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active

憤怒星戰鳥

發展到今時今日,Angry Birds憤怒鳥已經超越了一個普通的遊戲,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品牌。 任何其他品牌與憤怒鳥埋身,都幾乎一定能擦出火花,最重要係,你有無本事同佢癲埋一份? 曾經與美國NASA合作,上太空已經不是第一次,但今次憤怒鳥卻打算衝出月球,以光速飛行,到很遙遠的很遙遠的銀河系的另一個國度,參與星球大戰。 也許,你會認為憤怒鳥與星戰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上,自星戰推出動畫系列之後,很明顯,Lucas Films 這單位一直想將品牌年輕化(入戲院看星戰第一集的60/70後,請舉手),與憤怒鳥合作,正好有助將這計劃又邁進一大步。 11月8日將會是「憤怒星戰鳥」推出日期,屆時,相信絕對能同時吸引到憤怒鳥和星戰的兩批粉絲大打出手,不打機不罷休。 不可不知,今回憤怒鳥更是照顧到所有平台玩家,由iOS、 Android、Windows Phone、Kindle、Mac、PC,以至執筆時還未正式推出的Windows 8,真的不得鳥! 先來暖暖身,不妨到這個網頁(請留意,這個其實是用tumblr起的Blog),選擇投入憤怒鳥還是惡魔豬的正反各一方。 我見暫時黑暗勢力稍弱,於是我也決定棄明投暗,你,又會如何選擇?

形體演繹IKEA PS系靚傢俬

為品牌做Social Media marketing,愈來愈難做。 難處之首,是很多廣告客戶滿以為,單單靠每個星期在facebook貼四至五條公關稿,就可以留住粉絲,或甚至是,令粉絲數目持續增長。 Owned Media + Paid Media + Earned Media必須三管齊下,這個基本策略幾乎剛入行做廣告的都已經懂得說了,但做起上來,卻知易行難。 我很幸運,最近卻偏偏又遇上一個又一個的好客戶。 是這樣的,幾個月前,IKEA的客戶打了個電話過來,問我們有否興趣比稿。 平時幾乎逢比稿必推,聽見這是IKEA,我們當然去馬。 一直有留意他們在facebook上的一舉一動,那個抽周柏豪水的玻璃水杯post ,早已成為我們行內的佳話。 更何況,這趟的活動,宣傳的是以高品味設計招徠的PS系列,再加上有那個不作公開發售的紙板數碼相機KNAPPA作獎品,真係一出必Like。 世事當然沒這麼簡單,說明這是比稿,我們當然耍出渾身百寶。 客戶的要求是,IKEA PS系的靚傢俬一共有三十多款,我們如何能透過一個較為engaging的方法,向消費者介紹每一件的產品? 充滿創意的創作部同事,想出了找來一名舞蹈員來,由她作形體演繹其中一件IKEA PS系傢俬的造型,然後要大家猜一猜,究竟這是那一件傢俬的演繹? 這個看短片估傢俬的遊戲,連續舉行了5個星期,我們為此拍攝了25條短片,每天與消費者進行互動,齊齊估傢俬。 估中了的話才有機會抽獎,你更會即時知道能否贏到那部紙板數碼相機KNAPPA,或者是現金券。 光陰似箭,這個活動已接近尾聲,6月28日就要結束了,還未中獎或還未玩過這個遊戲的朋友,是時候抓緊最後機會。 到這裡就可以齊齊估傢俬,手機都一樣可以玩哦。

寶寶小驚喜,媽媽大成就。

與惠氏這個客戶甚有緣。 十多年前,我還在Bates達彼思當小文案時,便參與過一支為內地市場而製作的電視廣告。 當時少不更事,創意可能做得很膚淺,說起內容,我現在居然可以全無印象了。 十多年後,再次在現任的廣告公司遇上這客戶。 我還是吊兒郎當,尚未當人爸爸,卻又要再次代入父母心情。 幸好,近年身邊很多好朋友都加入了父母行列,和他們談多了,再多得他們在facebook上的「密集式」分享,多少開始領略到他們的感受。 不需要什麼天才兒童式的才藝表演,發覺在facebook上很多朋友,都會為小寶寶每天做過的一件不同的小事情,因而雀躍非常,更要公告天下,希望大家都來Like一下。 我一邊笑他們真的煩死人,一邊卻暗地裡替為他們打一下氣,給一個Like。 歸納了這些觀察,於是我們便向客戶提案。畢竟我當年也是文案出身,於是我寫了以下這一段文字,希望能打動客戶。 小寶寶成長旅程,每一天都充滿不同大小的驚喜;這些點點滴滴的小小驚喜,往往就成為媽媽含辛付出的原動力。 惠氏學習驚喜頻道,為嘉許寶寶的學習成就而設,同時,亦讓背後默默耕耘的媽媽,獲得肯定和表揚。 因為,虎媽媽好、龍媽媽也好,她們的百分百付出,百分百都是為了寶寶的將來。 就是這樣,我們為客戶建立了一個YouTube頻道,並製作了以下這兩支宣傳短片。 已經很久沒碰過不直接賣產品的Brand Campaign,多謝惠氏這客戶,再次給我這個機會。 各位朋友,希望在這個平台能見到你的分享,到時,我一定會給你按一個Like的。 但大家記住,我們只要真情演出,不是要才藝表演哦。 P.S.我要特別多謝我們的創作總監Eric,他除了為製作這條段宣傳短片而廢寢忘餐外,更和他的女兒粉墨登場,製作了以下示範短片。全部真人演出,絕無特技效果。 伸延閱讀:Wyeth Hits YouTube For Parent Engagement

林一峰新西蘭「發現新我」之旅

2009年8月6號,由新西蘭航空香港facebook page開張的那一天開始(去timeline看看就知道啦),這個都一直是我最「上心」的客戶之一。 眨眼間已經超過兩年,老老實實,如果繼續搞一些小遊戲靠小恩小惠去呃Like,現有粉絲或新粉絲都未必會理你,而新西蘭航空作為一個香港人眼中仍屬較小眾的航空公司,我覺得,最實際還莫過於先加深大家她的認識。 要去新西蘭旅行再加上要在當地轉機周圍去,首選當然是新西蘭航空,但我想,究竟可以用什麼方法令大家「未出發,先興奮」? 最初的構思,是我們會乘搭新西蘭航空的飛機,在新西蘭四處去,拍攝好些有趣短片,然後在每條短片片尾,都會和facebook page上的粉絲有所互動,譬如儲夠Like才去片或答對相關問題有獎等等。 主要目的,除了讓消費者對新西蘭航空的航線,以及新西蘭的旅遊熱點加深了解,更希望與粉絲有更多對話。 後來我想,不如找一個既喜歡旅行,在facebook或其他social media上也有一定人氣的藝人,作為campaign的亮點吧。 我用一柱香的時間,便立即鎖定了「旅遊系」音樂人林一峰,認為他是不二之選,然後連同整個策劃向客戶cold call獻計。 客戶雖然與我看法一拍即合,但正所謂好事多磨,我們前後籌備了差不多半年,最後於今年才正式成事,真的是少一點毅力也不行哦。 既然名為林一峰新西蘭「發現新我」之旅,林公子當然會做一些平時大家較為少見到的活動。 而活動的主旨,其實也是想向大家傳遞一個訊息:所謂旅行的真諦,就是遠離自己熟悉的國度,從而尋找另一個新的自我。 還有兩個星期,這個活動就要到達尾聲,哈哈,老套一點講句,這一刻,我真的有點依依不捨。 如果你還未參加我們的抽獎活動,現在還有機會哦,快快到這裡參加吧。 以下11段片,已於過去5個星期內逐一播送,你有沒有錯過了那一段林一峰的精彩演出?

5個最得我「Pin心」的Pinterest帳戶

開了個Pinterest帳戶,第一件事,當然要看看有什麼好Pin。 暫時Pinterest還是女性天下,除了女士們或女性相關的內容外,較值得Pin的帳戶,大都與設計及攝影相關的為主。 但即使我是麻甩佬一名,有好些女生取向的Pinterest帳戶,我還是認為值得大家參考一下的。 我第一個要力捧的,就是Nina Garcia。 這位大姐是誰?即使你並非時尚界中人,有看過電視節目天之驕子Project Runway的話,你一定已經略略聽過她的大名,事實上,除了上電視節目做評判外,她的正職是時尚編輯,曾經效力Elle雜誌,目前則領軍Marie Claire。出道初期,她也當過Perry Ellis和Marc Jacobs兩位設計師的公關。 Nina Garcia的Pinterest是我目前見過內容最豐富的帳戶,很多品牌相比起來也有所不及,除了主要力攻最新一季的時尚衣著及飾物外,也有以不同主題收藏最新時尚趨勢。 更重要的是,她的分類極之井然有序,如果你是好時尚此道者,又只打算跟一個Pinterest帳戶的話,釘死這個就是了。 如果你的口味較雜,你便不妨拜訪一下目前Pinterest最人氣的用家Jane Wang的Boards。 除了因為她坐擁二百多萬紛絲外,她的口味之廣,更是可能比一般的消閒購物雜誌過之而無不及,超過一百個欄目,目不暇給,所言非虛。 (靜靜地告訴你,Jane Wang其實是Pinterest創辦人之一Ben Silbermann的老媽子,難怪大家都俾面) 提起Ben Silbermann,當然不得不提他的PinterestBoards了,雖然不及老媽子Jane Wang的豐富,內容亦極之正路,但勝在整理得井井有條。 較為男生向的好些家居用品、小趣味產品、禮物、設計、趣味貼圖等等,都一一網羅其中,好歹都算是一個示範作吧。 除了個人帳戶,也有一些專業帳號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好些雜誌報紙媒體如Time Magazine等早已進駐Pinterest,但較早前,Wall Street Journal便特意為New York Fashion Week做了一個Pinterest專頁,以一個集郵簿的形式,報導整個New York Fashion Week的花絮。 除了大會專業攝影外,當中更包含了短片,以及好些Instagram風格的snap shot,算是開創了新聞報導的先河了。 目前已經有不少品牌進駐,除了做得較為像樣的Kate Spade New York外,adidas、PUMA,General Electric等等的官方企業帳號,其實都尚在起步階段。 要數做得最出色的品牌Pinterest帳戶,可能便首推專賣有機及天然食品的Whole Foods了。 不要以為人家會一味向你硬銷他們的產品,除了可搶眼球兼令你食指大動的美食靚圖,看後會吸引你點擊往其官方網站索取食譜外,Whole Foods的Board中還有很多圖片,純粹以展現出與品牌風格及生活態度相關出發。 對呀對呀,與什麼賣廣告呀、製造官網人流通通無關,為什麼?因為這裡不是在看內容前,要逼你看爆炸出來的廣告的Yahoo!網站,這裡是社交媒體平台,大家都是來分享、來談心的。 Happy Pinning!  

幻彩水舞詠佐敦

我絕對有理由懷疑,負責Nike廣告的創作部,曾經自由行來過香港,見識過我們的幻彩詠香江,然後又順便過大海去看水舞間表演,最後,便回美國炮製了這個絕世表演。 是這樣的,10月20日,當全新的M8 Jordan籃球鞋正式推出時,Nike在紐約市Pier 54對開的Hudson River,在眾多紛絲及記者面前,演出了一幕幻彩水舞詠佐敦。 雖然我絕非NBA標準球迷,但那些年,我們都一起追過男兒當入樽,沉迷過幾乎所有關於米高佐敦的Nike廣告。 佐敦當然是經典,但更厲害的是,人尚健在卻被擺上了神檯的他,早已化身成那個跳起入樽的人影logo Jumpman,毋須文字,見人如見佐敦。 圖騰地位,直逼Nike那把關刀。是的,現在的Air Jordan Brand籃球鞋,連Nike關刀已經消失。 我不知道Air Jordan已經來到第幾代,近年代言每款新Air Jordan的,亦早已交由Team Jordan佐敦小隊旗下新一代的NBA運動員,極之人強馬壯。 其中一位峰頭躉,就是綽號Melo的卡梅羅·安東尼(Carmelo Anthony),亦是這場表演的主角。 節目開始,見有直升機將一名身穿白色運動服的籃球員掉進河裡,剎那間,數十呎高的巨人Melo,如魅影般於屹立在水上。 隨著他的腳步與打拍著的籃球,水面(地面)同時濺起介乎於現實與虛幻間的浪花。 大會指定動作,Melo一躍而起,入樽、扣爆籃板。轉眼間,立體投射影像去了岸邊的一排建築物,Melo繼續帶球,沿途將所有建築粉碎,再入樽、再扣爆籃板。 再三扣爆籃板後,Melo掉進大海裡,翻起數十呎高嘩啦嘩啦的浪花,現場觀眾看得目定口呆。 驚魂未定,驀地裡,整隻超巨型的M8 Jordan籃球鞋,立體地出現在海面,轉一個圈,然後以佐敦的Jumpman標誌作結束。 據報導,這個以河上水影光影展現出來的海市蜃楼,立體投射的影像足有85呎高,難怪力拔山兮氣蓋世!我們這邊廂的幻彩詠香江,頓然相形見拙,變了港孩小學雞。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你的名字我的可樂

如果有一天,當你行落7仔,想買支可樂解下喝之際。你居然發覺,咦?見慣見熟的可樂樽,上面印著的居然不是Coca Cola,而是改了一個和你一樣的名字? 譬如你叫Rudi,可樂樽上原有的紅底反白Logo,就正好變成了Rudi。 你沒有發夢,這其實是真有其事。澳洲的Coca Cola,最近便推出了這個名為Share A Coke的宣傳活動,在不動聲色之下,在超市便利店靜靜雞上架大批包裝改了名的Coca Cola,除了大名改了,上面只印有簡單的一句譬如Share a Coke with Rudi的字樣,字款也與經典的Coca Cola一模一樣。 正當大家,尤其是榜上有名的朋友們,都開始在facebook或其他的社交網絡議論紛紛,討論著究竟Coca Cola葫蘆裡在賣什麼「可樂」時,他們才施施然地宣佈,其實這個不是惡搞,而是Coca Cola最新推出的Share A Coke宣傳活動,印在可樂樽/罐上的名字,正好就是澳洲全國最常見的150個名字。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榜上有名?當然又是上Coca Cola澳洲的facebook page啦。這還不特止,Coca Cola更加為這150個名字,度身訂做了150首可樂歌,聽見自己的名字變成了歌曲,真的是未喝已經快樂爽透。 據知,Coca Cola澳洲打算發售最少2億樽/罐這些印有個人名字的特別版包裝汽水,到聖誕期間,樽/罐上更將會印上Santa、Rudolph(幫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那頭紅鼻子馴鹿)或其他應節名字。 既然上得facebook做宣傳,例湯例水的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當然少不了,只要透過facebook connect,你就可以將你朋友的名字虛擬地印在可樂罐上,然後分享給你的那個他和她,簡簡單單,就可以逗人開心。 名字太獨特?不在這150個之列?Coca Cola也會照顧你,到澳洲某些指定商場的可樂自動販賣機,你就可以自家印製擁有你個人名字的特別版可樂罐,哈,如果連中文或其他非英語文字也可以印上的話,就真的皆大歡喜了。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Google+香港首個小圈子分享活動

正當今晚在熱切期待iPhone5的出現時,我與一眾網界友好,在10月4日公眾假期的前一晚夜,居然自發攪了一個Google+分享聚會。 與老友Jansen其實說了要搞這聚會很多遍,但某天在Google+上經我再三哀求,他終於首肯,加上大佬亞當敲鐘去馬,就連Google香港也俾面,借出場地。 場地面積有限,吹雞也在Google+進行,所以這個成為了一趟名符其實的小圈子活動。 席間各人都是在beta階段已開始試用Google+的,所以先分享了大家的體驗,其中有讚有彈,但無可否認,大家都覺得Google+令facebook這個競爭對手疲於奔命地去「改進」他的介面及功能,對於用家來說,是件好事。 各人也分享了不少對Twitter、Facebook和Google+的看法,基本上,Google+的可單方面關注,其關注者與被關注者(按Google+的語言,應該是圈人者與被圈者)之間的不對等地位,令Google+的屬性較貼近Twitter。 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話,大可參考一下亞當的這個Presentation。 大家也討論了一下Google+的實名制究竟有多認真或是否可行,除了美國好些知名人士外,暫時已見到台灣方面的部份博客朋友已被認証,但香港方面,以他們一貫對本地用家的冷淡態度,個人不甚樂觀。 最後我們集中討論了Hangout這Google+的殺手功能,視像會議不是什麼新東西,但作為一個暫時仍然是免費的產品,大家都認同這大有取締正規商業產品的可能。 亞當更補充,當配合Google+的API,Hangout在商業應用層面上,實在前途無可限量。 最後,Jansen分享了好些以Hangout視像會議進行的好些活動,譬如有跨地域的興趣社群分享會、興趣小組現場音樂會、即場人物素描義賣活動等。 香港方面,科技潮童何韻詩其實也舉行過一次粉絲Hangout,粉絲當然開心到暈,真希望她也可以搞一趟Hangout音樂會,最好更要是在Google舉行啦。 Google+其實已經對外開放,人人可用,有興趣的話,亦不妨過來圈我,順便交流一下。 但一如玩其他社交網絡一樣,大家一定要以禮相待,+1多人不怪呢。

一Click改變命運?

政府做過不少反盜版宣傳,相信我們都見過不少。 但一般而言,做廣告的那一方都會太急於進行國民教育,將侵犯版權人士描繪成十惡不赦,教育意味過濃,反而弄巧成拙,換來的反應通常只有「唓」一聲。 是咁的,既然用得盜版,這些朋友或多或少都有點反叛。哦,你兇我嗎?我就更偏要盜給你看! Microsoft微軟是我們公司的客戶,較早前,他們正好委託我們公司為其製作一個反盜版廣告,針對的是中小企老闆,就客戶要求,廣告需要帶出一個訊息,就是「使用盜版軟件可能導致入獄」。 我們再三思量,覺得如果這樣地直接地說的話,可能又會吃力不討好,於是,我們找了另一個角度來看同一件事,只想帶出一個簡單訊息,就是「用盜版軟件其實好鬼煩」。 不是嗎?那些什麼電腦病毒已是家常便飯,更煩的,就是你不知在那裡抄回來的軟件密碼(序號),你滿以為做了過海神仙,誰不知你的密碼,隨時又會神推鬼㧬,在重要關頭變成死碼,死完一個又一個。 還有還有,間中你又可能會為了套取密碼,讓電腦在不知不覺間,被黑客植入木馬病毒。 由於客戶希望可突出「用盜版軟件可導致入獄」這訊息,好吧,既然監始終是要坐的,我們便索性將整個故事在發生在監獄內,故事的主人翁,一名因盜版罪入獄的中小企老闆(特別鳴謝新城DJ阿Bob演出)一開始已經在監獄內,但他仍然深深不忿,認為用盜版軟件只是小事一樁,於是,他千方百計要去逃獄。 只可惜,他逃獄的方法,其實都是與盜版有關,於是他便頻頻出事,逃來逃去,都繼續被困在這個無間囚牢,非常惹笑,你大概可視這為美劇Prison Break加電影Inception的惡搞版吧。 我們將這部名為「逃夢空間」的迷你電影放了上YouTube,在逃獄過程不同的人生交叉點上,你要在為主角作出選擇,然後又會衍生多個不同結局的分歧路線,增加與觀眾的互動和趣味性。 在YouTube上做互動短片,是近年的一大趨勢,香港也曾經有像「宅男最後的120小時」這成功的草根作品,「逃夢空間」這互動網上劇場,手法絕非首創,但平台是死的,執行手法也是死的,最重要,還是如何能夠以最接近消費者的語言進行溝通,而不是把自己想對消費者所說的話,硬生生逼他們聽。 很多廣告客戶口口聲聲都會說要如何教育消費者,多謝微軟這明白事理的客戶,明明是叫我們做教育電視的,哈,最後居然又讓我們拍了這套反斗網上劇場,希望我不是只在「逃夢空間」。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伸延閱讀:以身試法的互動體驗:反盜版網上劇場《逃夢空間》

Jailbreak Chok獎

朋友問,為何我很少在這欄中介紹本地廣告,是否覺得外國的月亮才是圓的? 雖然,我有時真心覺得隔離屋的飯確實較為香,但其實我一來不想被涉嫌有個人利益衝突,二來又要擔心得罪人,於是便索性少寫為妙。 但今次我要破一破例了,最近見到這個本地製作,我覺得也搞得有聲有色,更發現在朋友當中被廣傳。先申報個人利益,本人與此作品及其當事人絕對無關,純粹搭訕。 話說雖然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但替國際大品牌做廣告,其實限制是頗多的,基本上,阿公在總公司做好了一籃子的廣告材料,空降來到本地辦公室,那管你是堂堂4A大公司,主要工作其實就只有做翻譯、加個中文字幕,然後再找林海峰或森美配音就了事。總公司的大哥大姐們總覺得:我們這國際品牌所做的任何廣告,都應該是放諸四海人見人愛的,你們不是覺得這樣也有問題嘛? 最近又見到另一例子,就是可口可樂的電視廣告,相信這是外國來料加工吧,其實電視廣告本身的創意乏善可陳,都是俊男美女們到沙灘嬉戲再開幾支可樂飲到興起那類,哈,本地廣告公司寧死不屈的創作人,似乎不甘只加中文配音就了事,居然膽敢屈機地,將這個外國來料的電視廣告,稱為全港首個手機app Chok獎電視廣告。 原來,廣告叫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拿起已下載可口可樂Chok獎 app的iPhone或Android手機,當手機受到廣告內的聲音效果觸發,就會馬上震動,同時間,只要你出力Chok,獎品就會出現在你的手機裡。 可口可樂吩咐我們晚上10點安坐家中等電視廣告出現,然後玩 Chok獎遊戲。你沒事嗎?作為年輕人一份子的我,怎可能會10點在家裡看電視?於是,我便上YouTube找到Chok獎的電視廣告,試試看,原來一樣可以Chok到呢,之後再做另一個實驗,就是自己扮廣告中的汽水噴泉聲效,對準手機Cheeeeeeeeeeeeez一下,哈,居然又可以Chok得到獎。 可能我為人真的太幼稚,成功Jailbreak得到這個Chok獎遊戲,居然比Chok得到獎更有滿足感。只可惜,我Chok來Chok去,除了那些「祝君好運」的手機Wallpaper,依然還是要買18件麥樂雞才換得到的大可樂。 將一支原本平平無奇的外國電視廣告,以一個手機遊戲包裝,成就了一個本地化的品牌宣傳活動,向老總交了差,本地客戶和消費者也高興,皆大歡喜了。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