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12

哈利王子裸照風波,都是LYNX惹的禍。

借助熱門話題,或人或事,找一個與產品或品牌屬性相關的切入點,製作廣告一則,順勢掀起更多茶餘飯後的對話,這類手法,屢見不鮮。 老外稱之為borrow interest,順水推舟你好我更好;另一邊廂,香港人卻謂之「抽水」,略帶眨意。 個案一:歌手周柏豪在家不小心打爛玻璃杯一隻,忽發雅興,先拍靚相一張,然後大筆一揮,寫下一段心情故事,圖文並茂,上載到他的臉書粉絲頁,隨即引來成千上百粉絲前來慰問,好不熱鬧。 品牌宜家傢俬立即與民同樂,將該文轉貼至其官方臉書粉絲頁,慰問周柏豪之餘,更向他推介宜家傢俬玻璃靚杯三百餘款,任君選擇。 最新個䅁:大英帝國哈利王子的裸照風波,近來成為連牛頭角順嫂都會笑埋一份的熱門話題。 男性香體品牌LYNX,向來喜以性暗示作產品招徠。 廣告中,凡使用之型男,一遇上索女,隨時成為如花蜜給蜜蜂盯上,被窮追不捨。當然,故事只為滿足男性幻想,純屬虛構,笑過就算。 向來美女對他如螞蟻見蜜糖一樣的哈利王子,與LYNX加在一起,可以產生什麼聯想?相信已不用我多說。 表面上,廣告是一則對哈利王子的道歉聲明,但潛台詞就是說:哈利王子風流成性,其實也不一定是他的錯。要怪,就即管怪LYNX吧。 除了寫出如此簡潔有力的聰明廣告人外,更值得一讚的,當然是膽敢在皇室頭上釘蝨乸的廣告客戶LYNX。 廣告成功搶灘,刊登了在英國報章The Sun。大家都笑翻了,紛紛在各大社交媒體爭相分享和討論,原本只是小小文字為主的廣告一則,郤因群眾網絡分享,自發成為了其人肉廣告媒體,一石激起千重浪。 我們常說的所謂Viral Marketing,就是如此。 執筆時,尚未聽聞皇室公關發出任何遺憾聲明,更未有人嚷著皇室形象告急。 自我小反思:廣告公司創作部,向來有「未收brief唔開工」的規舉,但創作這則廣告,時機要緊,你還覺得要等人家寫brief嗎? 我將這則廣告,以及「廣告人無brief唔開工」這想法貼了上臉書,一如所料,同業好友們都紛紛說:「此事只能發生在彼邦」。 還是老外朋友G的一句回應” It’s definitely a no briefs situation…”更讓我發出會心微笑,笑完又笑。 月亮不是外國的特別圓,但外國人的幽默思維,或多或少,都值得我們學習一下。

新加坡Live House – Timbre @The Substation

說起新加坡的夜生活,十居其九,都只會提及遊客必到的Clarke Quay。 朋友R是名業餘Band仔,我問他:「有那些不是齋飲譬如像是Live House一類的好去處?」 想都不用想,這一晚夜,他就帶了我和太太去Timbre @The Substation。 單單是Timbre Group本身,已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 根據在官方網站的描述,他們是一個以音樂為核心的Lifestyle品牌,業務除了餐飲、現場音樂演、音樂祭活動等等,更重要的是,背後他們有經營音樂學院。 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已經明白,Timbre Group業務的生態系統,就是讓喜歡音樂的朋友去學玩樂器,但又不一定是要去考什麼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演奏級的那類。 練得一身好武藝,就可以到Timbre Group旗下的餐廳和pub作演出練習,實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Timbre Group有好幾個場,這晚我們去的Timbre @The Substation,朋友說十分受年輕人歡迎,見四周都有一行大概八個十個人的二十歳出頭年輕人,聽得投入,所言非虛。 坐在當中,我算是老餅了,但樂隊演出實在太棒,我聽了三個section才捨得埋單叫走。 樂隊組成的,都是廿來歳的本地年輕人,演出的主要都是Top 40的主流樂隊音樂cover,但玩的無論是Usher、Maroon 5、David Guetta、Keane、Gotye、以至是MUSE或Radiohead等,他們都能玩出屬於自己的樂隊聲音來,唱好、彈也好,技術十分專業。 現場特設點唱,觀眾想上台演出也可以(當然你自己要量力而為),我後來又發現,來捧場的,也不乏台上演出的朋友,難怪氣氛特別好。 除了現場演出氣氛一流外,說句實話,食物水準也是不錯的,朋友點了他們的招牌菜,12吋的大型鴨肉pizza。 那晚我明明已吃了豐富的晚飯才去,最後,也忍不住吃了三塊。 一邊吃一邊喝我點了的Guinness黑啤,我一邊暗地裡鼓勵自己:「沒事沒事,明天我會去行山,這些卡路里,我會努力幹掉。」 有關Timbre Group餐廳的資料,可到這裡看看。說不定,下次去新加坡的話,你會在Timbre遇上我。  

樹頂漫步新加坡

到新加坡旅行,一般香港朋友,來來去去都是飲飲食食為主,近年多了個Marina Bay Sands,算是多了些地方去玩吧。 朋友J是個喜歡做運動的人,剛剛從馬來西亞搬了去新加坡發展,我問從前愛行山戶外騎單車的她,在新加坡有什麼好去處? 「多的是哦。」她說。於是,週六晨早,便跟了她出發行山去。 與其說是行山,倒不如說是小遠足吧,目的地,是新加坡的國家公園MacRitchie Reservoir Park。 這裡的地理環境,與香港「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的大不同,始終都是平地為主,路程易如反掌,十分舒服。 全程我們大概走了十公里的路,沿途我們穿過了樹蔭下的叢林、欣賞到如鏡面般的水庫,也走了一小段斜坡,上了可鳥瞰整區的樹頂吊橋漫步。 除了風景優美,環境靜謐(是的,沿路遇上的,都只有幽靜地或在漫步、或在垂釣、或在觀鳥的朋友),沿途見到不少比我兩隻腳掌加起來,面積還要大的樹葉。 還有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雀鳥、四腳蛇、猴子等等,大家都不會打擾對方似的,各自各據一方,安安靜靜地享受著四周的一草一木。 有關MacRitchie Reservoir Treetop Walk的旅遊資訊,可到這裡的官網看看,內容十分詳細。    

聽LEGO故事,學做人道理。

如果我有小孩的話,十歲以前,我可能只會給他/她買LEGO樂高玩具,其餘免談。 啟發創意是一回事,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在遊戲過程中,LEGO對鍛煉小孩子的耐性,甚至是不屈不撓的精神,相信都會有所幫助。 近年品牌紛紛都嚷著要製作微電影,但郤未有多少個會用自家的品牌故事,作為拍攝題材。 趁今年誕生80週年,LEGO製作了這套長達十多分鐘的動畫短片,為您娓娓道來LEGO家族三代人的流金歲月。 其實,LEGO這個品牌的由來相當平實,毫不傳奇,雖然有起有跌,但當中卻沒有甚麼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 可是,LEGO這個經歷了三代人的成功故事,卻非常勵志,某程度而言,更反映出品牌創辦人不屈不撓的精神。 是的,就是不屈不撓,隨時準備好「重新歸零」的那份精神。 即使你是成年人,都值得重拾這份LEGO精神哦。

人在香港,到Berklee及Seoul Jazz Academy深造。

第一次聽到美國波士頓栢克萊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這名字,就是因為我的兒時偶像顧家煇。 想當年,六十年代初,聽聞就是TVB的六叔,資助了煇哥到Berklee深造,於是成就了這位香港樂壇的殿堂級人物。 八十年代初,煇哥毅然引退,再次遠赴到Berklee進修,學的是當時剛興起的電子音樂。 有別於其他較傳統的音樂學院,Berklee所教授的,是以爵士樂、搖滾樂,以及流行音樂為主。 我還在讀演藝學院的時候(我後來去了中大),也有好幾位醉心爵士樂和流行樂的同學,終日都在發白日夢,嚷著要去Berklee深造。 後來,聽說有位同班同學真的去了Berklee,另外還有位師弟,他就是伍樂城。 在香港學音樂,除了幾間大學之外,就是其他大批良莠不齊的琴行,而大部份家長都只側重考皇家音樂試,當然很難會有一家像Berklee這般的音樂學院。 已淡出了流行曲樂壇的伍樂城,近年創辦了伯樂音樂學院,實行作育英才,可能就是想彌補這片空白。 誰說流行及爵士樂,不可以像古典音樂般,有系統地教授? 最近,見到伯樂音樂學院院搞了一個為期兩天的流行及爵士樂課程,請來的音樂導師,除了來自美國Berklee,更有韓國Seoul Jazz Academy的兩位作曲及聲樂導師,為你傳授K-Pop秘技。 其中導師金正培曾經為少女時代、BoA、東方神起等寫歌,來頭甚猛,。 看看日子,原來是這個週末8月25-26日,於是馬上打個電話過去,叫了老同學給我留位。 這個課程,特別適合有古典音樂背景,同時又對流行及爵士樂有興趣的朋友報讀 ,不要錯過哦。 本週四前(8月23日)報名,憑學生證可獲50%折扣優惠,一般人士則可獲40%折扣優惠。 講座登記及查詢: (+852) 2980 3668/ info@bsm.com.hk 課程網址:http://www.bsm.com.hk/b5/berklee_BSM_Seoul.htm  

「哈利波特」的魔法展覽

男人大丈夫,告訴人家我喜歡看「哈利波特」的話,可能會和我告訴你「Twighlight好像蠻好看哦」不相伯仲,一定會被人家笑我乸型(娘娘腔)。 但做人還是誠實一點好,其實我覺得「哈利波特」是蠻好看的,最後的幾集,我尤其是看得著迷。 所以,較早前去新加坡,我也順道去了看「哈利波特」的展覽,雖然太太也是「哈利波特」粉絲,但先聲明一下,是我自己要求去的,不關我太太的事哦。 展覽場地在Marina Bay的Art Science Museum,搭MRT,然後走路過去,方便得很,沿途大部份地區都在冷氣空間內或有瓦遮頭,很舒服(真希望香港的尖沙咀各大商場及鄰近的科學館、太空館、什麼館和什麼館也有類似安排就好了)。 同期展出的,還有一個Andy Warhol展覽,售票處旁邊你會見到一個可樂臨時店,用SIG$24買半打可樂就可以換取兩個展覽的套票,總值SIG$28,除了要苦惱一下如何安置這半打可樂之外(我最後都送了給售票處的小姐們),其實也算一舉兩得。 要注意,除了入口的小部份展品外,兩個展覽場館內都不可以拍照,新加坡的朋友們也很守規舉,不想丟同胞的臉的話,拜託不要違規了。 「哈利波特」展覽場館內展示了大批拍片時曾使用的原裝道具與服飾,種類林林總總(連床舖都有),擺設也弄得很細緻,讓你有如置身電影的光影世界中。 如果你是「哈利波特」粉絲的話,保證會看得心花露放。 更有趣的是,透過其中戲服,看看幾位小演員由當年的小小個子,到成長為青少年人階段的轉變。 如果你的成長階段,也包括了「哈利波特」在其中,看的時候,相信會有另一番滋味。 當然,場館內不許拍照,但深明亞洲遊客拍到此一遊照已是指定動作,於是又設立了官方拍照處,藍幕背景,拍好後才把圖片key上去。 雖然很大鄉里出城,但反正都來了,我也即本試試,也順便幫襯買了幾張照片。 對於「哈利波特」粉絲來說,場館內出售的紀念品,可能才是亮點。 內裡先以劇中四家院舍分類,即是說,故事中出現過的Gryffindor、Hufflepuff、Ravenclaw和Slytherin等等,每家院舍都有屬於自己的如領呔、領巾和書包等等產品出售。 大家記得劇中出現過的古怪小吃嗎?我就見到其中的青蛙巧克力有售,其他古靈精怪的小吃,還有不少呢。 這個展覽會一直展出至今年9月30號,如果去到新加坡的話,就千萬不要錯過,緊記隨便拜訪一下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們了。

舌尖上的「雞飯」

我們香港人開口埋口叫的「海南雞飯」,來到新加坡,人家通常叫「雞飯」就是了,不用加上「海南」二字。 究竟馬來西亞的雞飯才是正宗,還是新加坡雞飯較好味,這已是涉及國家外交層次的爭議性話題,我這名站在中間的小巿民,在牆與雞蛋之間,我還是不靠任何一邊站為妙。 但我夠膽說,在香港,幾乎在所有餐廳賣的雞飯,包括如雷貫耳的文華酒店,又或者其實我也頗欣賞的海南少爺,水準都遠不及我今天來到這一家文東記。 對呀,是較為街坊的文東記,而不是新加坡觀光局推薦的文華酒店(其實上次來的時候已領略過他們的高級雞飯,但我覺得,還稱不上如大家所講的天上有地下無)。 「唉,文東記水準其實已大不如前了。」操得一口英式口音英語,而不是叮叮噹噹Singlish的的士司機大叔,一副雞飯老饕的口吻如是說。 文東記Boon Tong Kee在新加坡一共有七家店,本來打算去入住的酒店Oasia附近的那一家的,但司機大叔堅持說River Valley Road的那一家才是最好味,連他本人也經常到那一家買打包外賣。 「入鄉要隨俗,唔係好孤獨。」不要和地道老饕鬥氣了,就聽他的。 抵達時已經是下午二時多,還是人頭湧湧。看來真的來對了,好吧,就先來一個二人份的雞飯例牌。 我的習慣,是先吃一口米飯。用鷄湯煮成的白飯,燈光下細看,粒粒剔透,吃一小口,一陣陣雞油鮮香裹著的小飯粒,細嚼起來,白飯一小口,已是一流享受。 不沾醬料,先嚐一小口雞肉。芳香的鮮雞味,刺激味蕾深邃之處久違了的美味回憶。 多年已不敢碰的連肥雞皮(脂肪呈啫哩狀),也通通連肉照吃可也,已經不想理會什麼膽固醇不膽固醇了。 自己也會間中下廚,略懂煮雞的難度。太熟,像蔡瀾先生話齋,似在嚼爛布,太生,雞血腥味很嚇人。 文東記的雞,雞肉鮮味之處,簡直是會讓你的舌尖跳舞。口感如綿,一吃難忘。 說到吃雞飯,佐料也是主打之一。兩大護法:黑壓壓、七成接近凝固狀態的醬油,以及用薑蓉、辣椒和雞湯熬製的辣醬,如果畫龍需要點睛的話,這一黑色一橙色的兩小碟大概就是了。 斬件上桌的一碟雞,不要忘記了墊底的黃瓜片,早已沾了鮮雞味,又是人間美味。 不消十五分鐘,我和太太兩口子已KO了整碟雞和兩碗雞油飯,嘴巴被寵壞了,回到香港真的不知怎麼辦。

新加坡自遊行

已經是第三次到新加坡,但今趟才是第一次以「遊客」身份抵達。 說起來,我也從來沒有在暑假旺季的時候去旅行,但沒辦法,剛好在舊工作與新工作之間,找到個五天的空檔,所以就決定去一趟說了很久要去的新加坡吧。 不喜歡參加旅行團,於是又是上國泰假期找自由行的套餐,和太太兩個人去,五天四夜,機票加酒店和一大堆雜費,平均每個人大概要五千左右,旺季來說,算還可以。 出發前,「貪得意」託在國泰工作的朋友幫我拿了張商務客艙候機廳通行証。 那裡提供了好些基本的早餐食物飲料,環境算是不俗吧,但環顧四周的冰冷感,氣氛果然是很商務的,有一刻,我感到電影Up In The Air裡的George Clooney, 彷彿就坐那裡某個孤獨角落。 中午抵達新加坡機場,心情與以往來的時候相比,不知為何,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實在輕鬆得多。 新加坡樟宜機場一切都設計得很井井有條,指示牌也十分清楚,有效率得來,又不會給你一種大城市的高效率壓迫感。 找的士也很容易,幾乎不用等。問司機大叔:「去酒店要多久」? 「新加坡地方很小呢,不堵車的話,大概三十分鐘左右吧。」有趣的是,類似的答案,我幾天的行程內,幾乎每天都起碼聽到一遍。 入住的酒店,是剛蓋好才一年左右的Oasia。甫一進入,聽到的大堂背景音樂,居然是Miles Davis的So What,有品味,印象分大増。 相對上回我居然在新加坡Shangri-La的會議廳聽到Kenny G,級數實在是相差太遠了。 套票upgrade了我們的房間,所謂的deluxe room在面積上不覺得份外deluxe,環境頗為簡約卻十分舒適。 Check-in時發覺原來套票不含早餐,但深想一層,算罷,既然來到新加坡,當然是吃地道美而廉美食吧,其實也不太介意。 我真心介意的,反而是酒店Wi-Fi居然要另外收費,標準價當然又是百多港元起標,這是什麼年代?當我連在內地的大中小酒店都是免費時,我印象中新加坡這個Wi-Fi之都,就真的令我有點兒失望。 從窗口望出去,見一高級住宅就在對面,有點在香港中環半山的感覺,鳥瞰下去,泳池實在太漂亮,於是決定先醫肚,後遊泳。(待續)

CEO網絡社交術

「我貴為日理萬機的CEO,何來時間上facebook追微博?」 如果你還有這種想法,証明你已是位屬於上個世紀的老闆。 較早前,由IBM策動的全球行政總裁研究Global CEO Study便指出,來自64個國家18個企業類別,被訪問的1,708名企業高管當中,雖然目前只有16%參與社交網絡活動,唯在未來數年內,正打算積極參與的,卻超過57%。 作為與顧客、商業伙伴及下屬溝通的橋樑,隨著時代變遷,新世代使用媒體習慣的改變,社交媒體在企業對內或對外所扮演的角色,亦愈來愈顯得備受重視。 昔日商業社會重視參與的社交活動,到了今日,除了面對面的社交禮儀,學習社交網絡上的虛擬禮儀,同樣重要。 為什麼?因為社交媒體賦予了每一個人的平等發聲權,大眾可以透過不同的社交網絡平台抒發己見,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個人媒體。 因此,在表達意見上,以往高高在上的企業,已再沒有絕對的優勢,企業公關不能再以「大聲公」的方式運作,唯有通過高透明度的管理,並且在話語權人人對等的社交網絡平台上,與公眾多聆聽、多互動和多溝通,企業才可受人尊崇。 Zappos CEO Tony Hsieh 正是善用社交網絡的新一代企業領導中之佼佼者 深諳社交網絡應用,或者是善於在社交媒體與人溝通的企管人,代表著具備有更高的適應力,並對新趨勢具更銳利的眼光。 當然,明白到社交媒體力量的企業主管,都深明這把雙刃刀操作起來,絕對是困難重重,危機四伏,於是,望而卻步者,還是佔大多數。 但另方面,又卻因為覺得人有我有,恐怕落後於人,於是便紛紛敦促下屬為企業開個社交網絡帳號,然後或找公關公司、或找社交網絡專家,甚至是找來公司內部廿來歲的年輕管理人(因為總覺得這是年輕人的玩意,應該是他們最熟識吧),代為經營。 但其實,大部份有參與社交媒體的企業,其主管都忽略了其個人參與,實在更能為團隊掀起帶頭作用。 無論在制定企業的語調風格、處事方針,甚至是策略遠見,CEO在社交網絡平台是否擁有一把有影響力的聲音,某程度上,將影響到該企業在這個社交媒體風行的年代,在社交網絡平台上的話語權。 社交媒體顧問公司BrandFog的2012 CEO Survey指出,超過8成的公眾認為,一家企業的CEO及其團隊,如果有在社交網絡平台發言及與公眾進行互動,他們會傾向對這家企業更為信任。 此外,也有逾7成被訪者認為,若領導層能透過社交網絡平台,獲取大眾對其企業方針的認同,他們更會樂意購買/使用該企業的產品/服務。 由此可見,制定一家企業的社交媒體策略,已不再單單是公關或營銷部門的工作,而開始是經營決策者的份內事。 企業主管開設個人社交網絡帳戶前,可先向企業內有關的傳訊專家聽取意見,並要尋求好企業共識,先釐訂一套企業處理社交網絡輿論的反應機制,上下口徑,必須一致。 其次,更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慎發聲宜專業:作為企業主管,在社交網絡的平台發聲,必須言之有物,更要考慮內容對受眾有否裨益,尤其是應集中於有關閣下專業領域的內容。要知道,社交媒體並非給你純粹抒發個人情感的發聲途徑,受眾有所得著,才會繼續願意和你做「朋友」。 二)先分享後原創:能夠自創妙筆生花的精彩內容固然好,但剛剛開始時,大可先分享一些你認為是「君子所見略同」的文章,然後加入一至兩句個人看法的註腳,集中在熟習與網友的對話和引發的討論。 三)持理性避爭拗:作為企業高管,隨時會成為眾矢之的,真實也好,無理的指責也好,找上門來實在所難免。因此必先要調節好心理質素,不輕易公開動怒或作出不必要的回應,遇上投訴,應立即交由相關的工作人員協助,儘速作線下處理。 四)建口碑忌誹謗:面對負面批評,切忌採用駝鳥政策,要積極面對及回應,當競爭對手處於不利,也不要落井下石,作為主管,更絕不適宜參與網絡炒作,抹黑對手。閣下在社交媒體建立的口碑,將與你日後發言時的影響力有直接關係。 五)多聆聽少灌水:雖然你的社交網絡帳戶是你的主場,但不代表閣下要不停發聲,過份自我感覺良好未必是好事,有些時候,多點回應客戶或合作伙伴的相關言論,可能較無的放矢更有意義,對客戶的正面評論致謝,更是間接擴大口碑傳播的一個好方法。 總括而言,由管理層帶動企業內的社交媒體應用,所能掀起的正面影響及效率,必然較由中低層管理人步步為營的方式經營為好。 除了大機構的CEO,中小企業的老闆們,由於掣肘較少,可能更適合利用社交媒體,作為增強個人競爭力之用。唯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需要時間累積,所以,愈早開始愈好。 (原文刊登於2012年7月31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伸延閱讀: Infographic: How Social Are FORTUNE 500™ CEOs? 5 Truths the Boss Needs to Know About Social Media Marketing CEO Guide to Mobile …

CEO網絡社交術 Read More »