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電視

Toy Story 3新角色Lots-o-Huggin Bear的虛擬懷舊電視廣告

正所謂做戲做全套,為了舖排今回Toy Story 3的新角色Lots-o-Huggin Bear,Pixar特別炮製了兩條網上短片,讓大家感受一下,當80年代Lots-o-Huggin Bear當旺時,他是如何地風光。 抵死在呢,以下兩條網片又真係做戲做全套,扮翻舊錄影帶的過片時食食地帶嘅效果,似到十足十。 更加抵死就係,仲要有埋日本版,嘩,Lots-o-Huggin Bear揚威海外,好囂呀。 呢呢拿,Lots-o-Huggin Bear在Toy Story 3內的真身造型就是如此,哎,年紀大,要拿枴仗,不復當年勇了。 再看這條預告片,你大概就可對Lots-o-Huggin Bear在Toy Story 3中擔綱的角色略知一二。 一般卡通電影宣傳不外乎在麥當勞送吓玩具,例牌有電影預告片再頂多送你一個幕後製作特輯,但PIXAR卻深明現今最流行的Social Media Marketing之理,唔講咁多,讓大家互相轉閱,先在網上製造Buzz,到電影真正上畫時,部份觀眾已對電影建立了一定關係或甚至是感情,先熱身,入場前入場後的迴響便更大了。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剛看了以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式電影Amelia「艾米莉亞」,電影雖沒有一貫荷里活大製作的萬鈞劇力,但當中Amelia的獨白充滿感染力,看後猶有餘韻,實為難得佳作。 Amelia可說是二十世紀新女性的第一人,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她不僅成為航空史上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乘客,後來,她更成為第一位獨自駕著飛機成功橫渡大西洋的女機師,試想像,即使在西方的國度,那個還是重男輕女的年代,大部份女性連踏足職場的機會還沒有。 Amelia不僅是一名航空家,更是一位冒險家和思想家。她把她的航空日誌輯錄成書,其熱愛生命及勇於追求的精神,除了當代女性,更啟發了不少為追求夢想而奮鬥的人。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這番豪語,正好出自Amelia。 Amelia窮她的一生去不斷挑戰個人及人類史上的航空紀錄,最後,在一次企圖跨越大西洋的飛行中,因通訊器材的導航失靈,最終消失於茫茫的萬里長空之中,美國有關方面極力搜索,依然不果。 Amelia的失蹤,不單為她的航空事業劃上句號,更為她充滿傳奇的一生,增添了一股冒險家的浪漫。 看此片的同時,其實也勾起我對以下廣告的回憶。 當年(1997)Steve Jobs回巢曾把他踢了出局的Apple,面對當時市場佔有率已少於3%的爛攤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對還支持著Apple的用戶,發出一個清晰的品牌訊息,就是Apple的Think Different精神:「雖然我們只是極少數,但我們卻是最獨特,最有可能改變這世界的人」。 Think Different系列的電視及平面廣告,其實可說是對近代人類史中,好些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人物致敬,上圖中正是Amelia本人,以下是該系列電視廣告中的文案,其中對白說至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時,畫面中正出現Amelia的當年首渡大西洋後的歷史片段。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y’re not fond of …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Read More »

True Blood係咪即係成人版Twilight?

繼Mad Men之後,True Blood是我近期最愛看的電視連續劇。 有人話True Blood是Twilight的成人版,這個我只同意一半。 True Blood的大橋是這樣的,在某個現代時空的假設世界內的路易斯安那州中某某小鎮內,吸血殭屍的存在已成了一個人類公開的事實,做了這麼多年世仇,要人類與吸血殭屍和平相處,當然唔係話咁易。 一人行一步,吸血殭屍社群先讓步,決定集體食長齋,不再吸人類的血,而是飲7仔都有售的樽裝ABC型血。但部份陰險的人類卻發現了飲吸血殭屍的血原來仲High過食海洛英,殭屍血有市場,所以又開始暗地裡密謀綁架殭屍取其血液。 True Blood這套劇,集怪誕、暴力與情色於一身,當中又涉及對人類的陰暗面、宗教狂熱者的偽善等話題,小朋友唔睇得,衛道之士更千祈咪睇。 True Blood已做完兩個Seasons,但千祈千祈千祈不要看電視播的版本,因為一定剪到支離破碎,要睇,就要睇原裝版,DVD在HMV有售。

媽媽咪呀,超老套勁好睇!

雖然,Pierce Brosnan的歌藝九流跳舞又勁屹突,但幸虧梅姨Meryl Streep以五十到尾的高齡卻仍有不滅的少女情懷,她每次出場,便等如一個打十個,身體語言艷壓群芳之餘,就連飾演她女兒的Amanda Seyfried也被比下去。 再加上貫穿全劇,仿如從流聲點唱機中連環轟炸、ABBA首首你係唔係都哼得兩句的勁歌金曲,坐在戲院個多兩個小時的時間,便如似箭的光陰,出戲院的一刻,唔好話我知你把口或者個心唔係仲哼住兩句Dancing Queen或者MamaMia。 音樂,真的是能使人永遠年青的靈丹妙藥,如果你做了半世人,都無一兩首能喚起你那份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歌曲,那管你日日打骨膠原羊胎素,你都應該無得救。 快趁假期,Call老友,順便約班Friend出聚下舊啦。 (還有,點解家庭倫理劇便一定要吵吵鬧鬧媽媽叉叉?點解唔可以學人地咁一笑泯恩仇唱歌跳舞大團圓?)

Chanel太后煲煙電影海報,巴黎都照禁。

有網友看完了我那篇Chanel,憤憤不平說為甚麼香港會那麼保守,既然大家都早知吸煙危害健康,但吸煙者始終都有一百個理由要繼續食,一張「潔淨」版的非吸煙廣告不見得會幫助減少吸煙人數,亦不見得會教得壞那些唔教都壞的細路。 大家且慢,不要妄自菲薄,以為只有香港的「大人」才喜歡做眾人的家長,較早前,便在Time magazine看到這篇報導,話說這套電影在法國上影時,巴黎地鐵同樣拒絕刊登Chanel太后的煲煙電影海報。 見過Chanel太后的歷史圖片,大家都知道她的單手煲煙手勢,基本上就是她的signature,如此篡改歷史,就好比美國自由神像唔見左支火炬、超人無左條紅底褲、煲呔曾無左條煲呔一樣。 放諸四海,天下烏鴉一樣黑,我雖然不吸煙亦最憎食二手煙,但如此的矯枉過正的低能家長式管理方法,真係唔理好過理。 “In the Paris Métro, Even Dead Legends Can’t Smoke” This week, the Métro refused to run posters advertising the new Coco Chanel biopic Coco, Before Chanel, which stars Amélie’s Audrey Tautou, saying the photo that depicts the fashion legend with her trademark cigarette violates anti-smoking laws.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893382,00.html

做政客如果肯認錯,真的那麼不光采嗎?

剛看了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Change的第一集。 劇中向來對政治厭惡的木村,因當政客的父親猝然去世,被逼臨時拉夫成為了補選的候選人(看此劇前我也不知道,原來在日本,選這類區議員一類的崗位,是可以世襲的)。 雖然只是日劇一齣,但我覺得劇情居然也有點啟發性。話說投票日前夕,競選對手將木村父親十多年前的一宗競選經費舞弊,來了一回大翻舊賬,企圖打擊木村。 當義憤填膺的選民們在等木村出來交待的時候,木村非旦沒有轉彎抹角,反而將兒時當年,曾經就有關事件,其父親曾經向他承認的確曾經參與舞弊的一席話,坦誠向街坊們交待。 結果,講古唔好搏古,木村飾演的角色,戲劇性以些微票數超前當選。 木村當眾致歉的一幕,來個出其不爾,反而獲得街坊們對他的坦誠及勇於承擔,投以信任一票。 回看現實世界,我們那些當初由一口咬定唔關我事,到最後出事後才出來認錯的高官們,我一直在想,如果高官肯一早承擔錯失,市民及壹傳媒那類媒體,會不會肯手下留情,少一點窮追猛打? 我不諳政治,但最近見某些言論,認為過往因市民及壹傳媒之流動不動也對政府所做的一切,不管對錯初,一律漫罵,此風氣導致政府做事愈來愈畏首畏尾,此等言論,我極之不以為然。 我反認為,如果因為被人動不動也罵,你更加要「錯就要認, 打就要企定」,認錯,不一定是一件不光采的事,有時,反而可能是以退為進的好方法,我不見得香港市民及傳媒們真的如此麻木不仁。 更何況,政府高官不是小朋友,唔通要下下讚讚他們才有心機做事?

20世紀少年電影版,出場喇。

http://www.20thboys.com 健次,文仔,吉常,落仔全部的真人版終於現身。 唐沢寿明、豐川悅司、常盤貴子再加黑木瞳,極喜歡的演員,演繹我極喜歡的漫畫,初看造型,已極之期待極之興奮。 一共分3集,噢,等到頸都長。 你沒看過20世紀少年?哎呀,好難溝通。 故事大致上講,小時候一班老友玩的地球保衛隊對抗外星侵略者遊戲,長大後居然目睹當年的虛構故事一一實現,當中涉及邪教、恐怖份子襲擊、政治陰謀等等大時代戲劇元素,但其內容主旨,卻是勸諭成年人們不要輕易被現實洗禮而放棄個人夢想的感人故事,故事誇越三代人物,由60年代講代20世紀,雖然結局果有點兒跌watt,但一本漫畫能夠講出這寓意深長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極之難得,好睇到喊。

20世紀少年電影版

健次,文仔,吉常,落仔全部的真人版終於現身。 唐沢寿明、豐川悅司、常盤貴子再加黑木瞳,極喜歡的演員,演繹我極喜歡的漫畫,初看造型,已極之期待極之興奮。 一共分3集,噢,等到頸都長。 你沒看過20世紀少年?哎呀,好難溝通。 故事大致上講,小時候一班老友玩的地球保衛隊對抗外星侵略者遊戲,長大後居然目睹當年的虛構故事一一實現,當中涉及邪教、恐怖份子襲擊、政治陰謀等等大時代戲劇元素,但其內容主旨,卻是勸諭成年人們不要輕易被現實洗禮而放棄個人夢想的感人故事,故事誇越三代人物,由60年代講代20世紀,雖然結局果有點兒跌watt,但一本漫畫能夠講出這寓意深長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極之難得,好睇到喊。

不是超級英雄

電影世界中的蝙蝠俠,來到Christian Bale這一系列,像個悲劇人物多於超級英雄,但這正是他更為引人入勝的地方。 看過Jack Nicholson演活了Joker這角色,但Heath Ledger卻把Joker的陰暗面提升了另一層次,他有本事能夠喚醒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隻鬼(像杜琪峰的神探),讓那隻鬼統治我們這臭皮囊。 我覺得,這比起他瘋瘋癲癲作奸犯科,更令人心寒。 至於Harvey Dent 那Two-Face的角色,上回由Tommy Lee Jones演出時,人物設定極為膚淺,今回Aaron Eckhart的重新演繹,才可以稱得上是講得入肉。 信念(Faith)是這個大時代最薄弱的東西,為什麼一個本來對堅持正義最有信念的人,會從一線之差走上另一極端?Aaron Eckhart的確有極佳的演繹。(除了我稍稍不滿他後來略帶卡通的造型) 至於主角蝙蝠俠,人家說得太多了,我只想說,我極期待繼續看到他的演出。 可是,希望導演Christopher Nolan能夠繼續這種風格,不要像上手導演一樣(Tim Burton除外),把Batman變成了一齣只顧著出玩具的系列電影。

人生補時 Loss:Time:Life

一集講一個故事的單元劇,是較少在港劇出現的品種。 每一集的主角,都一定會死,大吉利是,港劇更難接受。 大橋是這樣的,這套劇以球賽的補時來比喻人生。 假設,當你明明已經死去,但突然有一班球證出現在你面前,示意你所擁有的額外補時時間,並敦促你馬上去完成未了的心事。換了是你,你會做些甚麼? 雖然每集也用同一條方程式,但有趣的是,每集的主角的人物設定也各有特色,曉有趣味。有年青幹探、有家庭主婦、有臨時演員,靚仔靚女醜樣老餅阿嬸兼而有之。 而每個人的補時時間,也有不同,趣味性及變化,亦隨之而增加。 其中,當然還有不少以足球比喻人生的啟發性內容,球迷們相信會看得更投入。 這麼有創意兼用心構思劇本,這真的是非一般的日劇呢。 多謝舊同事阿Kidd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