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圖片來自互聯網

每天上Facebook,在那些你訂閱了的Facebook Page上,這個標題,相信大家都見慣見熟。 大部份「圖片來自互聯網」的精彩內容,都是沒有註明出處,拿了人家的圖片或者是文字,加一兩句描述,就變成了自己的內容。 是的,這個年頭,幾乎每一個消費品品牌、傳媒、甚至是個人都要來搞一搞社交網絡,開一個Facebook Page諸如此類。 可是,開一Page事小,天天都要有內容更新卻可大可小。 任誰都會說Content Is King,只可惜,自從互聯網教曉了我們:「舉凡放了上網的,都是屬於世界的」,於是,這個所謂的King,一下子間變得一文不值。 沒時間?沒錢?沒創意?沒問題,上Google找一下,天下新知趣聞美圖靚靚應有盡有,花心機做原創內容,儍的嗎? 問一問做這本書的老總:「嗨,為什麼要約這個什麼專欄作者寫稿?上網找些內容來東拼西湊就可以啦,為什麼要付稿費?」 不幸中之大幸,原來大家的邏輯是這樣的—實體書最低限度還要給錢去買,內容當然還值得落本製作,互聯網嘛,內容大都免費,於是,既然是免費提供的內容,就當然要用免費的方法做。 個人真實體驗,話說有某大國際知名雜誌的內地版網站,北下找我約稿,雖然見對方誠意拳拳,但我還是硬著頭皮問:「借問聲有稿費嗎?其實多多少少都沒問題哦。」 但對方居然回應說:「暫時我們還是較為非商業呢,希望閣下能體諒體諒。」即是說,希望閣下能免費供稿。原來,即使是網絡媒體,對於網絡內容的態度,同樣是有市無價。 難怪,來到社交網絡的世界,「圖片來自互聯網」這手法會如此吃香,而且,這句聲明的確好使好用,最低限度,大家的惻隱之心可稍微舒緩,「借用」並不代表偷竊。 說到底,我還是頗支持二次創作的,因為起碼仍包含創作成份。只可惜,眼見大部份「圖片來自互聯網」的Facebook Page內容,都是純粹借用,不註明「借用」出處,更加是主流。 如果只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博客,分享内容純粹是興趣,還勉強可以接受(但依然不代表你可以直接偷),可是,假使你為那些大型商場、出版媒體、或者是各大品牌營運Facebook Page,這明明是你工作一部份,明明是純商業活動的話,「圖片來自互聯網」就有點說不過去。 我最不明白的,是那些明明本身也是靠賣內容為生的傳媒,為什麼在經營出版社的Facebook Page的時候,就連向路透社買圖片也要慳,「圖片來自互聯網」那一類的內容,比目皆是。 説穿了,可能由於來料正斗,於是Like數不弱,隨時超越來自該傳媒的原創內容,可能亦因為這樣,搜尋「圖片來自互聯網」已成為工作一部份,而且變本加厲。 作為品牌管理人,Google到一張可愛的貓仔狗仔BB仔圖片,加一句聰明的文字說明,你滿意為發功呃Like大功告成?我可以向你保證,即使那張圖被Like被Share多少次,大家對閣下品牌的印象,依然濛糊。 更甚者,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名媛去Ball最怕撞衫,我亦見過同一界別的不同品牌,居然發生「圖片來自互聯網」撞圖事件,兼且湊巧在同一天出現,名符其實,飛機撞紙鳶。 最近,Facebook進一步打壓YouTube片在Facebook的曝光,於是,各大Facebook Page的管理員,唯有索性把人家的網片,先下載,然後再上載到自己的粉絲頁,連「影片來自互聯網」這句聲明都懶得寫了,更上一層樓。 我比較幸運,我替客戶經營的Facebook Page,大部份都堅持原創內容,當然,這些客戶亦明白「內容有價」,於是,亦願意付出相對可觀的製作預算。 既然Content Is King,這位King也要出糧哦,否則,只好變成國王的新衣中的國王了,是的,除非你可以註明「新衣來自互聯網」的話。 (原文刊登於ELLEMEN雜誌2015年1月號,本網誌版可能略有修改)

MusChat|李拾壹 x Rudi Leung

80年代水尾,我第一份拿到稿費的文章,就是馮禮慈老師主理的TOP音樂雜誌(Size和號外一樣的超霸氣音樂雜誌) ,馮老師找我負責了的一個樂手訪問,當時的被訪者,是已故著名爵士樂手James Moody。 之後,我以一個音樂學院學生的身份,走訪過不少音樂人和樂手,由流行到古典、由古典到爵士,由Tori Amos、Wynton Marsalis、Lorin Maazel、Janos Starker、Dip In The Pool、Tuck & Patti、西村由紀江、倫永亮、區丁玉等等,要數起來的話,有排數。 總覺得和音樂人及樂手的對談,是一個十分愉快的經驗,2015年,我又重拾這習作。 WagazineHK是一本新雜誌,針對的相信都是90後的年輕人,我這位大叔有幸在這裡有個新專欄,專門做音樂人專訪,是的,大致上我都應該不會訪問薛凱琪或者是周柏豪。 第一個被我接受訪問的,是李拾壹,他可能是目前香港最火爆的新進音樂人,我個人更覺得,他是香港樂壇的新希望。 李拾壹--90後新晉本土Alternative Rock音樂人,曾參與《春嬌與志明》、《低俗喜劇》及《飛虎出征》等電影主題曲及插曲演出,成名作有為林宥嘉譜寫的《自然醒》,最近剛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大膽小鬼》。 L:李拾壹 R:Rudi R:你幾歲拿起第一件樂器? L:如果不包括小學人人都有一支的無敵牧童笛,就要數小學五年級爸爸買給我的木結他了。老爸當年自己沒機會學樂器,於是就希望讓我來繼承衣缽,木結他可以拿到那裡都自彈自唱啊,既方便又環保。 R:你一共懂得玩多少種樂器? L:主打都是結他、bass、鼓和琴,牧童笛算唔算?其實都是為了方便編曲吧。 R:你與結他形影不離,你的最愛又是誰? L:我對Gibson情有獨鍾,目前手頭上的J45木結他和Firebird電結他就是我的最愛,我喜歡它們什麼?三個字:厚、肥、有character。 R:你的Guitar Hero是誰? L:一定是MUSE樂隊的Matthew Bellamy。基本上,他就是我的結他老師,我從他身上學曉的,就是如何運用結他及電子音效,去創作不同的聲響,更厲害的,是有些時候,結他到了他手上,可以隨時變成一件敲擊樂器。 R:你有否以某隊樂隊的音樂為榜樣? L:MUSE(技術)、Radiohead(精神)、Arctic Monkeys(能量),都是對我目前所做的音樂,影響最深遠的榜樣。 R:你口口聲聲說你是英倫樂迷,但我覺得你的音樂裡有一陣日系indie搖滾味,你又有沒有哪一隊心水日本樂隊? L:東京事變當然是宇宙最強啦。另外我也頗欣賞來自仙台的兄弟樂隊Monkey Majik,既有日本主流流行味,又有少許歐美indie風格,音樂平衡得很有趣。 R:作曲編曲填詞唱歌彈結他,如果有一日上天只留給你其中一種能力,你會選那一項? L:可不可以是作曲加編曲呢?對我來說,寫歌不是單純的旋律,而是一個接一個的段落,而這些方塊,是旋律配合編曲而成的。 R:第一張專輯《大膽小鬼》,你期待能夠帶給大家一個怎麼樣的訊息?你會不會有一些特別的主題想講? L:我會視這張EP為我的個人名片,而這張名片正代表新生代的香港聲音,香港音樂,會不會有另一個可能性。 R:你音樂中有股很獨特的energy,那是否一種情緒上的宣泄? L:作為一名師承自MUSE的音樂人,我大概會歸類自己為「躁鬱搖滾」系,音樂中難免會有點對生活不滿的宣洩,或者是觀察到的東西的展示,但我卻總會把情緒宣洩於編曲上,而不一定在歌詞或旋律上。

a cappella-la-la 無伴奏聲聲聲交響樂

A Cappella—–無伴奏清唱,想當年我還在念音樂學院的生涯中,是幾乎每個禮拜都有的指定活動之一。 第一屆的聯校大專音樂節,我和一班音樂系的同學,亦有幸代表了中文大學,以無伴奏清唱,重新演繹了Beatles的In My Life,還贏了那一年的全港冠軍。 無伴奏清唱實在好玩,除了要講求每一位成員的歌唱基本功,音準就是最高的難度,團員中如果沒有人是Abolute Pitch的話,大家會唱得很痛苦。 此外,還要講求合唱團員聲音上的協調性,人人都懂說Team Work重要,但要實行起來,真的要經過很多練習、磨合,真正是「唔可以淨係靠把口」。 昨晚,有幸被客戶邀請去了a cappella-la-la,這個由太古地產主辦的系列音樂會的預演,快樂地重溫了大學時代的我還在唱A Cappella的美好回憶,好像一趟時光旅程。 a cappella-la-la是Project After 6的活動之一,旨在提供於太古坊及太古城中心一帶的上班族,一個能發揮個人於工作以外潛能的「特別行動」。 這次活動在四個月前開始招募,最後精挑細選了超過40名上班族,然後展開一個長達四個月的聲樂及形體演出專業訓練,今個月,終於學有所成,登場演出。 兩個月前,我們Turn Plus團隊亦接了一個Brief,要負責替這個系列的音樂會做宣傳,客戶的要求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在太古坊及太古城中心上班的朋友們,前往參加觀看這演出。 聖誕節前後,我們先在客戶的Facebook Page發了兩條短片,為這活動進行熱身,內容全部在太古地產的實景拍攝,我們找來了【一鋪清唱】 —- a cappella-la-la這活動的四位音樂導師,粉墨登場,扮演辦公室大堂及咖啡店Public的工作人員。 同時,我們也邀請了一些太古地產的同事及租客,作為臨時演員,但我們只告訴他們,我們拍攝的是非常正經的Corperate Video。 但實質上,每一次,一鋪清唱四子都會失驚無神,突然開口就唱,殺你一個措手不及。 為了捕捉真實反應,每一段演出都只可以一Take過,加上每次拍攝時間都只有兩小時,有點難度。 短片播出後,在有份參與的朋友圈子間,再加上Facebook粉絲們的推波助瀾,我在1月初與某某在太古坊上班的客戶開會時,他們說已經看過,反應亦相當不俗。 到了1月中,音樂會揭幕在即,我們也展開了第二輪的活動,就是在整個太古坊及太古城中心辦公大樓的範圍內,展示了全體演出者列陣的海報,鋪天蓋地。 同時,在一些高人流的走廊上,擺設了多支咪架,接近50支嘅咪架,每一支都代表著每一位「聲音就是樂器」的演出者。 連同地面上寫上各人名字的星光標誌,希望每一個人都會獲得太古坊及太古城區內的上班族支持,Scan一下上面的QR Code,就可以看到他們演出的相關預告片段。 如果你都是在這一區上班,這個音樂會系列,絕對值得你的支持。 想問大家,你剛好有同事也是其中的演出者嗎? 【a cappella-la-la 無伴奏聲聲聲交響樂】 日期: 1月23-24日 時間:7:30pm-8:30pm 地點:太古坊康和大廈一樓ArtisTree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 先到先得 節目詳情:http://bit.ly/1xTSOY0

2014香港社交網絡大事回顧與展望

今年的香港,我們一起經歷了一個大時代,不管你取態如何,喜歡與不喜歡都好,在這個城市,社交網絡界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已經踏入了一個引爆點階段,沒有人可以忽視。 慣性收視,一台獨大,是香港特色,同時,也是不同界別媒體的生態,可能是,香港人實在太忙,在媒體平台的選擇上,一邊有所不滿,卻一邊繼續偏食。在香港,要數社交網絡平台,Facebook依然是主流,即使是近年愈來愈人氣的Instagram,其實也是Facebook旗下分支。 但要注意的,是Facebook對其他社交網絡的「排他性」也愈來愈強,其內容曝光率的運算模式,亦集中令更多願意付費的廣告商受惠,加上明年即將進一步限制具宣傳性的內容曝光率,所有廣告客戶都要接受,免費午餐不再。 在香港,其餘的外國選擇,譬如像Twitter、Vine、Pinterest或剛剛登陸香港的YELP,始終還是停留在小眾階段。至於專業平台LinkedIn,在香港亦似有起動跡象,但由於走高檔媒體路線,大部份廣告商依然卻步,用戶使用行為亦偏向被動,某程度仍屬另類小眾。說到龐大的中國社交網絡平台,由於用戶未能暢所欲言,加上緊張的政治氣氛籠罩下,亦間接令一度廣受歡迎的微博,逐漸在香港市場式微。 雖然平台逐漸收窄,但言論卻是百花齊放,Facebook逐漸成為自媒體,或者是網絡原生媒體挑戰傳統媒體的主力平台,主流新聞媒體即使如TVB,亦多次因報道被指責有所偏頗,繼而遭網媒及普羅網民猛烈批評,新聞客觀中立性備受質疑。這個時代,由於人人24小時「在線」,人人一部智能手機就隨時當記者,在社交網絡資訊爆棚的情況下,表面上,新聞透明度似乎增加,但同一時間,就同一事件,卻隨時可以衍生出不同立場者的多個不同詮釋,良莠不齊在所難免,作為新聞讀者,頭腦需要更加冷靜。 以下是筆者列舉了過去一年,個人認為在香港較具代表性的社交網絡大事件,不知道,當中又有那一件又曾經與你擦身而過? 一)香港社交網絡用戶,重新認識Twitter 由西方及至中東國家,或甚至是我們的彼岸台灣,在每次大型社會運動期間,由於它的實時性、公開性、國際社會關注性與訊息密集性,Twitter往往成為了箇中推波助瀾的核心社交網絡平台。本來,Twitter在香港,因訊息內容是英語為主,以至向來只是一小撮居港外國人,或者是較西化的本地人的小眾社交網絡。可是,今年於9月至12月期間的「雨傘運動」,尤其是在事件爆發的初期,Twitter卻罕有地擔綱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第一,在召集群眾,以及實時在告急期間互通消息方面,Twitter頓然成為了一個廣播及指揮平台,雖然訊息混亂,但仍發揮了一定的組織作用。第二,由於不少國際新聞網絡,都會透過Twitter的實時內容,作為第一手新聞的參考,不少運動群眾亦明白到,可藉此而提高國際社會就該事件作出關注,於是便紛紛將運動有關的圖片或文字,實時地於Twitter海量發放和轉發。我的個人帳號內容,便先後被不同國際新聞網絡的記者包括CNN轉發。 二)社會運動,現場與社交網絡同步發生 由於社交網絡的實時性質,加上大量用戶自發性地上載即時內容,雨傘運動期間,社交網絡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媒體,又或者可以說,即使是傳統媒體,也要依靠社交網絡平台,作為推動其網絡頻道最新內容的瀏覽量推動引擎。讀者則一邊透過社交網絡追蹤事件,同時也於現場見證實況,虛擬與現實,同步雙軌進行。 三)網絡媒體,更趨社交媒體化 無論是由傳統轉戰網絡的媒體出版,或者是在網絡原生的新媒體,社交網絡都扮演著一個更重要角色,是網絡瀏覽量的催化儕,是網絡生態重要一環。不少傳統媒體的網站,為了與讀者進行互動,亦為了吸引人流,因而同時要兼營一個Facebook粉絲頁,在英語為主流的國家,還要有Twitter,如果社交網絡平台經營有道,更隨時有機會成為媒體廣告收入的分支,或者是為廣告客戶提供附加價值,在集團經營的社交網絡上,一手包辦內容創造、傳播、宣傳等,在云云本地傳媒中,今年尤其以「新傳媒」最為積極,動作最多,值得同業效法。 最近登場的HKTV,由於本身具備了社交網絡的話題性,甫一登場,已經成為了觀眾每天在Facebook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就連最近與麥當勞合作的植入廣告,也成為了大家在Facebook的討論熱點,可想而知,即使是賣廣告,這個年頭,也需要創造成社交網絡話題。 四)後「主場新聞」時代,網媒繼續上路探索 的確是曇花一現,可是,「主場新聞」依賴博客提供內容的獨特經營模式(雖然是借鏡自Huffington Post),其實某程度已影響了不少新聞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一段日子,「主場新聞」的網絡內容,是不少朋友在Facebook分享的主要新聞之一,隨時超越主流媒體。突然結業前,該網站亦開始受各大廣告客戶的垂青,本來前景開始向好。有趣的是,「主場新聞」本身的Facebook粉絲頁亦經營得不俗,即使已經停止內容更新,依然坐擁超過27萬的粉絲,是個獨特的媒體現象。踏入後「主場新聞」時代,網媒依然繼續探索其生存空間,以及廣告及商業模式上的突破。 「香港獨立媒體網」、「獨立媒體」、「輔仁媒體」、「熱血時報」等等,雖然離主流仍有距離,但由於其內容的社交話題性,以及平台管理人懂得運用Facebook粉絲頁構成其媒體生態一環,因此仍具備一定影響力。另一方面,也不要以為只有支持社會運動的網媒才有市場,「港人講地」及「幫港出聲」等維穩派,其實亦有一定的支持者,聲音不容忽視。 編按:2014年12月22日,「主場新聞」宣佈重新上路,易名「立場新聞」,執筆之時為2014年12月25日早上,短短四天,尚未發表過任何實質內容,其Facebook粉絲頁已累積超過3萬3千多名粉絲,社交話題性依然。 五)Facebook粉絲頁,也可成為獨立媒體 為了保持一定的社交網絡影響力,這個年頭,上述的網絡原生媒體或傳統媒體網絡版,同時也要兼營一個Facebook粉絲頁。但另一個有趣現象,就是有些網媒基本上是可以完全沒有網站,亦無需透過社交網絡帶動站外瀏覽量,Facebook粉絲頁是純粹如媒體般獨立運作。當中的表表者,可能就是明明是主打週刊實體書,卻聰明地透過Facebook粉絲頁聚集粉絲,擔綱實體書推廣的「100毛」,這個獨特的生態模式,在未來的日子,實在值得其他傳媒或營銷人士探討,到底凝聚社群重要?還是帶動網絡瀏覽量重要?經營模式亦有什麼不同?當中,又能否孕育出另一種商業模式? 六)網絡短片,將成社交網絡主流內容模式 網絡影片,不再被YouTube專美,一、兩分鐘,甚至是只有數秒鐘的網絡短片,逐漸成為了另一種廣受社交網絡用戶歡迎的內容展現模式,繼Instagram可上載15秒短片後,Facebook亦高調地推出短片廣告模式,實行與YouTube分一杯羹,近月來,如果在Facebook分享YouTube短片,「能見度」已大大減低,知情識趣的粉絲頁經營者,開始直接上載影片,試圖爭取更多眼球。經過一年醞釀,2015年相信是Facebook社交短片的成熟期,平台經營者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製作短片,難度挑戰,愈來愈高。 七)冰桶挑戰,爆發社交網絡捐款潮 2014年不得不提的是社交網絡盛事,背後推波助瀾的,除了是社交網絡的病毒式傳播,更重要的,是當中參與人士點名式的「人傳人」社交網絡影響力,直接影響了這一趟善舉的成果,除了娛樂圈,香港不少企業界的名人也不甘後人,積極參與。一如上述所言,直接在Facebook上載的原生短片內容,亦成為在社交網絡內容成功爆發的因素之一。當然,此活動亦蔓延至其他平台包括新浪微博、Instagram及YouTube,但不容忽視的,還是此活動除了發揮了社交網絡的短片優勢,同時,在平日充斥互相攻擊爭拗的言論以外,社交網絡圈亦罕有地大規模展現出人性善良及關懷社群的一面,值得鼓勵。 八)小圈子社交網絡湧現 大型社交網絡如Facebook及中國的微博走向主流,成為廣播式社交平台,另一邊廂,社交網絡亦走向小圈子法發展,WeChat、LINE或其他新興如Snapchat、Telegram、Firechat等即時通訊平台,由於也有群組聊天及發放消息功能,逐漸吸引了部份用家「轉台」。由於時間多花了在小圈子社交網絡,在主流社交網絡包括Facebook逗留的時間亦相應減少,這是任何媒體都難以扭轉的命運。 九)Facebook積極為中國企業,打開世界脈絡 最近頻頻對中國伸出友誼之手,當然不是為了打入中國巿場,Facebook此舉,其實是為了打中國本地企業的主意。事實上,近年中國企業透過在Facebook建立粉絲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早已成為新一輪的社交網絡廣告商機,今年Facebook在香港高調插旗,成立主理大中華市場的團隊,當然也是為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而鋪路。 十)Facebook unfriend潮,是撕裂還是分眾? 一場社會運動,引發了對壘陣營的群眾,紛紛因政治取向不同意見相左而在Facebook上互相unfriend,有媒體監察者認為,雨傘運動導致社會出現撕裂,但其實,在社交網絡的所謂朋友,關係本來就是相當脆弱,所謂的網絡絕交,其實只是一次自動分流分眾的行為。社交網絡上,不同意見者各據一方,只會聽到同聲同氣的聲音,某程度,社交網絡表面上言論開放,其實,卻愈來愈像多個分隔開的密室,對方的聲音,未必聽到,值得大家反思。 (原文刊登於2014年12月27日及2015年1月6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本人是該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