類的合唱組合,目前買少見少。 我沒有小米盒,卻有個Apple TV,某一天,我無意中在iTunes Music Festival高清音樂會台(免費的,你還要找非法下載嗎?),看了一隊新晉兩男子組合的演出。 一高一矮,高的那位雖然沒戴眼鏡,但相信仍可以擔當少林足球內的汽車維修員那角色,身材較小的那位,你會較為面善,對啊,他那把似曾相識的大鬍子,你可能會在香港寶生園養蜂場出品的蜜糖包裝紙上見過。 所以,單憑外表,他倆應該未必有資格登上任何如MR等之型男雜誌的封面。 這一隊兩男子合唱組合,名為Capital Cities,就連名字也不太刁鑽,很平庸。 Capital Cities首張專輯”In A Tidal Wave Of Mystery” 。圖片來自這裡。 兩位核心成員,Ryan Merchant和Sebu Simonian,二人均來自加州洛杉磯,2011年透過分類廣告式社交網站Craigslist結緣,大家事前都是靠做廣告音樂維生,雙方遇上後一拍即合,立即組隊,製作了”Safe and Sound”一曲,並馬上出版EP,在iTunes上出售。 一如大部份新一代的音樂人,Capital Cities都是先在網絡上紅起來。”Safe and Sound”火速在互聯網上備受廣傳,除了成為了US Alternative Songs chart的冠軍歌外,亦因為被德國Vodafone一支電視廣告採用,令Capital Cities馬上成為了一個在歐洲年輕樂迷間廣傳的新名字。此外, 亦因為歌曲中洋溢正能量氣氛,此曲亦被用作為美國Diabetes Hands Foundation的宣傳片主題曲。 “Safe and Sound”是一首徹頭徹尾的流行曲,曲首的電子drum roll fill-in,重複的跳八度上落低音電子旋律、還有analogue的synth pad,前奏已馬上將此曲定性,風格令我想起如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電子舞曲樂風。 但歌曲間奏,卻出現十分霸氣的小號獨奏,聲音令我聯想起八十年代流行爵士樂界的Herb Alpert,一開聲就語出驚人。 電子舞曲背景音樂,配兩把「佬」氣十足的歌聲,再加一把用了很多effect的霸氣小號,這個組合,實在醒神兼新奇。 再加上,”Safe and Sound”的中板節奏亦很適合緩跑的韻律,每次在跑步時聽到Spotify傳來了這首歌,旋律實在太catchy,每次都令我感到雀躍非常,腎上腺素急升,前進,前進,再前進。原來,音樂真的比能量飲品有效。 …

Capital Cities |兩男子唱作組合 Read More »

衝出亞洲的馬來唱作女歌手|Zee Avi & Yuna

單憑一把Ukulele自彈自唱,Zee Avi已可征服世界各地無數樂迷,圖片來自這裡。 這個年頭的樂壇,是最壞的時代,也可以是最好的時代。 多得互聯網的發達,曾經一度風行的MySpace,除了造就了不少獨立音樂人備受賞識,也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人,趁機衝出本土,邁進國際市場,繼而闖出名堂。 雖然MySpace已經式微,唯獨是大眾音樂電台如YouTube、Spotify或Last.fm,以至是iTunes及Amazon等一類的音樂售賣平台,繼續擔綱著世界音樂平台這角色。 很難想像,如果在十年前,可以將Zee Avi及Yuna這一類來自馬來西亞的本土歌手,放進英美音樂市場,並打進主流及獨立音樂流行榜,純粹以實力證明,音樂真的是無疆界。 沒聽過這兩位女歌手的名字?我建議你讀完我這一篇,馬上到YouTube找他們的MV或現場演出來聽聽,又或者,到HMV好、iTunes store也好,買她們的唱片來細心欣賞。 第一次聽到Zee Avi的聲音,是我旅遊馬来西亞的旅途上,已忘記了是在吉隆坡哪一家的小咖啡店,本來氣氛已經是懶洋洋的炎熱下午,揚聲器傳來了電台DJ的廣播,一把甜美中帶點沙啞層次的磁性嗓音,在輕鬆簡單的結他及爵士鼓伴奏下,我第一次聽到了”Bitter Heart”這首據稱已打入英美流行榜的歌曲,問問店員甲唱歌的是誰,她馬上自豪地說:「Zee Avi from Malaysia!」 就像她的歌聲般地隨意及任性而發,Zee Avi入行經歷也是如此地無心插柳。完全未有受過任何正統音樂訓練,結他唱歌都是自學,在大學主修設計的她,2007年,因為一名好友錯過了她的一趟業餘小演出,被好友再三要求下,於是她便將她的第一首自彈自唱的作品”Poppy”上載了往YouTube,由於備受網友好評,她開始陸續把自己對著WebCam錄製,抱住木結他或Ukulele自彈自唱的歌唱表演,放上YouTube。 至於令Zee Avi一夜成名的,是她在22歲生日前放上網的”No Christmas For Me”,一覺醒來,除了收到各方網友的激讚留言及超過3,000封電郵外,她這段製作粗糙的黑白短片,更迅速成為了YouTube精選推介短片,當然,任誰也猜到,馬上已有唱片公司向她打主意。 最後,Brushfire Records成功地將Zee Avi羅致旗下,該唱片公司其中的一位老闆Jack Johnson,同樣是走輕搖滾民謠曲風路線,難怪亦與Zee Avi一拍即合。隨後,Zee Avi亦曾經擔任Jack Johnson演唱會的特別嘉賓,很快便獲得美國當地樂迷注目。 聽Zee Avi的歌聲,實在有點像在炎炎夏日呷一口錫蘭冰茶的感覺,她的嗓音,甘甜中略帶苦澀,聽後猶有餘韻。咬字吐音帶有古典爵士老歌的韻味,旋律音階往上游走時,又像一陣輕煙,絲毫不費吹灰之力。 有樂評稱讚Zee Avi的嗓音,可媲美一代爵士歌后Billie Holiday(我覺得是演繹發音形神上的似,而並非聲音上的似),年紀輕輕的她,卻裹著一股「老靈魂」(Old Soul)在內心深處,聽到她的歌聲,時間就像被靜止下來。 分別在2009及2001年推出過兩張專輯,最高紀錄,曾經打入過Billboard Heatseekers榜的冠軍、Billboard Alternative Albums的第20位、Billboard Rock Albums的第32位。先不要說她是一名新人,作為一位來自亞洲國家的歌手,更加是難能可貴。 更有趣的是,Zee Avi早期的自拍音樂短片中,居然包括了她抱著Ukulele自彈自唱,以普通話演繹了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就會以「月亮融化了我的心」來形容她的演繹,不相信?大家不妨上YouTube聽聽。 堅守宗教傳統戴著Hijab包頭巾,已成為Yuna的造型特色。圖片來自這裡。 相對於走純樸民謠風的Zee Avi的鄰家少女,另一位衝出亞洲的馬來西亞歌手Yuna,所走的路線,卻是充滿大都會感覺的民族風情。 流著馬來人的血統,更是一名虔誠的回教徒, 身為女兒身,她亦堅守宗教傳統,出外必然會戴上Hijab包頭巾。即使身為流行樂壇寵兒,更已晉身美國市場,她依然毫不忌諱她的回教背景,衣著方面,還是是保持著具民族特色的低調簡樸(雖然,Yuna本人正主理了一個專為回教女性設計的時尚服裝品牌)。 自小酷愛音樂,14歲開始創作音樂,尤其喜歡抱著結他自彈自唱,在大學主修法律,畢業後,卻全情投入她的音樂人生。 2011年,在馬來西亞樂壇闖出道五年,闖出多少名堂後,隨即被來自紐約的獨立音樂Label FADER發掘,邀請她赴美推出了首張個人EP “Decorate”。 2012年,於美國市場出道不久,立即備受Pharrell Williams賞識,為她監製”Live Your …

衝出亞洲的馬來唱作女歌手|Zee Avi & Yuna Read More »

另類少年歌神Lorde

圖片來自這裡 正當我們為去年年終各大香港樂壇頒獎典禮誰應得獎誰不配上台領獎新一代如何青黃不接而爭論得面紅耳熱喋喋不休之際,樂壇遊戲規則,早已在世界各地默默改寫。 除了層出不窮的社交網絡,Spotify、Pandora、iTunes、SoundCloud等新興音樂平台,已陸陸續續滲透於新一代樂迷圈子裡,衍生出一種新的生態模式。 同時,亦因為拜社交網絡所賜,音樂口碑,再不會單純被大眾傳媒壟斷,隻手遮天,反而,來自樂迷之間的耳目相傳,也可以造就新星。 這一代的樂壇新星,不用依賴公仔箱或電台成名,而是,倘若可在社交網絡贏到草根網民,或甚至是自由樂評人及博客等歡心,集腋成裘,就有機會爆紅,創造神話。 才剛剛踏入2014,國際樂壇還在進行去年全年總結期間,不少人已紛紛將Lorde形容為2013年最具代表性的聲音,時代周刊更把她選為最具影響力之青少年。 個人專輯Pure Heroine 於2013年9月推出,剛好趕上提名截止時間,旋即獲得四項格林美提名。未贏獎,先贏氣勢。 相信不少樂迷也像我一樣,當初接觸到Lorde的音樂,不管是社交平台好、抑或是Spotify那類音樂放送平台也好,大多也是透過互聯網,聽到她的大熱成名作”Royals”。 我在Spotify有一兩個經常追蹤的Playlist,其中包括了Spotify的Top 100 Indie和Top 100 Alternative,此外還有NME及Guardian的音樂推介。 大概從去年八、九月期間開始吧,Lorde這名字及 ”Royals”這首歌,就開始不斷推送到我的Playlist上,想避也避不到,當然,此曲也實在百聽不厭,多聽幾次,其實我也不會太介意。執筆之時,這首單曲已經在Spotify上被點播過九千一百二十多萬次。 一如我平日聽Spotify的習慣,大部分時間我會較為隨意,間中更會十分隨機,所以,聆聽之時,一般我也不會太在意這位那位新名字是誰,到多聽了幾次後,我才會去看看歌手的簡介,或認真地上網搜尋相關資料。 聽了差不多上十次八次,我還完全沒有在意過Lorde究竟是何方神聖,於是,當我知道這位新人推出此單曲之時,原来只有16歲,初時,真的嚇了一跳。 認聲不認人,Lorde的確早熟,年紀輕輕,嗓音已有股成熟女人的騷靈韻味,中低音域尤其委婉動人,情感飽滿,呢喃吐字間,更有一份滄桑的頹廢美。 有樂評人把她與Florence Welch及Lana Del Ray比較,也有人將她的氣質,媲美當年的Kate Bush。但我認為,Lorde就是Lorde,雖然年紀輕輕,她已有屬於自己的聲音和獨特風格。 Lorde只是藝名,原名Ella Yelich-O’Connor,來自新西蘭奧克蘭,是一名音樂小天才,13歲已經在音樂達人秀中被唱片公司發掘,旋即簽約成為旗下唱作歌手。 名符其實是網絡一代的歌手,Lorde於2012年11月發行的首張EP The Love Club(當中包括大熱的”Royals”),也是先於音樂社交網絡SoundCloud上發表,繼而才發行數碼音樂版, 最後才是CD。 Lorde的人氣爆發點,也是有賴社交網絡推波助瀾,她除了在各大社交網絡幾乎無處不在之外,她個人也終日沉迷於像Reddit這一類的較為Hardcore的社交網絡。 “Royals”以單曲發行後,雖然未至於平地一聲雷,卻於2013年4月左右,開始陸續於各大網絡社區如BuzzFeed等備受談論,iTunes上的銷量,亦於一個月間,由數百躍升至十多萬,作為沒有鋪天蓋地宣傳的新人,成績斐然。 到了2013年9月大碟發行時,Lorde已經成功進佔了大部分英美網絡獨立音樂流行榜的首位,同時成功衝出新西蘭(她在倫敦的首次演出,門票四分鐘內就已經賣光)。 此外,一如不少在網絡上以病毒式爆紅的歌曲,”Royals”同樣被無數人翻唱過,除了電視的歌唱達人秀外,還有無數致敬式的重新演繹,當然,此曲還少不免地,被拿了作電視廣告主題曲。 說回音樂,Lorde的所有作品,一律與80後年輕監製Joel Little合寫,樂器編排相當簡約,多以敲擊節奏、少量電子合成聲音,以及人聲為骨幹,有點當年Massive Attack的影子。 大致上,編曲往往離不開一個帶點部落風的進擊鼓節奏(Tribal Drum),間中節奏也含電子程序,再來多少電子合成低音托底,電氣化的Synth Pad營造的層次感Ambient氣氛,音樂部分的骨幹條理分明,除主音外,同樣帶點部落風的多聲部吟唱,旋律雖然並非琅琅上口,卻有本事能迅即抓住你的聽覺神經,全因Lorde的歌聲實在富有張力。 雖然Lorde的嗓音和音樂風格都相當成熟,絕非如一般年青偶像派歌手的糖衣包裝,可是,在她的歌詞內,你還可以一窺這位十六歲少女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怎麼模樣。 ”Royals”正好就是年輕人對物慾主義的嘲諷,金錢絕非萬能,她也懶理人家的標準為何,總之就是要活出自己的一套,難怪獲得世界各地年輕人的共鳴。 “Tennie Court”劈頭第一句就說”Don’t you think that it’s boring how people talk. Making …

另類少年歌神Lorde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