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小號界新紮師妹Lucienne演繹傳統協奏曲

Lucienne Renaudin Vary: Trumpet Concerto – Lucerne Symphony Orchestra, Michael Sanderling 在古典音樂界,音樂神童有不少,但以小號手而言,兼且還要是一名個子小小的小女孩,Lucienne Renaudin Vary可能是第一人。 最初我是在YouTube看到還是11、12歲的她,已經把手中的Cornet吹得似模似樣,站在台上腳踏涼鞋的她,演奏時左搖右擺,投入忘我,從她的小號聲音中,我感受到無拘無束的自由氣息。 才13歲,技術已見成熟,贏過無數音樂獎項,其中,包括以法國小號之神Maurice André之名設立的青年音樂家大獎。 作為樂壇明日之星,17歲簽約Warner Classics,首三張專輯,主要以夾雜百老匯經典歌、流行古典旋律,以及拉丁音樂等,都是一些較為易入屋的作品,甫一推出,廣受好評。 今年23歲,Lucienne剛剛推出第四張個人專輯,曲目卻來一個華麗轉身,還原基本步,打正小號協奏曲旗號,收錄了一些較傳統的標準小號曲目,也有一些近代作品。 Hummel和Haydn兩套古典時期的協奏曲已不用多加介紹,Lucienne以柔和甜美的音色,配以輕鬆自若的造句手法,讓這兩首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歌曲,重新賦予新鮮感。 愈是考驗技術的樂句,Lucienne愈是以更步履輕盈的手法,輕描淡寫地如大筆一揮;在處理慢板的第二樂章,如歌唱般的優美造句,更突顯她在技術上的老練。 巴洛克時期的Neruda協奏曲,Lucienne把所有高音域部分的旋律,都處理得如信手沾來,行雲流水中在音階上一上一落,技巧實而不華,絲毫不讓人感到任何壓力。 俄羅斯作曲家Arutunian的協奏曲,算是小號曲目中的經典炫技作品,受俄式樂風影響,大部分小號手都會以較霸氣的姿態演譯。 但Lucienne卻一反主流,她以一貫的作風,用較為細膩的音色和造句手法,賦予此曲另一種姿態,主題旋律注入柔中帶剛的力量,如風中勁草,處理慢板樂段時一如電影配樂,有畫面,充滿戲劇性效果。 Big Band音樂中的喇叭之王Harry James,曾經寫下一首只有一個樂章的協奏曲,Lucienne這個版本卻重新編曲,成為銅管小組伴奏小號獨奏。 事實上,除了古典音樂的範疇,Lucienne一直都試圖讓大家認同她在爵士音樂上的成就,雖然,相信因長年受古典音樂訓練的薰陶,她的爵士樂風還是過於有板有眼。 但無可否認,她在Harry James此曲中展現出精準老練的技巧,無論是吐納和指法上的操控速度,音域上的柔韌性,華彩樂段中不費吹灰之力的飆高音,都一一教人技驚四座。 一曲既畢,我已在期待Lucienne的下一張專輯。

希望之歌 | 久石讓

SONGS OF HOPE: THE ESSENTIAL JOE HISAISHI VOL. 2 有了2020年備受好評的《Dream Songs》 這珠玉在前,於是,緊接2021年暑假尾聲,唱片公司乘勝追擊,推出了久石讓作品精選的第二輯《Songs of Hope》。 《Dream Songs》有好幾套較熱門的宮崎駿動畫主題曲助陣,選曲方面,亦收錄了好幾首經典配樂作品,另追加幾套電影配樂交響組曲,《Songs of Hope》則搜羅了更多大師的滄海遺珠,作品以來自幾套暢銷作品集的單曲為主,跨越30多年。 《Songs of Hope》的選曲,大致上可分為三大類,第一、經典配樂重新編曲的管弦樂、純鋼琴的錄音室或現場演奏版;第二、電影原聲配樂;第三、非配樂類的原創室樂或管弦樂現代嚴肅作品。 事實上,單憑宮崎駿及北野武御用配樂師這名銜,除了日本本地,久石讓已經是一個國際舞台上家傳戶曉的名字,但其實,久石讓的音樂生涯不止於此。 古典音樂出身的久石讓,最熱衷的工作,還是能夠擔綱大型管弦樂團的指揮,以及創作現代嚴肅管弦樂作品。 執筆之時,還有四個月才踏入71歲的久石讓,過去廿多年來,在頻繁的配樂師工作之餘,更一直活躍於各大演奏廳,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久石讓除了把好些個人的配樂作品,重新編曲並由大型管弦樂團演譯,期間,他亦撰寫過不少現代嚴肅音樂,包括兩套協奏曲和一些室樂作品。 此外,近年他更還了自己的一個心願,就是灌錄了整套貝多芬交響樂全集,此外,還包括其他陸續推出的古典樂章錄音,魄力實在令人佩服。 久石讓曾經說過:「音樂是我的生命,作曲是我人生的全部」。在全球疫情的陰霾籠罩下,今回以《Songs of Hope》為題推出這張專輯,相信就是久石讓希望透過他的音樂,為人類來帶來一點希望。 與第一集專輯的佈局不遑多讓,同樣是雙CD合共24首歌曲的超重磅精選,網羅的錄音,分別是來自多張久石讓與不同管弦樂團和室樂團合作的專輯,當中包括Orchestra Città di Ferrara、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和New Japan Philharmonic World Dream Orchestra等等。 事實上,過去久石讓曾灌錄過形形色色的多套管弦樂專輯,都是他的電影配樂重新演譯,也有以交響詩或組曲形式的新編曲,此外,更有純鋼琴及室樂演奏,版本繁多產量爆棚。 因此,這兩套精選專輯,實在是讓大家可一次過重溫久石讓經典配樂作品的好機會。與第一輯的《Dream Songs》比較,你會發覺有少部分曲目,是來自同一齣電影的配樂,但大家可以放心,兩者都是編曲截然不同的版本。 久石讓的管弦樂風格,備受Ravel一類的新古典主義作曲家影響,此外,他亦創作過不少鋼琴獨奏作品,其浪漫情懷,亦帶著Chopin如歌詠般的靈感。 大師所創作的大旋律,有著流行曲般的大眾化口味,但卻從來不落俗套。旋律簡約而浪漫,窩心之處,往往能直達你的心房,溫暖如初升旭日;表達揪心之痛,音符及和弦水乳交融,寥寥一兩段樂句,往往已可以直逼你的淚腺邊緣,含蓄而不煽情。 《Songs of Hope》專輯以北野武經典電影《壞孩子的天空》中,最為人熟悉的主題曲《Angel Doll》揭開序幕,此乃電影原聲配樂,然後,又以電影內的終曲《Kids Return》,作為CD1的總結,這裡輯錄的,是鋼琴及弦樂小組的現場演出版本。 久石讓曾經推出過一系列以《PIANO STORIES》為標題的專輯,分別有四輯,大都是鋼琴及管弦樂團的協奏交響詩,或者是純鋼琴獨奏的作品,來自這個系列的作品,這專輯內便有好幾首。 1998年的作品,《la …

希望之歌 | 久石讓 Read More »

維也納靡靡之音的電影交響夢

John Williams In Vienna | John Williams/ Anne-Sophie Mutt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John Williams本人的主樂器究竟是什麼?為何他對我們每件樂器的特性都瞭如指掌?」 曾經坐在樂團裡,作為小號組席上成員之一的我,演出既畢,與其他樂器組的團員交流,赫然發現,原來大家都有類似感覺。 無論是史詩式科幻巨著、敘述大時代的大電影、或者是合家歡的童話故事,除了賺人熱淚、威武輝煌的大旋律,大師的管弦樂配器功力更是深厚,令樂團裡演奏其作品的樂手們,往往更能盡展所長,全力以赴,沒有躲懶的空間,是一個很暢快的演奏體驗。 演繹大師的電影音樂作品的錄音,多如恆河沙數,但對於樂迷來說,卻是多十張都不嫌多,更何況,今次這一套錄音,是由大師親自領軍,指揮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還有Anne-Sophie Mutter施展出如Carmen Fantasy般的炫技功架,協奏了其中七首作品。 這其實是今年一月的現場錄音,視頻較早前已在網絡上出現,我第一首看/聽到的,是Empire Strick Back的主題曲,樂曲響起,我見大師在指揮時面露驚喜的滿意笑容,在螢幕前的我,也發出會心微笑。 Imperial March這作品,要突出黑武士的歹角角色,節奏上有股步步進逼、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氣場,銅管樂組演奏的主旋律,也相當霸氣。而有趣的是,今次來到維也納金色大廳這演出場地,此曲竟然有一股威武的帝王魅力,每組樂器的成員,即使是擔綱主旋律的,都沒有顧住搶閘,反而,樂團有一股兼收並蓄的凝聚力,令眾人發出更具群體震撼的爆炸力。 古典樂迷一定知道,該樂團獨有的“Vienna sound”,除了來自樂團傳統的溫暖、飽滿,以及華麗得來卻帶點內斂的演奏風格之外,樂手使用的傳統歐洲風樂器,更能塑造出一種獨特的聲音。從一眼就可以看出構造上大不同的rotary trumpet和Viennese horn,還有採用傳統工藝製造的Viennese oboes等等,以至是定音鼓等,一一都成就了獨特的“Vienna sound”。  留意一下Jurassic Park的主題曲,你就會深深體會到,Viennese horn的聲音,是可以如何甜美如柔軟的蜜糖,樂團的壯麗演繹,亦重新賦予這首作品一個第二生命。 部份由Anne-Sophie Mutter獨奏的作品,其實已經在另一張專輯中出現過,可是,單單是聽到Harry Potter主題曲的這個“Vienna sound”的版本,琴弓在弦線上的瘋狂飛舞,樂團施展出的交響樂魔法,又馬上令人想再三安歌。 為擁有60年作曲生涯的大師選曲,並且要收錄在同一場音樂會內或一套專輯內,實在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我肯定總有一兩首你期待卻沒有出現的作品,打算入手的話,我會推薦有19首作品的Deluxe版本,“Vienna sound”的魅力,加上John Williams作品的這個配搭,實在是非同凡響。

久石讓的電影音樂夢

「電影配樂就是電影的靈魂哦。」 每一次,當我坐在戲院內,電影配樂的悠揚樂韻響起,伴隨著視覺上美不勝收的畫面時,我的腦海內,就會出現這個想法,而不止一次令我有這個感受的,就是久石讓的配樂。 21套宮崎駿動畫經典,Netflix一口氣重溫 最近,Netflix把21套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系列上架,一下子間,讓大家重溫了不少老師的名作,當中有經典的,也有些是較為小眾的。 我期望,繼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之後,Netflix也會把北野武的經典舊作,一口氣上架。 也許你會問,除了大家都是日本名電影製作人,一位動畫界、一位導演及演員界,到底宮崎駿和北野武兩者間的共同點在那裡? 久石讓與北野武 以電影結緣音樂 事實上,兩位大師,與電影配樂作曲家久石讓,都是長期合作夥伴。 提起久石讓,相信大部人只會聯想起宮崎駿,我也一樣。但後來,我看了北野武的《花火》(1997),才赫然發現,久石讓原來並非是宮崎駿的獨家指定配樂人。 很多人認為久石讓與宮崎駿二人的作品,是天作之合,這點我也同意。但如果你認為久石讓只會把自己最好的交給宮崎駿,我覺得,這可能只是大家的一廂情願。 事實上,久石讓的音樂旋律,配在北野武的唯美暴力畫面內,居然又會產生出另一種情緒複雜的化學作用。 翻查紀錄才記起,大概是公元2000年前左右吧,當你以為北野武凡事只會訴諸暴力,他卻冷不防拍了一齣溫情小品《菊次郎之夏》(1999),那首主題曲的優美旋律,既帶點兒歌色彩的天真爛漫,同時又充滿溫馨感,於是,馬上攻陷了不少聽眾的心。 那段日子,打開收音機,DJ們都好像手到拿來,總喜歡把這首主題曲,用作劇場版獨白的配樂。 後來再翻查紀錄,我才知道,原來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1991) 開始,北野武已經和久石讓多次合作。 就連北野武電影工作室的片頭音樂,都是出自久石讓的手筆。 除了上述作品,《北野武奏鳴曲》(1993)、《壞孩子的天空》(1996)、《大佬》(2000)等等,都是二人在電影及配樂交流的經典作。 我曾經擁有過一張《Joe Hisaishi Meets Kitano Films》的專輯,本來長期放在公司享受,可惜某天給某個同事借走了,之後就一去沒回頭了(如果現在正閱這篇文章的你就是這位仁兄,我想告訴你,我記得你是誰哦)。 這是一張很棒的精選專輯,收錄了上述所有北野武和久石讓曾經合作的電影配樂。 幸而,久石讓的作品,經常被反覆地重新演繹及灌錄,包括久石讓本人,純鋼琴、管弦樂、電子音樂配管弦樂等等,形形色色,精選專輯更是不勝枚舉。 今年69歲,過去十年,久石讓醉心於更多的管弦樂團的現場出現,除了擔綱鋼琴師,亦踏上指揮台,個人的作品以外,亦灌錄了全套貝多芬的交響樂,作為一名學習古典音樂出身的音樂人,相信是了自己一個心願吧。 要搜羅久石讓的新曲加精選的作品集,選擇太多,可以是一件很疲憊的事,幸好,他新灌錄的專輯,又好像源源不絕,就像最近推出的雙CD專輯《Dream Songs: The Essential Joe Hisaishi》,肯定是近年最值得收藏的一套。 這套專輯並非一般精選作品集這麼簡單,28首歌曲,有差不多一半,都是經過重新編曲的新版演繹。 第一張CD以鋼琴及大型編製的管弦樂團為主調,參與演出的,除了久石讓本人,還有他和他近年演出頻頻的新日本愛樂World Dream交響樂團,以及曾參與無數古典及電影配樂演出的倫敦交響樂團。 由鋼琴以幾個引人入勝的和弦展開,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主題曲,立即為這套專輯揭開了一個如夢幻般的序幕。 緊接著出場的,就有《魔女宅急便》女主角的主題旋律,大家相信都已經對這首歌曲耳熟能詳,久石讓刻意把原本的旋律略作修飾,加上裝飾音,鋼琴與小提琴的對話,尤其溫馨動人。 弦樂組撥奏把我們從動畫世界,帶到了《菊次郎之夏》的電影銀幕,這是一個很獨特的重新編曲,令人既熟悉,又有一點新鮮感,弦樂組與木管樂組的音樂對答,與鋼琴敲起的旋律伴隨,亦產生了微妙的化學作用。 我個人對《飛天紅豬俠》這齣宮崎駿作品印象一般,但這裡兩個音軌的管弦樂組曲,卻令我對此作產生了想要重看的衝動。此外,同樣是管弦樂交響詩般的大氣作品,《幽靈公主》又是如此地蕩氣迴腸,扣人心弦。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電影配樂聽過無數次,是久石讓近年相對較少的配器曲式,前奏用上了電子音樂,同時亦配上管弦樂的伴奏,以及人聲的和唱。 回味了這麼多首舊作,令我最有感覺的,反而是電影《禮儀師》的配樂組曲。悠揚的大提琴旋律,如電影中對逝去者致敬的告別式,聽時真的令人有鼻子發酸的感覺,歌曲的中段,弦樂的大旋律繼續賺人熱淚,然後又把聽眾的情緒推進,同一個主旋律奏出充滿希望的聲音,幕幕感人的電影場面再次出現,這就是電影配樂的神奇魔法。 久石讓的電影配樂,就是《天空之城》中的魔法石 第二張CD的主角依然是鋼琴,但樂團換來編製相對較小的室樂團。部分歌曲,相信是選輯自其他較早前的電影配樂錄音,其中包括《壞孩子的天空》。 久石讓亦以純鋼琴幻想曲的曲式,重新演繹了《風之谷》、《天空之城》和《花火》等好幾首的經典,一一皆爲感動人心的作品。 而我個人的宮崎駿電影主題曲私房歌,一定要數《哈爾移動城堡》的主題曲,這首充滿浪漫歐陸風情的作品,以鋼琴配弦樂室樂團的演繹,三拍子的小步舞曲節奏,如電影中隨風移動的城堡,單憑聲音,已令人感到歷歷在目。 「電影配樂就是電影的靈魂哦。」 每一次,當我坐在戲院內,電影配樂的悠揚樂韻響起,伴隨著視覺上美不勝收的畫面時,我的腦海內,就會出現這個想法,而不止一次令我有這個感受的,就是久石讓的配樂。 與其說久石讓是一名電影配樂師,不如說他是一名音樂魔法師,他筆下的音符,其實就是《天空之城》內的魔法石,能夠一石激起我們心中情感的無限漣漪,電影未必可以讓你再三回味,但電影音樂卻可以。

三個你要經常聽新歌的理由

「這個年頭,大概已沒什麼新歌/新樂隊/新歌手值得聽吧。」 這句話,我覺得比粗口(髒話)更難聽,年輕的時候,聽到年紀比我大的朋友或長輩對我這樣講,那個時候,我就已經很害怕,自己有天會變成有這種想法。 到我年紀稍長,我發覺我身邊的同輩,有些已經成為「資深」樂迷的,也開始每隔兩天就嚷著「新不如舊」這類話,可是,我卻對這種想法更愈來愈抗拒。 本來,聽音樂是很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大同。但相信大家都會觀察到,絕大部人,大概過了30歲後,就會開始集中只聽自己習慣聽的音樂品種,甚至是,只重複地自己從前喜歡聽的曲目,我個人是覺得很可惜的。 人的耳朵有沒有惰性?當然有。 隨著人的年紀愈大,我們的耳朵,會偏好地只選擇聆聽自己熟悉的聲音,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你的耳朵,其實是需要不斷尋找一些新衝擊,甚至是,你間中要挑戰一下自己的音樂底線,才可以令你的腦袋持續活躍,保持年青。 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醫學院之一,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家名學府,也有從事不少音樂治療,以及音樂與腦神經關係的研究。 話說某天我無意中從該醫學院的網頁,讀到一篇題為”Keep Your Brain Young with Music”的文章。文中指出了音樂與腦健康的密切關係,我們可以需要透過聽歌,或者是彈奏樂器,用來替腦袋做運動,所聽所彈奏的歌愈不熟悉愈好,音樂結構愈複雜也愈好。 先不要說音樂對治療高血壓、焦慮、痛症等等的潛在功效,早有不少研究指出,音樂具備可提高集中力、記憶力、精神警覺性等等「補腦」效用。 稍稍學習過音樂的朋友們,大概亦會知道,音樂其實具備相當的數學性,音符與音符之間、和弦結構、節奏拍子,其實都是數字遊戲,而且具備一定的邏輯,以及如建築美學般的結構。 當你在聆聽的時候,即使沒有刻意地、具意識地去消化音樂,可是,你的大腦,其實會自動自覺進行運算。因此,但凡結構和節奏愈複雜、你的耳朵愈不熟悉的音樂,你的大腦就會被逼進行更繁複的運算,你亦需要更多的「腦力」,這情況,就有點像幫腦袋做伸展、做健身運動。 Johns Hopkins醫學院更曾經使用fMRI,掃描多副聆聽音樂期間的大腦,學者們發覺,爵士音樂對腦袋不同領域,尤其可以產生多種不同刺激。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爵士音樂除了具備即興性,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連串性較難估計、同時亦經常會出現令聽者不易捉摸的複合節奏,因此,這些聲音對腦袋運算力的考驗,難度亦相對更高。 但你其實不用刻意選擇聆聽爵士樂,研究指出,只要聆聽不熟悉的歌曲,甚至是對耳朵有一定挑戰難度的音樂,都可有助令你的腦袋保持年輕。所以,經常發掘新歌來聽,同時打開你的耳朵和腦袋的伸展性,才是最重要。 類似有關腦神經與音樂的研究,在2009年的紀錄片 My Music Brain 中亦有作過深入討論。由於對這方面的研究充滿好奇,再加上作為一名出色音樂人,Sting亦曾經自動請纓,把他的腦袋被fMRI掃描,讓科學家們研究一下這位音樂天才的腦袋,究竟是如何運作。 Sting亦曾經指出,踏入50歲後,為了保持腦筋活躍,他積極嘗試駕馭一些難度較高的樂器,譬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古樂器Lute (魯特琴),並且嘗試推出古典音樂風格的專輯。這可能是今年已經67歲的他,依然保持極佳音樂造詣狀態的原因之一。 接觸新音樂雖然很重要,可是,間中懷緬一下,聽一些從前喜愛的歌曲,也是一件美好事。事實上,我久不久也會把一些自己珍藏多年的舊唱片拿出來聽,一下子間,就像回到昨日美好的日子,那種感覺,其實很美妙。 再者,因為年輕時對大部分作品的認識有限,現在加上互聯網發達,上網找資料容易得多,於是,若果想重新認識一些經典作品,現在就可以用更加抽絲剝繭的角度去欣賞了,樂趣當然又是截然不同。 這個年頭,由於有了Apple Music、Spotify,或者是我最近終於入局的Tidal,無論是你要「主動地」,或甚至是「被動地」發掘新歌來聽,都變得輕而易舉。 音樂串流平台的推薦歌單,我覺得簡直是一個奇妙旅程,今時今日,大家都可以輕易地隨機發掘未聽過的新歌,音樂世界,更是無遠弗屆。 當中,三個音樂平台我也有使用,我認為Spotify的推薦最知我口味,但長期只聽Spotify的歌單,卻可能會令我有音樂偏食的情況。 此外,我亦見到網絡上有人批評Tidal背後的algorithm運作不夠完善,派給你的歌曲間中並非你所要求的品種,譬如你已經說明要聽純音樂,還會給你推薦有歌詞的歌曲。 可是,反觀Tidal的推薦歌單,往往卻給我較多驚喜,無論是音樂種類,抑或是樂手的名字,都有好些較冷門的選擇,我亦喜歡在他們的Staff Picks歌單中隨機地尋寶,話說回來,我發覺Tidal對新晉歌手尤其寵愛有加。 最近Tidal給我的推薦歌單,便包括了只有18歲的英國獨立女歌手Arlo Parks的Cola,剛20出頭的爵士樂界神奇小子Jacob Collier、已經不再是新人但新專輯依然給人驚喜的Esperanza Spalding、集Soul/Funk/R&B/Blues於一身的Deva Mahal、美國EDM-pop二人組The Chainsmokers、College Rock樂隊The National等單位及歌手的新曲,這種體會,就像在沒有任何前設的期待下,走進了一家少許陌生,但是充滿驚喜的音樂超級市場。 今天開始,我建議你每天最少一次,走入一家陌生的音樂超級市場,隨機地聽一首新歌,我不敢保證能夠保持你的腦袋年輕,但最低限度,一定能拓展你的音樂品味和欣賞聽力。 參考文章:Johns Hopkins Medicine:Keep Your Brain …

三個你要經常聽新歌的理由 Read More »

給我8小時,來睡一場轟轟烈烈的覺!

Max Richter的簡約派新古典 | Neo-classical Minimalist 連續忙碌了好幾天的工作,航班延誤了足足四小時,我帶著疲累的身軀上了飛機,在歸家的國泰航班上,本來打算馬上抱頭大睡,卻因為上機前拿了一份New York Times,無意中讀到《On the Mattress for ‘Sleep,’ an 8-Hour Lullaby》這段文章的標題,卻令好奇的我的倦意稍為遲緩。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的報導,正如標題所講,這場長達8小時的音樂會,全場觀眾每人提供睡床一大張,陪眠音樂全程侍候,奏足8小時。各位觀眾,音樂期間,除必須關掉所有響鬧裝置,歡迎自行入睡。 音樂台上的主角,是旅居英國的德裔作曲家Max Richter,以及一班由American Contemporary Music Ensemble成員組成的室樂團。 入場奉旨任睡8小時,兼且承惠美金$250的這場音樂會,究竟是否值回票價?當然是見仁見智,但這篇報導的作者本人對這場音樂會的評價,卻似乎略帶cynical,認為Max Richter都是綽頭居多。 但說穿了,音樂會的舞台設在紐約,這裡是一個幾乎任何奇妙事情都能夠發生的城市,難怪,音樂會後,不少人在場聽眾都覺得這次的體驗實屬難忘。 Max Richter亦揚言,某程度上,這套鼓勵大家不用互動、投入冥想墮入睡網的音樂體驗,是他個人對數位資訊爆棚、消費主義主導這個時代的低調控訴。 事實上,《Sleep》(2015)當初創作的動機,是Max Richter對《Bach:Goldberg Variations》的致敬作品,話說當年Bach寫這一套鋼琴主題及變奏曲的時候,是為了幫助皇室成員解決失眠問題,這有可能是音樂史上的第一套安眠曲。 《Goldberg Variations》大概用一個小時左右可以演奏完,《Sleep》卻要超過8小時,剛好大概是一個生活規律正常的成年人,每晚所需的充足睡眠時間。 整套作品分為204段,其中大部份的音樂小片段,平均只有兩分鐘左右,音樂段落之間,幾乎零起伏,除了最後接近黎明的時段,音樂有多少許的陽光感,8個小時內,幾乎都是靜如止水。 實不相瞞,我是在剛剛入到大學,開始「扮」文藝青年的時代,才開始接觸《微模主義》(Mimimalism)的音樂,當時我聽了大量如Terry Riley、Steve Reich、Philip Glass等作曲家的作品,後來也逐漸被Brian Eno的《氛圍音樂》(Ambient music)所薰陶。 老老實實,無論作品本身如何充滿知性的動機,聽這類作品而不被催眠入睡,或多或少,你需要超乎一般音樂聆聽者的耐力和專注力。 但請不要誤會,我還是十分欣賞這類音樂的,而我個人認為,Max Richter可說是新一代的《微模主義》新古典音樂人中的佼佼者,只是,他卻更懂社會運作的潛規則,很有商業頭腦,以這場《Sleep》音樂會為例,音樂部分絕對「平平」,但概念說起來卻甚有睇頭,難怪獲得了不少紐約曼克頓知識分子們及媒體的支持,在社交網絡上的曝光和正評,更是不在話下。 事實上,Max Richter的作品,在老牌德國古典音樂品牌DGG發行,某程度上,已被標籤為可登大雅之堂的嚴肅古典音樂類別。而他的作品,亦不乏被電影、電視及廣告採用,主題曲、插曲和配樂都有。平時打開Netflix、HBO或YouTube,你就會在無意間聽到他的作品,耳朵很難錯過。 Max Richter作品中,要數最為人所熟悉,首推《Recomposed by Max Richter: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2014),Max Richter把這首大家早已聽得耳熟能詳的小提琴協奏曲,重新解構後,重新拆建改寫,好些似曾相識的音樂材料被重新烹調,可謂古典音樂的二次創作。 Netflix的人氣美食紀錄片《Chef’s …

給我8小時,來睡一場轟轟烈烈的覺! Read More »

坂本龍一《async》透過音符探索生死迷思

中學時代,因為瘋狂地迷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如魔法般的電子音樂,三位主腦成員,高橋幸宏(主音及鼓)、細野晴臣(低音結他)、坂本龍一(琴鍵),各自的獨立作品,我也沒有放過,雖然,坊間要找他們的個人專輯,其實很難。 由於坂本龍一是最有型最帥的一位,加上他在東京藝術大學研究院畢業的學術背景,有「教授」的這有型稱號,我這份人比較膚淺,於是,YMO三子之中,我對他的作品,份外情有獨鍾,我上理髮店,也是拿著他的照片,叫髮型師照剪可也。 那是80年代,市面上能夠找到的坂本龍一唱片,實在是寥寥可數,再加上,作為一名窮學生,我當然負擔不起日本版水貨,於是,我唯有向在台灣讀書的朋友,以及在智源書局工作的朋友求助。 那個年代,台灣的海盜版卡式帶,除了主流音樂,就連坂本龍一的作品,也可以在光華商場(相當於我們香港的信和商場)買到,海盜也真有品味。 此外,智源書局是當年香港貨色最齊全的日本書店,客人間中也會訂唱片,在那裡上班的朋友,認識不少日本朋友,要找稀有日本音樂,總有窿路。 於是,我便曾經千方百計地,由1978年開始坂本龍一的第一張個人專輯《THOUSAND KNIVES》開始,很有恆心地逐一集齊,包括《B-2 UNIT》、《音樂圖鑑》、《Left Handed Dream》《未來派野郎》《未來派野郎》、《NEO GEO》等專輯,其中有部分是坊間找到的唱片,更多是自製的卡式帶,我還有一盒《Media Bahn Live》現場演出的VHS帶,這批專輯的名字,我不用Google也數得出來。 1983年,坂本龍一在大島渚執導,David Bowie擔綱主角的經典電影《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除了粉墨登場,也包辦了片中配樂,原版的電影配樂,黑膠唱片當年在香港很容易找到,但以純鋼琴演奏片中配樂的《CODA》,行貨卻沒有出現,契而不捨的我,托朋友的日本友人,給我翻錄了一盒卡式帶,回想當天,收到的時候真的感到如獲至寶,幾乎想哭。 而坂本龍一這位我崇拜至極的音樂人,在荷里活漸露頭角後,開始製作更多的電影配樂,《The Last Emperor》(1988年)、《The Sheltering Sky》(1991年)、《High Heels》(1991年)及《The Wuthering Heights》(1992年)等等,主題旋律都是大氣之作,開始展現大師風範。 事實上,坂本所寫的旋律極之簡約,音符的節約程度,近乎吝嗇,雖然間中使用不協調的無調性手法,但音樂結構,和弦著墨好像多一個小節也嫌多,謹慎非常。正正因為吝嗇,反而令他的音樂,有種神奇的治癒力量。 事有湊巧,坂本1998年為三共製藥的廣告主題曲《Energy flow》,單曲大賣了超過一百萬,有人笑說,其音樂治癒力,隨時遠勝廣告中所推銷的藥品。 大學時代主修電子音樂及民族音樂,坂本龍一處處流露他備受無調性音樂、微模音樂等較具實驗性的現代聲音影響,他曲風中顯現出的空靈氣質,亦是超凡脫俗,媲美現代音樂大師武滿徹,同時,他的音樂哲學,亦深受John Cage的Avant Garde樂派影響。 我第一張擁有的坂本龍一的CD,是1989年的《Beauty》,這是一張糅合了日本及非洲民族音樂、電子音樂、Fusion Jazz、Rock、古典等多元化音樂元素,我覺得這是他成名後的最高峰傑作,《Amore》是我聽一萬次都不會厭的作品。 回帶看坂本龍一大概於2005年左右,替New Balance代言的一輯電視廣告,影片內,見全身黑西裝腳踢NB扶住一台單車,出入紐約的舊式工廠大廈,那個時候,坂本教授,雖然已是中佬一名,但他那頭杜拉格斯式分界的白髮,應該仍可以迷倒萬千美少女,我除了把那首主題曲《Ngo》長期放在iTunes內翻聽,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他是型爆輪的NB代言人,志明春嬌內的余文樂也望塵莫及。 一眨眼間,今年已經65歲的坂本教授,2014年因咽喉癌引退,稍作小休,謝絕公開演出後,很快已重出江湖,參與幕後工作,除了於2015年參與了奧斯卡大片《The Revenant》,以及《我的長崎母親》的電影配樂。 今年更推出個人全新專輯《async》(對上一張專輯《Out Of Noise》已經是8年前),與大家探索生與死的意義,一息尚存,永不言休。 我在YouTube看了他被NHK訪問的片段(有英文翻譯配音),發覺臉龐瘦削的他,的確滄老了不少,一頭銀髮,白得無可再白。 但談起他的新作品,他在新專輯內發掘的新聲音、以及幾件稀有的樂器珍藏,他又雀躍得像個帶點稚氣的年輕人,一時間,你會忘記了,坂本其實已經是一名65歲的古稀老人。 專輯由節奏極緩慢,BPM 70左右的《andata》展開,開首由鋼琴彈奏出簡樸淡然的旋律,後半部由教堂風琴換入取替鋼琴,配合背景的電子聲效及經處理的環境聲,有點莊嚴的宗教意味,教人心境平和。 《solari》用電子鍵琴,在中音域以八個小節的重複和弦進行,循環不息,期間滲透出像光影般的高音區的副旋律,結構充滿簡約的冥想意味。 《ZURE》的電子合成聲音,令人聯想起YMO時代的電子實驗作品,整首作品只重複了兩個和弦進行,中間加插不同的電子噪音和聲效。 坂本的鋼琴作品,向來備受法國新古典作曲家Erik Satie的影響,《ubi》又是另一個例子,哀傷的鋼琴旋律,重複如警號的鈴聲,襯托著電子樂器營造出的環境聲,有點像齣悲劇電影的場面。 簡約重複的鋼琴和弦,配合電子環境聲效,層層疊疊的人聲朗讀,成為了《fullmoon》渾然天成的聲音,也娓娓道出了此專輯的主題。“Because we don’t know …

坂本龍一《async》透過音符探索生死迷思 Read More »

《文藝要在晚餐後》

(1) 有否晚上聽歌的偏好或習慣及原因? 人生中有幾段日子都經歷過一個人生活,那個時候,晚上邊工作邊看書邊聽歌,然後入睡前找合適的音樂伴眠,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組織了自己的家庭,我還是享受睡前聽歌邊看書邊聽歌的這習慣,當然,因為另一半的音樂品味未必盡與自己的相同,聽歌亦始終是很個人的一回事,於是,我還是會選擇用耳機聽歌,現在有了無綫耳機,就方便得多了。 (2) 哪些專輯/歌曲/歌手的歌,夜晚聽的話你個人會特別享受或有感覺 要視乎我的Spotify Playlist上近來聽的是什麼歌,我也不會刻意做入夜後的Playlist,反而,伴眠的音樂我會有特別一點的選擇,當然,懶惰一點的時候,Spotify Playlist有很多選擇,當中選曲也很有水準,他們的伴眠音樂Playlist會有Brian Eno哦。 (3) 推薦適合夜聽的一些專輯/歌曲/歌手給讀者。 一、我會推介坂本龍一的《Playing The Piano》,這是一張由他用鋼琴重新把個人經典作品演繹的專輯,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我最喜歡就是《Amore》。事實上,坂本的作品大多旋律優美而簡約,同一個旋律段落會反覆演奏仍不失可聽性,有種治愈心靈的效果。 二、同樣是坂本龍一的作品,我會介紹大家聽《Casa》這張2002的專輯,這是一張向巴西音樂之父Antonio Carlos Jobim致敬的作品,找來了巴西大提琴演奏家Jaques Morelenbaum,諧同他的妻子,女主音Paula,組成了Quarteto Jobim-Morelenbaum這個合奏團隊,Jobim的兒子Paulo也有以結他客串登場。整張專輯都在Jobim於里約熱內盧的家內收錄,充滿一派如詩似畫的愜意巴西風情,也充分反映出Jobim備受Satie和Ravel等法國作曲家影響的韻味,我認為這是最上乘、高級的晚餐後甜品。 三、事隔差不多11年,坂本龍一再次聯手大提琴演奏家Jaques Morelenbaum,另外再加上小提琴好手Judy Kang,以三重奏的曲式演繹了多首個人的舊作。《Three》治愈味道同樣甚濃,除了是坂本龍一的一次音樂回顧,13首作品,選曲很有代表性,也有好些滄海遺珠,除了個人曾經演繹的作品,也有為其他樂手量身定做的舊作,《Happy End》是1981年坂本龍一與前電音組合YMO(Yellow Magic Orchetra)合作的經典名曲,對比當年的純電子作品,如今的這個鋼琴三重奏版本,實在是迥異其趣。 原文刊登於MR月刊2016年10月號

坂本龍一 【THREE】碟評

由高中開始學聽音樂,坂本龍一的作品,我幾乎是每一張也是不會錯過的。 這張以「三」為題的近作(封面圖案卻像是個『川』字,也不排除可能有這含意),說的其實是三重奏,坂本教授再度夥拍曾經合作過Morelenbaum 2 / Sakamoto: Casa(如果你聽累了Lisa Ono,我鄭重向你推介此專輯)的巴西大提琴家Jaques Morelenbaum,再加上小提琴家Judy Kang,組成了這個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三重奏組合。 專輯所演繹的,清一色都是坂本龍一的經典舊作,俗語稱炒冷飯。但炒冷飯又何妨?心水清的樂迷,老早知道坂本教授已有前科。 的而且確,過去二、三十年來,他總是喜歡久不久就翻一翻櫃桶底,把好些陳年舊作拿出來作重新演繹,您可以批評他過度沉溺好自戀也好,可是,死忠樂迷如我者總是比他更樂此不疲地,像中了魔咒般,繼續照單全收。 事實上,坂本筆下旋律大部份都甚為簡約淺白、卻甚委婉動人,除了有點洗腦效果,更總有一股令人百聽不厭的魅力,每次聽,都像是第一次聽。 就以經典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主題曲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為例吧,由12/8拍子的前奏,進入2/2拍子的主題,整首作品,幾乎就只是一句旋律的重複變奏與伸延。反復再聽,你又卻會像被捲入旋渦般,被這首優美的音樂,一次又一次,重新帶入如夢般的意境。 除了多年前的純鋼琴版,這專輯內的三重奏版本,暫時已成為了我目前的最愛。坂本教授在拍子及速度的處理上,採取了一種較為隨意及緩慢的節奏來演繹。現場演出感較強,三人靠默契、隨即興、憑感覺來把關,大部份時間,都由鋼琴來牽動,大提琴與小提琴的造句、呼吸也與之相呼應,如天上行雲,反映在流水中的光影上。 專輯首軌Happy End,是坂本早期個人專輯及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 時代的名曲,他後來也多次以純鋼琴演繹,節奏向來輕快,但今回這個版本,速度卻是慢了差不多一倍。 坂本好像要將一份美食料理,從小碟分散在另一隻大盤子上,抽絲剝繭,要你慢慢地逐點逐點去咀嚼品嚐。 Tango一曲最初在Smoochy專輯出現時,是為電氣化的Bossa Nova版,後來,又出現過與大貫妙子合作的鋼琴配女聲版,當然也少不了後繼的多個純鋼琴版吧。 至於與這個最新版本類似的三重奏演出,其實已早出現在數年前坂本於歐洲演出的現場錄音內,之不過,在編曲上,前者較為隨意,今趟在樂器間的編排分工及旋律對唱上,則來得較為緊湊。每次聽此曲旋律,我感覺上都好像有新發現,藕斷絲連間,發現了小如一條毛髮般的差別,也會令我雀躍得可以。 在這個炎夏的星期六早上,天花的風扇在轉動,呷一口清茶,聆聽坂本這些動人的樂章,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意境,又是再多一次的「第一次」。 (原文刊登於MR雜誌2013年7月號)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Alexandre Desplat 的電影音符

我最近無意中在Wall Street Journal 讀了一篇有關Alexandre Desplat的訪問,有點驚訝這位今年50歲的法裔電影配樂作曲家,經歷了27年的配樂生涯,迄今已創作過超過100套電影配樂。 其實我還是後知後覺,到了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的時候,才開始留意到他的名字,然後再看看其他電影credit,更赫然發現他是位多產作曲家,李安導演的【色戒】,居然也是來自他的手筆。 不知是否是法國人關係,雖然目前已是身居美國的荷里活當紅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的作品風格,卻帶著濃厚的19世紀法國浪漫樂派作曲家Berlioz的影子,配器結構層次豐富,和弦與旋律的配搭,變化多端而充滿想像力。 每次聽到這位作曲家譜下的旋律(他寫的大部份卻又不算是大旋律),總感覺有股如淙淙流水般的優雅韻味。 電影最後一幕既終,字幕徐徐升起,步出戲院,剛才那段主題旋律,仍繾綣留在你心,你的咀角略帶微笑,百感交雜中,回味著電影故事中的人生甜酸苦辣。 就是這樣,一齣優秀的電影配樂,總能令觀眾對電影的情節,再三回味。 Alexandre Desplat的作品多不勝數,以下是其中我最欣賞的幾段電影配樂,當中有那個電影場面,會令你對他譜過的旋律有多少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